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不传者非传统也翻译(凡不传者非传统也)

如果不恢复中国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到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服装服饰个个都是西装革履,我们见面待客人人都是握手拥抱,我们问候分手每每都是哈罗拜拜。即使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即使台湾也已经回归祖国。到那时这样的所谓的伟大复兴,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少了些什么?什么地方味道不对?这是我们的复兴么?还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复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视频不在华美,有真知则名;文章不在名气,有灼见则灵。这儿有独立思考,无人云亦云;这儿绝不蹭热点,绝不炒夹生。学习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

我为什么说男拱手女万福的礼仪不是传统?首先要搞清楚传统这个概念。简单讲传统就是世代相传下来的习惯,而男拱手女万福的礼仪如今已经不是我们主流社会的习惯,所以它已经不是传统。凡不传者,非传统也。只能说它是中国古代、近代社会的文化现象。那么这一现象为什么会不传、中断呢?能不能恢复呢?中断的文化恢复,这种类似的情况曾经是有过的。比如希伯来语的恢复。以色列人复国前,将古代希伯来语经整理、学习重新使用的过程和他们恢复这一语言的决心和方法,对于我们恢复中华礼仪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那么恢复男拱手女万福的礼仪意义又是什么呢?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下我对传统这一概念的深入剖析,得出的结论一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精彩感受。

那么为什么传统就是世代相传呢?这要分析“传统”这两个字,才能准确地理解传统的基本意义。

凡不传者非传统也翻译(凡不传者非传统也)(1)

《说文解字》中传字

我们先看“传”字。《说文解字》传,“遽(jù)也。从人专声。”直恋切。《说文解字》传与遽互为解释。有一种说法,“传”本义为“驿”,有道理但不准确,它们都是运输工具,但传是指车,而驿则是指马。驿,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置騎也。”白话解释为将需要运送的公文放在马上。字形采用“马”作边旁,“睪”(繁写的驿的半边)作声旁。段玉裁曰“言騎以別於車也。馹(rì)爲傳車。驛爲置騎。二字之別也。周禮傳遽注曰。傳遽若今時乘傳騎驛而使者也。葢乘傳謂車。騎驛謂馬。玉藻注云。傳遽,以車馬給使者也。車謂傳。馬謂遽。渾言則傳遽無二。析言則傳遽分車馬。”这些话,看起来有些绕,但说来道去,就是“传”指用车运送,“驿”指用马来运送。“驲”和“驿”为相对应的字,馹爲傳車。驛爲置騎。“传”和“遽”为相对应的字,车謂传。马谓遽。驲驿传遽,都是指用来传递文件的工具。后来,引申为传授、继承、相传等。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凡不传者非传统也翻译(凡不传者非传统也)(2)

统字演变

我们再看“统”字。《说文解字》统,紀也。从糸充聲。他綜切。紀,絲別也。从糸己聲。居擬切。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纪“别絲也。别絲各本作絲别。棫(yù)樸正義引紀,别絲也。又云。紀者,别理絲縷。今依以正。别絲者,一絲必有其首,别之是爲紀。衆絲皆得其首,是爲統。”统,《淮南子·泰族训》记载:“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段玉裁又曰:“引申爲凡綱記之稱。周易。乃統天。鄭注云。統,本也。公羊傳。大一統也。何注。統,始也。”因此,统的本义,是丝的头绪,开头、起始、根本的意思。后来,引申为世代相承和彼此联系的事物。

我们再来看看传统词语的出处:

南朝宋时范晔《后汉书·东夷传·倭》记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於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南朝梁时沉(shĕn)约《立太子恩诏》记载:“守器传统,於(yú)斯为重。”

明朝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记载:“儒主传统翼教,而硕士名贤之训附之。”

上述这些都是说帝业、学说的世代相传。传统一词,“传”取了相传、沿袭和“统”取了起始、根本之意。后世在此基础之上多有引申,但不离其本义。

现代对传统如何解释呢?网上一般解释就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这个概念说了几层意思,一是历史沿传下来的,二是有影响和控制作用,三是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四是有积极的和落后的区别。

西历1980年版《辞海》解释传统为: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如革命传统;传统节目。网上的解释与《辞海》的解释,我认为《辞海》更精练准确。这个里面没有文化,没有行为方式。实际上将文化一词放入传统概念中在逻辑上是重复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本身就是文化的体现,另外,行为方式也存在于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之中,没有必要再去赘述。

现在“传统”的反义词罗列的是:新潮、前卫、潮流、时尚、现代。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准确的。知道传统是延续、传承的意思,那么其反义词,就应当是替换、替代、断绝、中断。而不可能是新潮、前卫、潮流、时尚、现代等词,这些词不是传统的反义词,它们或是原来领域内容的替换、替代的结果,或是其他领域新生的现象。替换替代或断绝的例子,比如说握手礼替换了拱手礼,西装替代了汉服。比如爆竹文化逐步消失,在有些地方已经断绝。

