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嘉定城区老街(记忆小囡桥虞姬墩......嘉定的这些老地名你晓得几个)
嘉定区前身为嘉定县,位于上海西北部,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嘉定古迹众多,也传承下来不少有趣的老地名,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嘉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就来一起回味嘉定的一些老地名,看看你晓得几个呀?详情↓
鹤槎山
《民国嘉定县续志》中鹤槎山的位置
位于南翔镇北市稍(市镇繁华街区的尽头)以北,沪宜公路东侧,真南路北。原高10余米,是1130年韩世忠所筑供军事联络通讯用的古代烽火墩之一。因位于“白鹤南翔”“槎溪迤流”之地,故后人取名“鹤槎山”。山麓有香雪庵,系清代建筑。
鹤槎山旧影(来源:嘉定发布)
清代诗人有所叙述,吕王辅《槎阜社灯诗》说:“松筠绕阜碧层层,星月光中拾级登。隐现千村宝炬列,依稀万顷火云蒸。龙蟠惊攫眠珠去,马度疑乘汗血腾。试问插萸吹落帽,何如眼底上元灯。”张揆方《鹤槎山登高诗》说:“节值登高恰恰晴,鹤槎山麓缀霜英。花粘溪女银钗脚,叶乱村翁蜡屐声。压担花糕入廛市,盈筐紫蟹上江城。老夫也逐游人队,一种痴情莫与京。”
鹤槎山
1960年、1963年、1980年、1992年1月4次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在四周筑起围墙加以保护。据1999年9月调查,上海时存12座烽墩遗迹,鹤槎山即为其一。2014年6月,南翔镇人民政府依据《南翔历史文化名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市郊重要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方案,启动鹤槎山、香雪庵改造修缮工程。鹤槎山景点新建“鹤舞亭”“蛇解道”(木栽道),除古银杏树外,周边普植梅花为主树木及绿化并筑石头墙围护。以明清祠庵建筑风格修缮香雪庵,保留330平方米香雪庵古建筑遗存。
天恩桥
乡村风光印衬下的天恩桥旧貌
位于南翔镇北,永丰村大桥头,跨横沥。东西走向,3孔拱形石阶桥,长40米、宽3.5米、高5.5米,主孔净跨11.5米,两侧副孔净跨5.5米,雄伟壮观。
《民国嘉定县续志》中天恩桥的位置
原为木桥,建于1522—1566年,初名真圣堂桥。甃石于1644—1661年,三孔拱形石桥,易名天恩桥。南北两侧桥柱上刻有楹联4副,南侧为“云际龙飞高凌百尺,波间虹卧彩耀三槎。”“境接吴淞势挟汪洋通万顷,名颜真圣义兼廉让媲千秋。”北侧为“行看桂子月中落,定有仙槎海上来。”“人杰地灵白鹤来飞传胜迹,风恬浪静彩虹遥映镇槎溪。”联意桥梁高耸入云际,所跨河流之险,形似襟带通汪洋大海。登上石桥,如看皓空月桂,又似见仙筏从东海飘来。后联中的“槎溪”是槎浦的雅名,是南翔的主要河流,古自西向东排列有上中下3条槎浦,故也有三槎之说。白鹤也泛指白鹤南翔寺故事传说中的白鹤。楹联赞美古镇,人杰地灵;当一桥似龙飞卧,千秋万代传胜迹。如此完整的桥联,在众多古桥中并不多见。据史料记载,先后于1731年、1753年、1789年、1874年四次修建。“天恩赏月”被誉为南翔一景。当时景色据记载:“月夜登眺,野旷天低,心神为荡,俯看南北,水澄澈如匹练。”
天恩桥现状和石碑石刻
1949年5月12日,桥顶炸断,后由刚成立的南翔人民政府用木头接通。1951年10月由嘉定县人民政府修复。至2015年,由南翔镇人民政府多次保护性修缮。
天恩桥石级
法华塔
法华塔
