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 3好不好(参加了著名的宝马)
作为一枚汽车媒体人,车辙君不但常去各大厂商针对媒体举办的试驾活动,还会不时以“平民老百姓”的身份参加一些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试驾活动。
一方面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一些新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厂商们对专业汽车媒体和普通消费者这两种不同的群体在活动内容上有何区分,嘿嘿,主要是看他们是怎么忽悠普通消费者的。
最近随着新一代宝马3系的上市,宝马开启了新一轮的“MISSION 3”活动,车辙君也通过所在地经销商处报名参加了这次的“MISSION 3”活动。
关于“MISSION 3”
“MISSION 3”是宝马已经举办了多年的试驾活动,诞生于2008年,它面向所有会开车的人,无论你是不是宝马车主都有机会报名参加,当然了,宝马也要求你持有驾照超过3年才可以参加,安全起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名字叫“MISSION 3”,那就必然是跟3系撇不开关系的。
的确,每一届的“MISSION 3”主题都是围绕着3系来进行的,因为3系是家族中最能代表宝马的车系。如果想让更多人感受宝马的精髓,那必须是让他们来体验3系了,所以它不是“MISSION 5”,也不是“MISSION 7”。
今年恰逢新一代3系上市,宝马今年的“MISSION 3”活动也开展得非常积极,新3系才上市没多久,各大城市的“MISSION 3”分赛区就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宣传新产品,举办针对普通消费者的试驾活动是个很好的手段,让大家都来开开,比在电视、网络上投广告都要直接。
不过真正能够前来体验的朋友们可以说是非常少,虽然针对这一小撮人的宣传效果的确是加深了,但也限制了宣传的宽度。
“MISSION 3”分为几个阶段,就类似于海选、复赛、决赛这种流程,获胜者可以获得宝马的精英驾驶培训课程,并且有机会去到德国挑战纽博格林北环赛道。
纽北啊,那绿色地狱是车迷的天堂。车辙君在驾驶方面毕竟训练有素,过往参加这类试驾活动在“金卡纳”小赛道项目中的战绩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所以一心只想去纽北。
然而,故事的转折都伴随着一个“然而”。
消费者试驾会与媒体试驾会有何不同?
由于参加这次“MISSION 3”是车辙君个人的体验,所以关于试驾活动内容详情,我们稍后再聊。
我们先聊聊大家可能会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厂商们针对专业媒体和普通消费者举办的试驾活动存在着哪些区别。
首先,两种试驾活动通常都包括两大主要内容:一是理论内容讲解,二是实际体验试驾。有时候也会有些小互动环节,但对于汽车产品来说,多数互动环节都只是用来活跃现场的气氛用的,唯有一种互动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关于产品的Q&A问答环节。
Q&A基本只会出现在媒体试驾活动上,消费者试驾活动基本不会有这个环节,毕竟群体不同,普通消费者对汽车专业的知识相对来说会少一些,所以Q&A这个环节的必要性不那么大。
只是Q&A在消费者试驾活动上通常会演变成买卖交易,销售会凑过来问你要不要交个定金,你会反问TA优惠有多少,定金能退不。当然了,我说的并不是这一次的宝马“MISSION 3”。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媒体试驾活动都会有Q&A环节,并且不同厂商对于Q&A这个环节的理解和重视程度都是不同的。
例如本田,在试驾环节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个很正式的Q&A的环节,跟大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答记者问”几乎是一样的场面,而且出席的解答人员通常也是非常核心的技术人员,常常有日方技术人员在场解答问题,可见本田对于产品、技术是非常重视的。
但是也有很多厂商不重视Q&A环节,或许是经不起问答经不起推敲。
又或者是把问答环节转移到饭桌上,先给你来一顿大餐,再来问你车有没有什么哪里需要改进的。这时候,你看着桌上的饕餮,又想到车上的那么多槽点,却只有一张嘴,你这张嘴如果选择去长篇大论地指出问题,桌上的美食或许就会被在座的同行老师们瓜分了。嗯,这里说的“美食“它可能不仅仅是美食,大家可以随意感受一下。
扯远了,除了Q&A之外,讲解和试驾这两个基本环节,厂商在对待普通消费者和专业媒体时也会有很不一样的内容。
首先是讲解,媒体试驾活动的讲解会比较深入,除了产品亮点之外,还会介绍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技术理论,我们在参加讲解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当然了,这里说的也是部分重视产品重视技术的厂商,那些技术上乏善可陈的厂商嘛,讲解会就只能是分析一下市场动向,然后用各种刁钻的概念来给你洗脑一波走起。
而消费者试驾活动呢,在讲解环节通常就不会太深入了,大概地介绍一遍产品亮点就过了,就像是卖广告一样。车辙君在这类试驾活动的讲解环节通常是抱着一种吃瓜心态,偶尔还能找出PPT上的一些不严谨或是有误的地方。例如这次的“MISSION 3”,介绍轮圈配置的时候,说的是全系标配18寸轮圈,但配图却是以下这款需要选装的19寸轮圈。
在正式的试驾体验环节,两种面向不同人群的试驾活动区别就更大了。
