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

5月26日,在杭州市总工会和浙大城市学院的合作推动下,杭州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在浙大城市学院成立。会上发布了杭州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成员单位(理事)名单(包括37家顾问团成员,25家团体理事会成员,18名个人理事会成员),授牌20家劳模教育研究实践基地。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

在成立大会上,大国工匠、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发来了视频致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史济锡讲话;省劳模协会名誉会长厉志海宣布杭州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成立。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2)

高凤林视频致辞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3)

史济锡讲话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4)

厉志海宣布联盟成立

政协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张鸿铭,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金财,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于跃敏,政协第九届、第十届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徐冠巨为20家劳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授牌。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5)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6)

劳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戴建平和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洪庆华分别致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劳模工匠协会名誉会长,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荣胜介绍联盟成立情况;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主持会议。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7)

戴建平致辞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8)

洪庆华致辞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9)

郑荣胜介绍联盟成立情况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0)

罗卫东主持会议

第四届杭州工匠,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主持人张平宣读联盟宣言;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东风,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宁,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汪力成,分别作为团体理事会成员代表、顾问团成员代表发言;杭州旅游职业学校工会主席、2019年浙江省劳动模范姚建红,浙大城市学院教师应腾分别作为劳模工匠代表、教师代表发言。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1)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2)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3)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4)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5)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6)

各代表发言

自2020年以来,杭州市总工会与浙大城市学院联手合作,开展了“三建三进”活动,即建劳动教育基地、建交流平台、建合作机制,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作品进校园、劳模工匠教材进校园。朱炳仁、嵇锡贵、孔胜东、梁骏、徐川子等一大批劳模工匠走进校园,《劳模工匠心向党》《匠心养正》等一批反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书籍成为学校课外教材。2021年12月,杭州市总工会联合浙大城市学院专门成立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为建立杭州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是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浙江省以及杭州市开展劳动教育研究的相关单位,杭州相关高校和中小学,省市劳动教育相关研究会、协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劳模工匠代表组成,整合杭州全社会资源系统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的成立旨在通过跨界融合,开展多方面、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实现各方资源的互通互用、共建共享,力求将联盟发展为服务全市、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相互协作、资源整合的综合性联盟团体。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7)

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以“创新、合作、育人”为宗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统领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知行合一、形成社会共识的工作原则,推动劳动教育大、中、小学段及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发挥劳动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全社会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合作育人)(18)

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将在今年完成“一十百千万”的工作目标,即举办一期劳动教育高峰论坛,组织十场劳动教育报告会,开展百名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组织千名师生去劳动教育基地参加生产劳动,组织万名师生参观劳动教育基地,推动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良性互动,实现劳动教育的政治性、基础性、渗透性、全局性、时代性、实践性,努力打造关于劳动及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地。

文字 / 张晓燕

编辑 / 韩晓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