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味道洋槐花(洋槐花儿香)

暮春时节,园子里的几株洋槐树,早已经是枝繁叶茂,一蒲楞一蒲楞的雪白的洋槐花,在百花已残的四月中下旬,显得尤为突兀。数只蜜蜂在花间莺飞,嘤嘤嗡嗡的低声吟唱着。

乡村味道洋槐花(洋槐花儿香)(1)

蓝天之下,这么几株洋槐树,又勾起了我儿时记忆。我的老家在黄土塬边,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家园周围,似乎就只有这洋槐树生长得十分茂盛,院子后围墙外有十几株十分高大的洋槐树,大门外,有三株洋槐树,那是家兄在上小学时候栽培的,后院里还有几株洋槐树。每当暮春,花开时节,天气依然暖和起来,院子里的几个小孩子,就央求着大人将之前拆下来的门板支撑在头门过道的地上,我们各自拿了木机子,围坐在一起或者玩耍,或者写着作业。蜜蜂在花间飞舞,那时候我的听力特别好,能清清楚楚的听见蜜蜂飞舞的声音,那是寂静的山村不可多得的美妙音律。

据说洋槐树最早是生长在美国,十八世纪末才从欧洲引进到青岛,然后在全国范围里种植,大概是因为其萌芽力和根囊性很强。常常见到地上的裂缝里冒出来一支嫩芽,一个夏天就长得一人高,不几年就长得屋顶高了。因此村外的的山坡上,繁殖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洋槐树林,有外地来的养蜂人,带着几十个蜂箱,在山坡上田埂边一字儿摆开,在旁边搭起了帐篷,十几天二十几天就住在帐篷里,侍弄着营生。我见过养蜂人割蜜的场景,黄黄的油油的稠稠的蜜被刮下来流在盆子里,但是好像从来没有给过我们一口蜂蜜吃。那时候村子的孩子多,从三五岁,七八岁到十几岁,下午或者周末,一大帮一大帮的跑去看养蜂人和他的蜂箱和他的碌碌劳作,同时自己也会攀缘到槐花树上用竹竿架下槐花来吃,生的槐花有着淡淡的温馨的清香,也有花萼的苦涩;有时候谁有钱了就去村子里的小卖部花三分钱买一包糖精,加了水和着槐花一起吃,那种甜蜜沁人的感觉似乎往后从来就没有再现过。现在的人,一提到洋槐花,首先想到的就是洋槐花麦饭,有些饭店把洋槐花麦饭作为一道特色菜,或为忆旧,或作鼓噪吆喝。上了年纪的人们,喝着酒,吃着肉,在一起聊起来,似乎过去缺衣少食的时代,洋槐花麦饭就是家常便饭。但,我小时候却没有吃过一次洋槐花麦饭,因为洋槐花麦饭是需要小麦面粉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村民们,但凡有吃的,也不过是些高粱面玉米面,小米萝卜干啥的,若有一点小麦面,金贵得银子似的,坐月子的女人才有吃麦面面条的资格,偶然能喝到一次小麦面糊糊就幸福无比了,拿白白的麦面作麦饭,一般人家是绝对舍不得的,何况日子过得苦哈哈的我们。

昨天,朋友送我一袋子洋槐花麦饭,做的很用心,很地道,调料放的恰恰好。急不可待的蒸热,香香的吃了,意犹未尽。儿时的奢望并不多,白面馒头和长长的面条,过年时候的几粒大肉臊子,铁锅里边炕的黄黄的加了高粱面玉米面的花卷,大抵就是梦寐以求的人间至味,而这香甜的洋槐花麦饭,并不曾热切的期待过!而今,过去所有的希望都满足了,所有想吃的都吃过而且再也吃不下很多了。但是却有了新的希望,新的需求,每天奔波在城市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的就是金钱,天未荒,人将老!无论如何的和命运抗争,都似乎再也得不到童年的欢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