首先,媒体试驾会通常都会给足时间让各位媒体老师深入体验,体验时间大概是一个上午加一个下午,主办方也会安排各种路线——尽可能选择能够展示车辆特长的路线。当然了,大多数媒体试驾活动都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由试驾,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开到目的地就可以了。
但消费者试驾活动就没有那么优越了,人均能体验到1小时就已经算是非常奢侈。并且如果有幸能够在道路上试驾的话,也得编队行驶。你知道,只要一编队,车速就上不去,体验效果大打折扣。
不过,车辙君也参加过极少数同样要求编队行驶的媒体试驾活动,而且是在高速公路上进行长达上百公里的编队行驶,车队速度一度低于60km/h,这已经低于高速公路的法定限速了,非常不文明且不安全,并且无法按正常的节奏体验新车,仿佛就是在浪费时间帮助主办方把车从A点挪到B点,顺便协助他们拍个宣传片。至于是哪家厂商的试驾活动,咱还是不点名了,看到的话记得下次注意。
总之,厂商举办的这两种面向不同人群的试驾活动,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真的看中了一款车型,除了在4S店试驾之外,也可以问问经销商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可以进行相对深入地体验,或多或少还是能够增加对这款车的了解。至于了解有多少,这就得看具体活动项目安排了,接下来车辙君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一次的“MISSION 3”。
不刺激,不全面
这次的“MISSION 3”行动可以用“不刺激”和“不全面”这两个关键词来形容。
首先,它不刺激,是因为虽然有“金卡纳”小赛道的项目,但是却并不是用来比拼速度的,它的俯视图是这样的。
如图所示,地图上有三个定点和三个门,三个定点都需要环绕360度才算完整的一圈,参赛者需要在三个总共绕上5个完整的360度,每个定点都要至少绕一圈,但三个定点之间的数量可自由分配。而三个门则比较简单,4号是进出必须通过的,而5号和6号则只能一进一出,不能重复通过。
听起来倒是挺有趣,然而最终的成绩判定却不是看谁用的时间最少,而是看谁最接近50秒。
如果碰到桩筒,则要在成绩上作处罚,处罚方向是,如果你的成绩低于50秒,则在原成绩基础上再减5秒,如果你的成绩高于50秒,则在原成绩基础上加5秒,总之就是把你往远离50秒的方向罚,而且每人只有一次机会。
通过观察其他参赛者的跑法,我发现50秒对于跑完这个“金卡纳”是绰绰有余的,反倒是以一种比较正常的节奏去跑,成绩会更接近50秒。而且在冲线之前,驾驶者是可以看到计时器的,可以在计时器前刹停,等到计时器接近50秒的时候再溜过去。
如此这般……我以为我的节奏还算比较快,所以最后冲线的时候就优哉游哉地慢慢溜过去了,结果我的成绩是53.88秒。要不是另外一位参赛者碰到了桩筒,那我就是组内倒数第一了,车辙君遭遇“金卡纳”滑铁卢,就像梅赛德斯-奔驰F1车队在德国主场差点一分未得般尴尬。
后来跟工作人员交谈得知,这个“MISSION 3”是一系列的活动,这一次初赛考的是巧力,晋级之后的复赛才是比拼圈速的时候。唉,看来我是跟这一届“MISSION 3”没什么缘分了。
其次,这次“MISSION 3”的体验也不全面。
与其说不全面,还不如直接说局限性太强。对于一个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试驾活动来说,我们的确没法要求太高,但这次“MISSION 3”着实是没有安排道路试驾环节,参与者摸车的机会只有两次,一次是刚才说的“金卡纳”,另一次则是体验宝马最新的倒车辅助功能。
关于倒车辅助功能,的确很好用,但它也算是个自动驾驶的分支,我们在这个项目上要做的就是把车开出50米,然后让车自己沿着前行轨迹倒车。重点在于感受这项功能,跟车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互动。
当然了,对于宝马来说,宣传这项功能也的确是近期新车的主要工作,让大家知道宝马的新车有了这样的功能,也无可厚非。
只是没有道路试驾的确让人感到一丝失望,毕竟我们能够体验的就是两个“50”,50秒 50米。而且这个“金卡纳”的规则也并没有鼓励参赛者把车推向极限,所以整个过程并不过瘾,与新3系的接触也相当有限。
因此也非常遗憾,这次没法给大家详细地介绍新3系全方位的产品力,不过没关系,很快就会有的。
总结一下这次“MISSION 3”活动,它最大的问题是并没有让各位参与者充分体验新一代3系。而整个活动在讲解环节中的重点,也放在了介绍亮点配置这个方面,例如刚才说到的倒车辅助功能,还有宝马全新一代的ID7操作系统等,而关于操控、性能这些3系本应该更强调的东西,都是一带而过。可见宝马给新一代3系制定的宣传策略已经不同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虽然这次未能深入体验新3系,但似乎也意味着新3系的产品调性相比老款车型发生了改变。至于实际情况如何,我们留个悬念,等下次完整试驾新3系的时候再给大家通报一番。
最后说句题外话
如果你是喜欢驾驶,喜欢体验极致驾控的人士,不妨多留意这类试驾活动,虽然每个品牌安排的活动都不太一样,但起码他们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可以让你安全地进行比较极限的驾驶,对于了解车辆的特性也是有帮助的。这些经验也会让你在正常道路上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更迅速地作出正确的操作。
我们只专注原创汽车内容的生产,想要变得更懂车,可以订阅我们的车辙(ID:cartracks)。目前已经集聚了数十万的粉丝,等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