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路边的树(当代散文脚下的土地)
文/博华
每天急匆匆行走在上下班的路上,眼前万物的荣枯变化提醒着我们四季的轮回。伴随着岁月的匆匆老去,我们也早已青春不在,徒留一些回忆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在平静的日子里去生发一些莫名的惆怅。在我们短暂的生命经历中最大一个感受就是生活的变化。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并且是在飞快地变化,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思索,一切在不经意间就变得物是人非。当下极速的生活变化用现代化的节奏打乱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思维,便捷的生活方式虽然满足了我们生命一时的惬意,却也让曾经自诩为万物之灵的我们人类面对当下的社会,心中承载着许多空前的困惑,在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中,任由现代文明的高速动车带我们一路向前狂奔。
一切在变,唯独不变的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千万年以来大地用她的耐心和无私承载着世间万物,无论美好的,还是邪恶的,美丽的,还是丑陋的,都包容在大地那博大无私的胸怀里。大地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的平静和宽容,袒露其无私的胸怀,倾其所有,滋养世间万物。一切生命都在平等地接受阳光雨露的抚慰,一切生命都在平等地接受来自土地的那份营养。然而作为万物一份子的我们人类似乎从告别爬行,直立行走的那一刻起,就有一种挣脱大地束缚的欲望,这种欲望伴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而愈发强烈。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人类都在仰望星空,去追求更高更远大的梦想。因此很少有人再去关注自己脚下的土地。
在人们心中土地就像自由呼吸的空气一样普通,简简单单地成了我们人类生命元素的一部分。很少有人把它视为生命的家园,从而也就少了一份对待她像对待母亲般的敬畏之心。借助科学技术的手段,现代人类为了一己之利,无视大地母亲带给我们的各种恩赐,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从这块资源有限的土地上肆意掳夺,为了得到于己有利的宝贵的工业资源,水,石油,煤炭,天然气,矿石,森林……我们在不断地掏取地球母亲的五脏六腑;为了获取发展的空间,高楼越来越高,城市无限拓展,使得天地阴阳失衡,雨雪少得可怜;大气、地下水污染,物种不断灭绝,地球的免疫系统正遭受空前的破坏。大地早已经不堪重负,大地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变得骨瘦如柴,遍体凌伤,千疮百孔。羸弱不堪的大地开始了病痛的发作,于是各种极端天象频发,到处山崩地裂,各种怪病频出,我们开始吞食自己种下的恶果。那呼呼作响的风分明是大地在冬夜里的声声抽泣,那遮天蔽日的霾是大地艰难呼吸里发出的无尽感叹,那波浪滔天的海啸是大地阵痛的痉挛发作。
人类再能,总应该饮水思源。脚下这片土地千百年来哺育了我们人类不知多少代人。从远古的老祖先,到今天的我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儿女。大地是有恩于我们的。面对脚下这片土地,无论今天我们多么聪明,多么智慧,我们的一切进化成果都应该归功于脚下这片看似普通,实则非凡的土地。我们每一代人,每天都在大地上过活,可又有几人能读懂大地呢?与其相比,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也都是渺小的,无论是多么坚固的建筑,也无论多么顽强的生命,多么伟大的人物,有形的,无形的,统统都会成为过去时,都终将会化为乌有。只有大地缄默如一口深深的古井永恒地存在着,并将一直存在,超然地陪伴着世间万物的繁衍,生生不息。大地既能孕育和生长万物,又能毁灭和包容万物。大地用强力的牙齿咀嚼着依附其上的躯体,致使所有的生命都成为过客,最后剩下自己本源的肌体,本质的肤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谁又能说这不是宇宙终极的公平和仁慈呢?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大地永远是公平的。作为大地的儿女,我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像一个谦逊的小学生那样,用心阅读大地母亲这本无字之书,聆听来自大地母亲的教诲。那高耸起伏的山岗是大地母亲谱写的诗行,那蜿蜒流淌的河流是大地母亲演奏的乐曲,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大地母亲上演的宏大交响乐,那辽阔无比的森林是大地母亲绘制的美丽画卷,只要我们摒弃内心的功利,驱走一切邪恶的欲望,保持一颗纯真清澈的心灵,用眼睛看,到处都能读出大地母亲这本天书蕴含的诗情,用耳朵听,时时都能听到大地母亲深情演绎的乐章。面对这本厚重的大书,只要用心,时间久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不由得问我们自己:我们的生命来自何方,又去向何方?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我们的生命就来自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的生命也最终回归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无中生有,有也终究化为虚无。唯有如此,自然界才能最终保持平衡。
每次回到故乡为父母上坟,面对墓地里那一座座先人的墓碑,我心中第一时间便会想到上面这个问题。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纠结。长辈们那一张张曾经在记忆里鲜活生动的面容,在岁月的流淌中转眼就变老了,并悄悄告别了这个世界,静静回归到了脚下这片土地。立在飒飒的寒风里,从那些简陋、粗糙、残缺、斑驳的墓碑上或许能读出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但再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至多百年,谁还记得这些荒草般的名字呢?人活在世上无非是一条小小的线段,源于尘土很快就复归于尘土,坟墓和碑刻也终将化为尘土,归于大地。平民百姓如斯,那些所谓的达官显贵,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又能如何呢?无论谁,最终都投向大地的怀抱。在时空面前谁都无法留住半片身影,一切迟早都要交给大地,那是我们每个灵魂的栖息和归属之地,是我们永恒的家园。一下子豁然明白,世世代代的中国老百姓为什么把故人交给大地时称作“入土为安”,深究一下,其实是追求的一种永恒,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永恒。立在父母坟前,面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心情总是格外地沉重,此刻阴阳两个世界,那么多人不约而同地在清明,春节这些特别的日子里,走到父母和先人的墓前,怀着内心特有的那一份虔诚,双膝跪地,燃纸,焚香,祭酒,用一种最真诚的仪式表达一种内心的尊重。千百年来,年复一年,中国人的这种传统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在一种庄严的仪式感里,去感恩父母和先人的同时,也在表达着对脚下这片大地的一份敬重。
行文至此,抬眼窗外,窗外难得一见的一片暖阳,照进窗来,带给我不错的心情。此刻正值隆冬时节,昨晚一场大风驱走了布满天空多日的雾霾。我静静地站起身来,放眼窗外,碧蓝的天空下,失去了一切绿色庇护的黄色土地上,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道路、河流,一条条笔直的田埂,清晰地裸露在广袤的大地上,像大地的一条条筋骨和脉络,不规则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此刻世间万物都趋于安静,就像像投入襁褓中的婴儿,安静地睡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酣然做着一个个春天的梦,期待着来年那个新的生命季节的来临,去释放生命的激情,去孕育新的希望。宽容无私的大地,在我眼前静静地延伸着,铺展着,一直伸向不知名的远方。在一种安静的气氛中,我心中默默在想:生于土地上的我们,为什么对这片土地缺乏了应有的敬畏和尊重呢?也许我们会把问题的原因简单归于一个“钱”字,但钱毕竟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但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家园毁了,一切都将毁灭。既然现在的人们已经疯狂得无可救药,那就让我告诉我们的孩子们:面包不是来自商店,而是来自大地。让他们爱护大地,敬畏大地吧。唯有如此,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