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

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的兴起,除了常见的猫猫狗狗,一些平时不常见的动物也进入了养宠人的家庭,有胆大的人养起了蛇、蜥蜴、蜘蛛等“异宠”。饲养异宠看上去虽然“很酷”,但是实际上的安全隐患远比想象的严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意外。因为异宠未经过人类驯化,仍然具有攻击性,或可能携带寄生虫、细菌、病毒、毒素等。这不得不让我们共同探索动物界中令人惊叹又不安的一类——有毒物种。越来越多的研究让科学家更加肯定毒液在人类医疗领域的价值,以及有毒动物在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你天生对危险事物无法抗拒,又因无法亲探究竟而躁动,新书《有毒:动物界的剧毒生物》以新奇、有趣的方式为人们带来“小而美”的科普,带你去认识深海、雨林、高处、暗处,那些美丽却不可触碰的生物。

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1)

研究员伊科·罗梅罗·莱耶斯工作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拥有十几年的科普经验,《有毒:动物界的剧毒生物》是他的处女作。该书的绘图者塔尼亚·加西亚是西班牙知名童书出版社Mosquito御用插画师,翻译黄竞欧则是清华大学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译有《迷宫:与让-保罗·萨特一起的存在主义奇幻之旅》等,审定苗德岁是古生物学家,《物种起源》权威译者,首位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亚洲学者,拥有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博士学位,现为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荣休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桂冠童书奖、文津图书奖、中国影响力图书奖、自然好书奖等数十项荣誉。如此超强阵容的通力协作,最终有了这本《有毒:动物界的剧毒生物》,它以准确生动的笔触和绚丽的绘画,网罗地球超强有毒动物,为孩子们揭开毒理学的神秘面纱。

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2)

为什么要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有毒”的东西?苗德岁认为,既是因为有毒的生物在自然界随处可见,又是因为它们常常貌似“无害”甚至美丽……有毒是某些生物生存的策略之一,孩子们尽早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建立自我保护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均至关重要。在这本书里,你将看到诸如箭毒蛙、蚂蚁、希拉毒蜥、蛇、蝎子、芋螺、水果、蜘蛛、蓝环章鱼、有毒的鱼类、有毒的鸟类、毒液型哺乳动物以及沙群海葵属和海葵等有毒生物。这些生物有很多都是我们不熟悉的,像芋螺。芋螺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中的珊瑚礁附近,它们行动迟缓,体表黏滑,贝壳的花纹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极具欺骗性的软体动物拥有一系列致命工具和武器,包括用于狩猎的高速“鱼叉”。那些被它们美丽的外表吸引的海滩游客,经常遭受它们的毒手。还有箭毒蛙,虽然它看起来非常可爱且色彩斑斓,但却是现存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它用醒目的颜色警告其捕食者。一只黄金箭毒蛙体内的毒素能够轻易在3分钟内毒死10名成年人。在水族馆常见的水母也有毒。它虽然看起来是一种非常娇弱的生物,但却是自然界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

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3)

每年都有很多游客触摸被冲上海岸的水母,出现过敏症状,甚至出现致命危险。据《有毒:动物界的剧毒生物》一书介绍,水母属于胶状的、幽灵般的无脑生物。水母在地球上的海洋里游来游去的时候,恐龙还没有生活在这颗星球上呢。水母不是鱼,它们的95%是水(没有血液或大脑),它们几乎可以在海洋中的任何地方生活。水母的触手上有很多带刺的细胞,称作刺细胞。当这些细胞由于接触而被触发时,会射出刺丝,鱼叉般地捕食猎物。很多水母的刺丝是有毒的。比如海黄蜂(澳大利亚箱形水母)。海黄蜂的外表犹如幽灵,它有着长达3米的触手,可能是世界上最为致命的水母。被它们蜇伤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常常会导致死亡,比大白鲨更可怕。科学家通过人体细胞的编辑技术,观察到海黄蜂的毒液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找到了这种毒液的“解毒剂”。还有伊鲁坎吉水母。这种水母虽然体型很小,但是它们会捕食猎物,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水母之一。它的毒性被描述为“比眼镜蛇强烈100倍,比狼蛛强烈1000倍”。它会引起很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被称为伊鲁坎吉综合征。虽然水母很危险,但该书作者却认为,被水母蜇伤的人往往是因为误入了它们的水域所致,所以我们普通人不必太过担心。

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4)