法华塔,又名金沙塔。位于登龙桥(俗名州桥)南堍、横沥与练祁河交汇处。始建于1205—1207年,1308年僧人道坚重修。此后三百年间,毁坏程度年甚一年。1608年,知县陈一元重建,此时,塔身仅存一级,恢复七级。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多次重修。1803年僧人达圆募款重修。1919年此塔复修。13年8月邑人戴思恭等募款6千元修缮,卸除原有的腰檐、翘角和柱子等构件,改造成钢筋水泥平坐栏杆。
清光绪六年《嘉定县城图》中的法华塔
法华塔高40.8米,四面七级,系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内有木梯,拾级而上,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民国时期的法华塔
法华塔历经70余年风雨侵蚀,已出现水泥开裂、钢筋外露,塔身向东南倾斜。1989年上海市文管会与嘉定县人民政府决定联合修缮法华塔。1995年上半年起,维修工程启动,同年9月,对法华塔进行纠偏,翌年底维修竣工。修复后的法华塔恢复了木结构的腰檐、斗拱、平座栏杆、飞檐翘角等宋时风貌,安装了泛光照明装置。1997年12月起,又重建塔院,院内设有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生平陈列馆。1960年1月、1980年2月、1992年1月3次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法华塔与塔下之日晖桥相映成趣,构成胜景一绝——金沙夕照。
嘉定胜景——金沙夕照
孩儿桥
孩儿桥,俗称小囡桥,跨于城中路练祁河上。1054—1056年,邑人赵安国建,为石桥。1958年,改建为水泥桥。之后1964—1984年又先后改建,跨径6米,宽18米。
《民国嘉定县续志》中孩儿桥位置
过去,在孩儿桥的石桥栏上,浮雕数十群童。刻有孩儿石刻的精致桥栏,现藏嘉定博物馆。
原孩儿桥构建上的石刻
位于城中路的孩儿桥,现桥名题为“小囡桥”
虞姬墩
清嘉庆《上海县志》今上海县全境图中标有“野鸡墩”处即虞姬墩
在江桥镇幸福村的吴淞江边,有虞姬墩。传说项羽被韩信的部队围在乌江边上,虞姬和项羽拔剑自刎。项羽手下有一个小卒是江桥乡人,他感激虞姬平日待他不错,便拾起虞姬散落在地上的头巾和披风,藏到身边,趁战场上混乱,扮成老百姓,悄悄离开乌江。回到家乡,小卒怕被汉朝官吏查出,便偷偷地把虞姬的头巾和披风埋在吴淞江边。每年清明,还在上面加三担土。后来小卒死了,他的儿子继续加泥,世世代代如此,便成了一座土墩。
旧时以虞姬墩得名的虞墩小学校舍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开始调查民间历史古迹,有人把埋葬虞姬衣冠的事报上去,知县奉上级指示,把这个土墩起名叫虞姬墩,并在虞姬墩的西面建了一座虞姬娘娘庙。
栅桥
栅桥位于真新街道西北部,这里历史悠久,历经沧海桑田,人民勤劳淳朴,蓬勃朝气代代传承。
民国《嘉定县续志》中栅桥的位置
栅桥曾建集镇。据1499年《上海县志》记载:“松江府上海县江桥乡石桥坍毁,由地方筹资重建石桥,名曰‘永镇桥’,后来又称栅桥”。因栅桥地处吴淞江畔,交通便利,过往船只甚多,日渐形成集市。当时商贩云集,店铺林立,贸易交往十分繁华。从栅桥的隔邻侯家桥一带,有许多殷商富户,如许家厅、叶家厅典当等行业。故民间有“先有栅桥,后有江桥”的说法。清乾隆年间,栅桥为上海、嘉定、宝山三县结合部,分属于三县。清光绪年间,栅桥镇为嘉定县十三镇之一。镇内有银杏1棵,(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现已列为上海市一级保护古树,编号23)。
栅桥古银杏
资料:上海市测绘院官方微信@图溯上海
编辑:周宝平、陈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