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气(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

近年来,随着经典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的走红,许多人以之为素材制作了恶搞视频。而伴随这一著名桥段的广为人知,老艺术家用精湛演技塑造出的诸葛亮、王朗形象也深入人心。在剧中,诸葛亮大义凛然、义正词严,而王朗则是见风使舵、强词夺理,二者形象鲜活而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王朗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气(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1)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痛斥王朗,导致其摔于马下身亡的最后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更是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句子。对于诸葛亮,我们可以说是已经十分了解了,而他口中"厚颜无耻"的曹魏司徒王朗,论起知名度当然是逊色许多的。那么,这个自信到自称"老夫只需一席话语,管教诸葛亮拱手来降,蜀兵不战自退"的王朗,在历史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王朗,原名王严,东汉末年出生在东海郡郯县,也就是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带。关于他的生平,其实在电视剧桥段中,诸葛亮也做过介绍,他的台词是:"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世。"不过,其实这一表述并不准确,因为据《三国志》记载,早在王朗举孝廉之前,他便"以通经,拜郎中,除甾丘长。"

当时,王朗师从太尉杨赐,接受了经学上的教育,并因此得到郎中、

县令的官职。只是后来杨赐去世,王朗感念师恩,主动为其守丧,才被推举为孝廉。这之后不久,王朗被徐州牧陶谦征辟为茂才,逐渐升任了治中从事。初平四年(193),王朗奉命代表陶谦面见汉献帝,表示对他的支持,献帝十分高兴,封王朗为了会稽太守。


王朗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气(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2)

会稽地处东南,与徐州有一段距离,所以王朗拜别了陶谦,自己前往了会稽上任。到了任职地,王朗发现当地因为地处偏远,至今还供奉着秦始皇、大禹二人。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的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道暴君,于是禁止了对他的祭祀活动。据史书记载,王朗在会稽"居郡四年,惠爱在民。"

之所以是四年,是因为王朗在任第四年时,有着"小霸王"之称的孙策率军来到了会稽。当时,王朗的下属都劝他走为上策,但他自诩为汉室臣子,应当维护汉帝所托付的土地,于是坚决留守。在抵抗一段时间,击退数次孙策的攻势后,王朗终于还是被击败而逃往了南方的交州。不过,即使是狼狈逃窜,王朗还是保持着风度、气节,史载:"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着。"

数年后,曹操以汉帝名义征召王朗,得到命令的王朗立刻从曲阿出发,辗转跋涉了几年路程才终于来到了许昌,并受封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这之后,王朗因为人正直被委任执法官员,史载:"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当时,钟繇明察秋毫、王朗执法宽仁,二人都受到了人们的夸赞。

王朗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气(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3)

延康元年(220),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任魏王,王朗则被封为了御史大夫、安陵亭侯。御史大夫主管对百官的监察,可见曹丕对王朗的执法能力也是十分信任的。第二年,曹丕代汉称帝,建立了魏国,而王朗则被改封为司空,位列朝中地位最高的"三公"之一。作为长辈,王朗常常直言不讳地提出曹丕的问题,并劝谏其改正。

举例来说,曹丕曾经常常外出打猎以至于半夜才回宫,认为此举不当的王朗立即上书劝说,曹丕自此便不再半夜回宫了。黄初二年(221),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发动了伐吴战争,当时魏国对于支持哪方议论纷纷,而王朗则表示此战宜观望,最好等两军相持再出动,曹丕采纳了其意见,没有参与吴、蜀的这次斗争。

另有一次,王朗上书建议以增强防御为要务,曹丕却执意主动出击,结果无功而返。太和元年(227),曹丕去世,长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而他封王朗为兰陵侯、司徒,对这位老臣也是十分尊重。对于这位新君,王朗仍是严格要求,曾经劝谏他力行节俭,不要大规模营建宫室。第二年,历事三朝的老臣王朗去世,并在正始四年(243)得以配享太庙。


王朗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气(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4)

可见,真实历史上的王朗是一个政治、军事能力都不错,大局观出众,且讲究规矩、提倡礼教,待人真诚友善、为人宽容节俭的人,这和小说、电视剧中的形象可以说是截然不同。而且,王朗实际上并没有参与对蜀汉的防御和征讨行动,当然也就并非是被诸葛亮骂死的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