跟水母一样,被贝尔彻海蛇咬伤的,大都是捕捉和烹饪它们的人。贝尔彻海蛇是一种性情胆小又毒性很强的海洋动物。它们栖息在珊瑚礁中,伏击路过的猎物。尽管生活在水中,但这种爬行动物却无法在水中呼吸。它们依靠浮出水面获取的氧气,可以潜入水中维持8小时。在泰国和越南,贝尔彻海蛇被捕杀,用于做汤、饮料和保健品。据统计,绝大多数被咬的都是那些钓或者后期处理它们的人。被海葵刺伤的人中有很多是缺乏常识的水族爱好者。海葵,意为海中银莲花,以花为名,很符合它的美丽。海葵是一类生活在海底的肉食性海洋动物,触手上附有倒刺,能够释放导致神经麻痹的毒素,但有一种动物不会被这种刺伤害:小丑鱼。小丑鱼身上覆盖着一层黏液,使它们能够在海葵的保护下生活,而不受其毒液的影响。在1000多种海葵中,只有10种可以与它们偏爱的小丑鱼达成共生关系。箭毒蛙的大部分受害者是偷猎者,而河豚的受害者则是食客。生活在哥伦比亚的埃姆贝拉印第安人用这些蛙来给猎镖涂毒,由此行生出箭毒蛙科这一通称,它们是现存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白天就可以找到它们。箭毒蛙可以小到1.5厘米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容易被无视。很多箭毒蛙色彩艳丽、图案醒目,绝对会抓住你的眼球。蓝环章鱼也是如此。它害羞、温顺、低调,若非受到威胁,否则不会释放出致命的毒素。

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5)

蓝环章鱼生活在浅海,它们看上去是低调的生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家伙像高尔夫球一样大,而且通常害羞、温顺。它们更喜欢在家附近闲逛,用色素细胞伪装自己,离开居住的缝隙只是为了觅食或交配。这些小小的头足类动物看起来只是“活着”而已,努力不被注意。当受到威胁时……好吧,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蓝环章鱼会经历超级英雄般的蜕变。含有色素的反光细胞停止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荧光色的蓝细胞活跃起来,上演一出令人着迷的快闪灯光秀。这可不仅仅是为了作秀。大蓝环章鱼是毒性最强的海洋生物之一,但这可算不上它们的荣誉。

有毒生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了生存可谓各出奇招。绝大多数时候,它们释放毒物是为了防御和捕猎。很多致命危险,其实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和贪婪造成的。

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6)

世界之大,大自然的有毒物种也早已超出我们的认知。本书还提到了有毒的鸟类。什么?鸟类有毒?是的,有毒!听起来不可思议吧?因为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毒物遍布生命之树,但是已知范围内没有毒液型鸟类,只有极少数毒物型鸟类。毒物型鸟类从它们的生存环境中汲取毒素,比如食物。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毒素是用来抵御捕食者的化学防护;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它们可以保护鸟类免受体表寄生虫的侵害。比如黑头林鵙鹟。在新几内亚,当一名研究人员将鸟从巢中取出进行研究时,被它划伤。这名研究人员疼痛难忍,于是立刻把伤口放进嘴里,随后他的嘴巴开始疼痛发麻。研究人员向当地人询问这种鸟的信息,当地人非常了解这种“垃圾鸟”(他们这样称呼它),这种鸟不仅难吃,而且带有相当剂量的毒素。研究人员通过一些实验了解到,黑头林鵙鹟的体内含有低浓度的箭毒蛙毒素。这使得黑头林鵙鹟成为1990年代科学史上有记载的第一种有毒的鸟类。黑头林鵙鹟是由于饮食所产生的毒素,这些毒素会沉积在鸟类的皮屑、皮肤和羽毛中,这种毒素还会产生一种类似硫化物的气味,这些有毒物质是人类已知的毒性最大的天然物质之一,对捕食者和害虫等具有非常有效的威慑作用。

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7)

如此种种清楚地表明, 与其说有毒动物对人类而言是危险的,不如说人类的“越界”对有毒动物而言是种威胁。不仅如此,大自然的“公平公正、此消彼长”在有毒动物身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提现。比如,毒性强的蝎子,钳子往往比较小,反之则钳子比较大;舒氏微蚁的毒性强到周围寸草不生,但喜蚁植物却可与它们互惠共生……此外, 某些动物的毒素是大自然对人类慷慨的馈赠,除了能够提炼抗毒血清,还能成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药物的重要原料。

读到这些信息,我们不难认识到,比起无知带来的恐惧和贪婪带来的危险,若能遵守自然规律,尊重、爱护野生动物,即便是那些最致命、最危险的动物,对人类的威胁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人类能够“以毒攻毒”,对动物的致命武器善加利用,造福自身。

七种可爱却危险的动物(危险危险危险)(8)

《有毒:动物界的剧毒生物》创作于2020年西班牙因新冠病毒封城期间,彼时,作者两岁的儿子已经几个月没能离开公寓。此书中文版出版的当下,我们的孩子也在体验疫情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改变。在自然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外如是。正如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芭莎艺术》编辑部主任荷大齐所言,抛开“情花毒”“断肠草”“含笑半步癫”那些传闻吧,是时候来看看真正的奇妙毒物了!诡谲、神秘又充满奇趣,还有奇幻呆萌的画风和精准、专业的翻译——就让这本书来解决你的好奇心,体验“害怕”的乐趣,至少,它们不会跳出来。(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编辑:王欣 责任编辑:董小玥 审核:周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