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绿色生态建设(江苏盐城擦亮世遗)

盐城绿色生态建设(江苏盐城擦亮世遗)(1)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由北向南迁徙的候鸟开启一场与黄海湿地的盛大约会。

作为黄海湿地的新晋网红,自带“饭勺”的勺嘴鹬全球只有600多只,属于极危候鸟,和丹顶鹤、麋鹿,并称湿地“吉祥三宝”。每年的八、九、十月份,“小勺子”都会长途跋涉来到盐城。

大美湿地就是盐城的金山银山。盐城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拓宽“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在保护湿地生态资源的过程中促进富民增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盐城绿色生态建设(江苏盐城擦亮世遗)(2)

9月22日,东台条子泥湿地监测到珍稀物种小青脚鹬1164只。从学界普遍认为的小青脚鹬全球种群数量不超过1000只,到去年条子泥监测到1150只,再到今年1164只,条子泥小青脚鹬数量已连续两年突破学界预估。这反映了盐城黄(渤)海湿地保护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更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的有力例证。

“小勺子”和小青脚鹬为何青睐盐城?这里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也是勺嘴鹬和小青脚鹬漫漫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机坪”和“加油站”。

今年10月14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开幕,盐城市荣获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成为江苏第四个获此殊荣的设区市,标志着盐城迈上了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台阶。《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近日从7大洲26个国家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生物多样性100 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盐城绿色生态建设(江苏盐城擦亮世遗)(3)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后申遗时代”,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将以坚守和创新,遵循新发展理念,一系列“硬核”保护举措为生态留白、为子孙后代留下资源,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打造“美丽中国”的盐城样本,让一个面朝大海、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汇聚八方宾朋、走进市民生活。

作者:李园园

编辑:赵征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