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榛果拿铁和熔岩黑巧摩卡(酸中带辣的沁凉口感)

酸中带辣的沁凉口感—莫斯科骡子(Moscow Mule)

简单好做的莫斯科驴子,独特辛辣酸甜口感,一定要试试看!

说到,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姜母鸭?黑糖姜茶?还是中药?童年时期有些人可能还吃过姜软糖(还是用软盒装着,很像骆驼牌香烟)。要是今天调酒师想请你喝一杯带着姜味的调酒,你觉得如何呢?很多台湾人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先皱眉头,然后露出「矮鹅~~」的厌恶表情。

太妃榛果拿铁和熔岩黑巧摩卡(酸中带辣的沁凉口感)(1)

姜姜姜姜~

观察了一阵子之后发现,这种现象可能跟中西的饮食文化有关,台湾人从小接触到姜的情况可能都是跟生病或是料理有关系,比较少跟「饮料」扯上关系(地瓜甜汤不算)。那欧美的情况则是完全相反啊!许多欧美醉汉对于加了姜汁或姜味的饮料可是爱不释口啊!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酒款,就是用战斗民族的日常饮品—伏特加,加上柠檬和姜汁汽水所调制的饮品,鼎鼎大名(疑?有人知道吗?)的莫斯科骡子。

太妃榛果拿铁和熔岩黑巧摩卡(酸中带辣的沁凉口感)(2)

有酸有辣的莫斯科骡子是不少醉汉的必修课程

伏特加的崛起

我们先不管战斗民族是不是真的平常就在把伏特加当水喝。至少在早期,世界烈酒的流行趋势是从白兰地开始,再延烧到威士忌,接着掀起琴酒风潮。但~伏特加呢?伏特加去哪了?的确,早期很少酒吧在调酒时使用伏特加。毕竟扣除掉酒精味,这不过就是一般的水而已嘛~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美国禁酒令之后才有所改善,伏特加凭借着他无色又无味的特性,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迅速窜红。警察杯杯来的时候,纯饮的伏特加放在玻璃杯里也只象是一杯普通的水,看起来毫无破绽。如果把伏特加跟果汁混在一起,也不会破坏果汁原本的味道,这根本就是为禁酒令而生的酒啊!

太妃榛果拿铁和熔岩黑巧摩卡(酸中带辣的沁凉口感)(3)

「大人啊,这就只是一杯柳橙汁啊!」

莫斯科骡子怎么来?

关于莫斯科骡子的来源就不得不提到这三个人:杰克摩根(Jack Morgan)、约翰马丁(John Martin)和鲁道夫・卡纳(Rudolph Kunett)。杰克是好莱坞著名餐厅「鸡与牛」(Cock'n Bull)的老板,约翰是休伯莱恩(Heublein)公司(思美洛伏特加的经销商)的总裁,鲁道夫则是思美洛(Smirnoff)伏特加部门的主管。

太妃榛果拿铁和熔岩黑巧摩卡(酸中带辣的沁凉口感)(4)

不是这个鸡与牛

这三个人在 1946 年的某个晚上在 Chatham Hotel 的 Bar 里凑在一起喝酒,三个人各自有烦心事。杰克烦恼店里的姜汁啤酒销售不如预期,约翰的仓库里堆满了大量的铜制马克杯,鲁道夫的伏特加销量也是达不到标准,担心着要被老板碎碎念。

这三个人在酒吧里哎哎呦呦的,互吐苦水时忽然灵光一闪,「对啊!通通凑在一起不就得了!」于是决定以鲁道夫的伏特加当基酒,再加上鸡与牛的姜汁啤酒,最后用铜制马克杯盛装,并以这样的标准配备做宣传,强力放送洗脑社会大众。

太妃榛果拿铁和熔岩黑巧摩卡(酸中带辣的沁凉口感)(5)

「鸡与牛姜汁啤酒既顺口又不碍胃」

莫斯科骡子 配方与作法

没想到灵光乍现的想法竟然一战成名,三个人不仅达成各自的目标,还在调酒历史上留下了一杯经典调酒。现在很多酒吧都有提供莫斯科骡子,但要是不想出门喝,也可以在家自己做。不过姜汁啤酒在台湾比较不常见,因此大多会以姜汁汽水作替代,以下提供酒谱(其实跟鸡与牛的配方差不多)让各位在家自行玩耍:

· 伏特加 2 oz

· 柠檬汁(约半颗柠檬的量)

· 糖 酌量

· 姜汁啤酒或汽水

在雪克杯中加入糖、伏特加、柠檬汁,加冰块后摇匀,如果你够认真就找一个铜制马克杯倒进去,如果找不到铜制马克杯,随便拿个星X克马克杯也没人会跟你抱怨。最后倒入姜汁汽水,放个柠檬当装饰,再摆几片姜片,一杯 1946 年的味道就在你家厨房诞生了,是不是很简单,好想自己试试看?

虽然台湾大多数人对于把姜放在甜甜的酒里都会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什么!姜!不要~~),但其实台湾有很多甜点都有加姜汁,比方说豆花、地瓜姜汤,认真想一想,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啦!下次想要一点带着辛辣的畅快感时,试试看莫斯科驴子吧!去酒吧喝也好,自己做也好,说不定会是你下次去酒吧的新选择!

太妃榛果拿铁和熔岩黑巧摩卡(酸中带辣的沁凉口感)(6)

为了让大家也能轻松在家做调酒,一饮特别推出优惠组合,包含了俄罗斯正港战斗民族饮用酒「俄罗斯人伏特加」,以及梵提曼天然草本酿造,少见的「辣姜汁啤酒」(不是汽水喔)!让妳体验最具原始风味的莫斯科骡子,辛辣酸甜的沁凉口感,简单好做,相信你一定也会爱上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