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

一说起大宋王朝时期的杨家将,相信很多朋友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个词语——满门忠烈!杨家人忠于朝廷,忠于国家,有不少家庭成员以身殉国,值得后人所传颂。

然而在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我们人民军队中也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是八路军司令员,儿子是解放军海军少将,母亲枪法如神,人称“神枪夫人”,奶奶也是闻名全国的女英雄。一家三代四口人,个顶个的都是传奇,而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个英雄世家。

1902年,马本斋出生于河北沧州献县,小时候也曾在村里的学堂读过三年书。后来因为家庭困苦实在没有办法,17岁的马本斋跟随父亲外出闯荡。

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1)

▲马本斋

走南闯北虽然没有让他的生活过得更好,但也开阔了马本斋的眼界。1921年,马本斋参军了,这也是马本斋的人生转折点。

由于他表现优异被保送到东北讲武堂学习,马本斋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学习中,很快就掌握了一身扎实的军事本领。

1924年,重新回到部队后马本斋凭借所学知识数次立功,很快便成为了一名团长。二十多岁当团长,绝对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了。

等待着马本斋的也必将是一段光彩夺目的军事旅程,年轻的他,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但是随着一件事情的发生,马本斋却毅然卸甲归田成了一个农民。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开始入侵东北,张学良将军在蒋介石的命令之下一枪不发,便放弃了东三省。马本斋一气之下辞掉了自己的官职,回到老家种田。

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2)

▲九一八事变

然而乱世之下,哪怕是安心种田也是种奢望。1937年,卢沟桥事变,马本斋的家乡被日军攻陷。他的大哥和很多的村民都被残忍杀害了。

回想起几年前的九一八,再看看现如今的东北,异常悲愤的马本斋知道自己不能再这么“躲藏”下去了,于是他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了一支抗日武装,叫做回民义勇队。

到了第2年春天,在我党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马本斋和他的部队加入冀中八路军,名称也改为八路军回民教导总队。后来改编为第3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为司令员。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马本斋的部队,也就能打打游击,或者拿伪军出出气。其实不然,八路军回民支队绝对是一支“百战之师”,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3)

▲回民支队(剧照)

在这支部队的打击之下,当时驻守在冀中的日军,无奈地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

百人以下的队伍,不准离开据点。

因为只有这样日军才是安全的,由此也可以看得出,马本斋和他的回民支队有多么的能征善战了。就连毛主席都对这支部队赞叹不已,他曾经称赞马本斋的部队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但也正是因为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能征善战,让日本人彻底地恼羞成怒。他们经过多方打探及汉奸告密之后,发现马本斋的母亲就住在东辛庄。

于是日军迅速派遣大部队包围了这里,虽然白文冠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顺利逃出来了,但是为了不让更多的村民受到牵连,她毅然地站了出来。

日军抓到白文冠后就逼迫她给儿子马本斋写封信,让儿子投降。日军的要求被白文冠断言拒绝,之后日本兵又送来了好菜好饭,而白文冠却说:

我是中国人,不吃日本饭!

从被日军抓获的那天开始白文冠便选择绝食,七天后便以身殉国!

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4)

▲马本斋母亲白文冠

很快,白文冠的英勇事迹就传遍了全国,整个冀中军区都为她开了追悼会。八路军总部也发来电文,内容如下:

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不会灭亡的具体例证。

哪怕是后来的《解放军日报》,也两次报道了这位英雄母亲的事迹。

而马本斋得知母亲去世之后,悲愤之情如洪水般爆发,他愤然写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而这16个字也成为了马本斋的誓言。从此之后,他对日军的打击更加决绝,奋勇杀敌的决心也变得愈发不可动摇。

母亲白文冠的事情,不但激励着马本斋,对他率领的回民支队同样如此,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成语:哀兵必胜!

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5)

▲八路军战士

在白文冠精神的鼓舞之下,回民支队对日寇发起作战870多次,前后歼敌3万多人,打的冀中平原上的日寇,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所有人都有些猝不及防。1944年初,抗日局势已经非常明朗,我人民军队开始频繁地主动地对日军发起进攻。

鉴于马本斋和回民支队强大的战斗力,八路军总部下令:要求他们即刻奔赴延安,前去保卫党中央。

这是一份怎样的殊荣?大家可想而知。然而此时的马本斋因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旧伤爆发了,当部队到达河南濮阳时马本斋再也坚持不住,不幸去世了。

毛主席闻讯之后当即下令在延安为马本斋举行追悼会,并且亲手在挽联上写下了7个字: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为他题写: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6)

▲毛主席在延安

马本斋是个响当当的汉子,他的妻子孙淑芳也同样不差。作为曾经地主家里的小丫鬟,孙淑芳的童年也异常艰辛,但这也铸就了她坚韧的性格。

当年马本斋率领部队参加八路军后,孙淑芳也参加了八路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年地主家的小丫鬟,成为了能够手持双枪骑马,而且是枪法如神的“花木兰”,当地的人都称呼她为“神枪夫人”。

有一次冀中平原遭遇日军扫荡,孙淑芳带着孩子躲进一个村庄里,很快这个村庄就被日军包围。因为孙淑芳是八路军,所以留着八路军女战士特有的短发,这样的发型和老百姓是有区别的,于是孙淑芳连忙带上了一顶草帽。

在日本兵的威胁之下,村子里的人都被押上了晒谷场,戴着草帽的孙淑芳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于是敌人便用手中的枪挑掉了孙淑芳头上的草帽。

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7)

▲日军抓人(剧照)

看到利落的短发后,敌人凶狠地问道:你是八路军?还是妇救会?孙淑芳的回答很简单,“我是中国人!”

于是日本人便开始对她拳打脚踢,把孙淑芳打得浑身是血,整个过程孙淑芳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孙淑芳的表现,坚定了日军的判断,这么硬的骨头,绝对是八路军!然而就在日军准备把孙淑芳带走的时候,马本斋率领部队杀来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马本斋的儿子马国超。大学毕业之后,他进入北海舰队成为了一名文化干事。出乎意料的是,马国超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

抗日英雄马本斋(抗日英雄马本斋)(8)

▲马本斋纪念馆

这样的记录是很少见的,有人劝说马国超去找找父亲当年的战友们,只要一句话,调动一下工作不是难事。

然而马国超却说:我脸皮薄,干不了这事。认真做人,踏实做事就行。

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部队实行改革。马国超经验丰富,而且还是大学生,所以很快就被提升,担任政治部某部部长。又于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担任海军航空兵副政委。

不得不说,马本斋一家三代,出现4位“传奇”人物,马本斋以及母亲白文冠更是为国捐躯,这样的家庭当得起“满门忠烈”的称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