知道了传统本来的意义,对我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这就要求解决传什么的问题,传什么统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统是什么,我们的根是什么,什么是正统,什么是远统、近统和新统。这就要求我们去了解我们的统、我们的根。正确认识我们的历史,分析我们的统、我们的根中断的深层原因。

上面啰嗦了半天的概念,只说概念不谈运用,那没有意义。最近看见一篇文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拱手礼》,感觉其标题有问题。我在上述已经对传统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主要思想为,凡不传者,非传统也。也就是说没有世代相传的习惯不是传统。这篇的标题,应当改为《中国古代礼仪之拱手礼》,要将传统和文化去掉,加上古代才是合适的、准确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礼仪男拱手、女万福的礼仪,其中断的原因,其恢复的意义。

凡不传者非传统也翻译(凡不传者非传统也)(3)

拱手礼

男拱手、女万福的礼仪:

拱手礼又叫作揖、揖礼,是古时汉民族的相见礼,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最早《诗经》国风·齐风《还(xuán)》这首诗就有“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xuān)兮。”这里是说两个猎人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三岁的野兽,他连连拱手作揖夸我身手利落。《论语· 微子》记载“ 子路拱而立。” 这里子路对丈人,一个老者,所行的就是拱手礼。拱手礼的特点,手型如拱,立而不俯。这里有同辈间的,也有晚辈对长辈的。

道万福也是古代女子见面礼。唐宋时期,妇女与人见面时行礼之时,常口道“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当然,拱手礼、万福礼的动作,也是有变化的,我介绍的仅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中国的见面礼仪,是我们的统,虽然是优秀之统,却是中断之统。因为没有在现实中使用,所以说已经不是传统。我们要将它恢复,再次成为我们的传统,并发扬光大。

男拱手、女万福礼仪中断的原因分析: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朝代更替,革命需要。孙中山认为,在我国流行了数千年跪拜礼,是封建等级礼教制度象征,推翻满清封建统治,一定要摧毁它的礼制。用新式体现平等理念握手礼,取代跪拜礼是辛亥革命任务部分。早在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规定入盟“同志相见之握手暗号”,并亲自教导会员如何行握手礼。民国推翻清王朝后,用握手礼取代跪拜礼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放弃我们优秀的拱手万福礼却是不应当的。

其次自信心丧失,认识错误。握手礼在民国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西方船坚炮利武器先进,让国人错误地认为西方列强的一切都是先进的,礼节也是先进的,包括当时的西装传入中国。

再次中国古代见面礼仪中断原因,种类多、时间久、难度大。种类多:仅仅是拱手礼万福礼,也有许多姿势,有些专家介绍的也是故弄玄虚,搞出许多讲究,比如分什么活人与死人,分什么长辈与晚辈,分什么手型与身型。时间久:由于国家从民国到新中国,国家百废待举、无暇兼顾,过去时间有100多年。只是到了新冠疫情时代,许多人才有意识的思考,中国优秀的古代礼仪文化。难度大:种类多本身就带来难度大。中断时间长,恢复就难。由于没有礼宾司或文明办去规范统一,民间也没有希伯来语的强力推动者耶胡达式的人物,百姓无所适从。中国人特别讲究面子,与其做错,不如不做。

凡不传者非传统也翻译(凡不传者非传统也)(4)

找不到女万福标准图片

男拱手、女万福礼仪恢复的意义:

首先,这是延续中国文化的需要,保持中国文化完整性的需要。有种观点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5千年未中断的文化。这有道理,但是不准确。中国文化的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在主流方面已经完全中断了。而它们又是构成中国文化中相当重要的部分。由于服饰和礼仪文化的缺失,使中国文化的完整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中国古代的这个男拱手、女万福礼仪与西方的握手、拥抱、亲吻的接触式礼仪是完全不同的,是非接触式,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动作还相当优雅。这种礼仪大大减少或杜绝了病毒和细菌的传播。从现在新冠疫情时代的情况看,这种礼仪是最好的最先进的礼节。

其次,恢复这个礼仪更是体现民族自信的需要。我们现在用的握手礼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的传统。从鸦片战争以来,他们欠了我们中国人民无数的血债,从感情上,从卫生上,从优雅上等方面都不应当使用它。我们使用它,就是在传播他们的文化,说严重些就是敌我不分,在帮助我们的敌人。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应当立即改正,重回我们的中国礼仪。新冠疫情期间,有些外事部门的人员,到国外或在国内与外国人相见,不握手,改用触肘礼的方式,奇丑无比,有辱斯文。央央华夏5千年,明明有现成的礼节不用,错失恢复中国礼仪的大好时机。这就是民族不自信的具体体现。

第三,我认为这也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需要。如果不恢复中国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到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服装服饰个个都是西装革履,我们见面待客人人都是握手拥抱,我们问候分手每每都是哈罗拜拜。即使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即使台湾也已经回归祖国。到那时这样的所谓的伟大复兴,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少了些什么?什么地方味道不对?这是我们的复兴么?还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复兴?

这儿郑重地向大家推荐我的置顶视频《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由来、手段、目标三个不同》,这是我的基础性、理论性作品,通过它可以更加深刻认识世界上的一些事情。

(未经允许,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