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故乡和乡愁(他读我们被消失)
﹃书评专栏﹄
The
book review
Ta读
READ
ING
-我读他她它ta读
【书评专栏】
12
我们被消失、被遗弃、被取代的故乡
文丨韩星孩 诗人
张广天,张艺谋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作曲,话剧《切·格瓦拉》的编剧和导演。他的长篇小说《妹方》四川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便好评如潮,甚至被誉为划时代的文学巨著。
其实,我没有读完《妹方》,因为我不想读非叙事部分,也不想去分析作者的“心学”的价值。
而阅读《妹方》的叙事部分,是愉快的享受。为了让这个愉快及可能的教益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买了好几本《妹方》,作为送给亲友的礼物。
《妹方》包罗万象,有玉的知识、方言演变的知识、中日战争的金华战场知识、女人美丽评价标准知识、金华斗牛知识、金华汤溪美食知识等,这些知识通过作者的半白半文的现代笔记体汉语来表达,或穿插于叙事、对话、日志之中,有一种透明的智慧质感和文字韵味。作者的杂学功夫和个性表达,使得《妹方》从头至尾有很多智慧的点缀。
然而,《妹方》于我是故事,是一户金华汤溪人家的百年往事和今事。
主人公沈昭平,60年代出生于上海一户普通工人家庭,母亲程兰玉在西南某机械厂工作,他从小由外婆夏光妹养育。
夏光妹是一乡绅地主的女儿,幼时富贵,一生四嫁,丰富传奇,是一个阶层的典型人物。她开过小饭店,当过土改干部,土改后进入上海。
夏光妹和程兰玉的老家在金华汤溪。昭平小时,常随外婆坐火车回到故乡汤溪。汤溪是地名,山水格局仍在,古老城隍庙和宗祠仍在,民国时候的街巷也部分仍在,很多习俗、小吃风味也仍在。汤溪,也是溪名,如今依然清澈。那是与大城市上海异质的存在,那里的路是光滑细腻的泥路,那里的人赤脚,那里的人还像古人一样淳朴。
从故乡到上海,是一种出发,是一种逃难,一种解放,一种生存的成功。从上海到故乡,是一种回归,一种心灵滋养,一种如诗如画的迷醉。上海象征着现代化,象征着文明的挑战者和未来,故乡象征着文明本体、原体,象征着过去和内心精神体系。
上海乃至日本和故乡交织,未来和过去交织,诗意和对生存的追求不断交织,这是《妹方》的魅力所在。
有汤溪路亭的母女告别,有汤溪涉水弃子的决绝,有农夫为保护妇女而被日军枪杀,有斗牛士化身为虎的求生景象,也有解放初期逃难上海的奇谲,果断选择去西南工作的命运转折,解放后上海工人生活的质朴阳光,大西南大工厂的特殊生活,有一老一小的火车旅程的戏剧感,改革开放后的夸张新青年等……从头至尾,阅读《妹方》,就像欣赏一系列荡气回肠的史诗电影,有质感清晰的美丽画面,一个个历史大时代在一个小小的故乡或上海、西南、日本的投射,一户金华人家的百年故事,死去的人并未连影响力也消失,总以各种方式呈现在活着的人的内心、价值观、性情里,阅读的过程,似乎还有牵动心肠的歌曲和音乐——因为作者是老导演和老音乐家,所以可以说他已经把歌词都写好了,那就是里面的一些歌唱。
沈昭平应该是作者的另一化身。跟着沈昭平经历他的童年、青少年和中年,听他讲述上辈的故事和亲历的画面,我看到了一部非常感性的家国历史。
作者试图以理服人,而真正价值却源于情,是他对祖上尤其是外婆、故乡的那份浓郁的情感,富有内涵的故事和画面的动情叙述。《妹方》让人想起近一个世纪的中国人的故事,而其独特之处在于主人公是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上海工人子弟,这是上海工人子弟的故乡颂,也是上海工人子弟的工人生活记忆库。
最后,昭平的日本妻子要把整个汤溪的古老物件包括蔬菜种子和手作工艺都带走,带到日本去。这一情节很有诗意,非常凄凉,像是收拾一个古老文明的尸骨。这是一个结束,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结局,一个如此诗意、细腻、丰富的美的体系被消失、被遗弃、被取代。然而,那些被遗弃的正是我们的故乡,建立未来心灵和生活的精神密码。
心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中国千古以来的审美力和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我同意作者的“心学”。
END
他们在谈的是这本书▼
张广天
作家,导演,诗人,音乐家。
了解更多妹方请点:
试读妹方请点:
书评栏目
欢迎来稿
文艺·新知·生活丨本期编辑:文武贝
四川文艺丨一把椒盐,干煸文艺与新知!
▁▂▃▄福利time▄▃▂▁
每日的推送都将从关注四川文艺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转发川文艺微信至朋友圈并截图回复,以及发表精彩评论的所有读者朋友中抽取一名幸运读者,赠送川文艺精美图书一本。每日好福利,等你来参与~
昨日幸运读者:
请这位读者在今天推送下留言您的收件地址
我们会送上四川文艺好书一本
本周末零点截止有效期
(请放心,我们不会选入显示评论泄露您的信息的)
点击“阅读原文”,回归我们的故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