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三国第一忠勇之将(忠勇化身蜀汉武将赵云)

三国时期涌现了许许多多名将,他们各自为自己分立的政权创下了汗马功劳,其中三国中一大势力蜀汉也不例外,先后涌现了许多战将,蜀汉要按功劳大家一定会想到关羽张飞二人但是异姓将领中赵云也不容忽视,他也是蜀汉政权的元老之一,而且一直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同时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可谓是功不可没,他的忠勇在历史中又有哪些体现呢?他又有哪些人生境界?

赵云的三国第一忠勇之将(忠勇化身蜀汉武将赵云)(1)

早年赵云在公孙瓒麾下效力,当时公孙瓒有一批骑兵称为白马义从,而赵云赵子龙正是公孙瓒白马义从的一名将领;刘备起初手下并未有多少势力,只有数百人和关羽张飞二人,自知势力弱小的刘备投奔到师兄公孙瓒麾下,正是由于刘备与公孙瓒的这层关系使得刘备能够认识了他蜀汉政权的元老之一赵子龙,两人结识以后惺惺相惜,互相赏识不久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公孙瓒委派刘备带领军队攻打袁绍军队,刘备也借此机会要求公孙瓒借给其部分骑兵同时希望骑兵能够让赵云来带领,公孙瓒知道刘备势力弱小加上刘备是自己的师弟便爽快答应了,正是有了这次任务赵云顺理成章地来到了刘备麾下,成为了刘备的一名得力干将,同时赵云为蜀汉征战沙场的一生开始了。

赵云之忠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赵云无不体现出对蜀汉的忠心,赵云对刘备蜀汉政权的忠心可谓是天地可鉴,其忠心程度不亚于刘备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二人,赵云的戎马一生中有几次重大事件面前赵云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忠心。

赵云的三国第一忠勇之将(忠勇化身蜀汉武将赵云)(2)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荆州,当时的荆州军政长官刘琮见大军兵临城下便投降了,刘备自知不敌又不想归顺曹操便带领人马离开了荆州,随即曹军一路对刘备军队围追堵截,刘备军队兵分几路进行撤离,而赵云则负责护送刘备的家眷,这也就有了赵云当阳救少主的故事;赵云当阳救少主是在生死面前赵云忠心的检验,也是赵云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的表现;曹操大股追兵在后方不断地追近,赵云怀中抱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少主阿斗,护送着刘备的家眷,此时赵云孤身一人面对着曹操军队的穷追不舍赵云未曾选择过放弃刘备的家眷,赵云既没有自己带着军队跑路保命,也没有在危难时刻为了保全性命抛弃刘备的家眷,同时也没有放下武器投降曹魏,如果按照赵云的能力投降曹操或者另谋出路一定会得到不错的前途,但是赵云没有选择这些出路,而是选择了一条风险最大最容易失败的出路,那便是恪尽职守誓死保全刘备的家眷,完成刘备交代的任务。

赵云的三国第一忠勇之将(忠勇化身蜀汉武将赵云)(3)

就赵云当阳救少主这一事件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赵云的忠心,同时能够发现赵云的忠心已经得到了升华,赵云不再只是对刘备一人忠心,赵云而是忠于蜀汉政权,忠于自己的职责,同时忠于人性,为什么这么说?在赵云护送家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全程赵云不曾背离职守,放弃过妇孺儿童,其一赵云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刘备交代的任务,对于赵云而言此次撤离护送家眷就是他的职责所在,这是赵云忠于职责,其二,战争本就是士兵政权势力之间的事与妇孺儿童无关,战争中妇孺儿童都是无辜的,赵云在当阳撤退时时刻未曾抛弃妇孺儿童一直将其护送至安全,这是赵云忠于人性。

赵云忠心的第二大事件便是江上救阿斗,刘备败走当阳后,在鲁肃的努力下形成了短暂的孙刘联盟,孙权为了巩固这一联盟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了蜀汉政权统治者刘备,随即孙尚香便远嫁到荆州,但是不久局面发生了变化,刘备占领了益州使得孙权在益州荆州一带无利可得,孙权先是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远在蜀汉随时可能成为人质而后又丢掉了益州的权益使孙权丢了夫人又折兵,这让孙权勃然大怒,便写封家书召回妹妹孙尚香,在孙尚香离开之际还带走了蜀汉政权的少主阿斗,然而对于此事刘备早有防备,早就让留守荆州的赵云留意此事,得知阿斗被带走的消息后,赵云飞速上船追赶孙尚香,在危难之际拦住孙尚香的船只带回了少主阿斗,试想阿斗被孙尚香带回了东吴,刘备只有阿斗一个子嗣,这样一来刘备如遇不测蜀汉政权将群龙无首,蜀汉政权将无后续继承人,到时蜀汉政权必将动荡,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赵云江上救阿斗显得尤为关键,赵云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足见其忠心。

笔者认为赵云穷极一生誓死追随刘备,对刘备乃至蜀汉政权忠心耿耿,更是将这份忠心践行在实际行动中,于多次事件中力挽狂澜捍卫了蜀汉政权,维持住了蜀汉政权的稳定,在整个三国时代甚至是后世像赵云这样境界的人也在少数。

赵云之勇

赵云不仅对蜀汉忠心耿耿,作为一名战将的赵云在战场上依旧是智勇双全,《三国志》中赵云很少有带领大军作为统帅作战的记载,一般赵云都是身负特殊使命出现的,但这都不影响他身上勇敢的特性,在战场上依旧有着独特的表现战场上赵云的勇敢机智又能从哪些事件中凸显出来呢?

赵云的三国第一忠勇之将(忠勇化身蜀汉武将赵云)(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打开城门唱了一出空城计,可是在历史中并没有诸葛亮空城计的记载,而诸葛亮空城计的原型便是赵云曾经上演的空城计,刘备在汉中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夏天曹操便率领大军进攻汉中与刘备决一雌雄,刘备虽然是防守方但是曹操兵力强大所以防御曹军的方法便是防守不战,等待曹军供给不足自会退兵,可以做到不战退兵的效果,但是曹操粮草充足刘备耗不起便派出黄忠赵云出兵抢劫粮食,出兵不久赵云便成功得手抢回粮食,回到大营的赵云等待许久,未见黄忠身影便点起兵马前去接应黄忠,接应途中碰上曹操大军赵云并没有见势逃跑而是采取迎战,后因寡不敌众采取且战且退的方法对曹军进行阻截,最后没有放弃一个人没有临阵脱逃地跑回了大营,回到大营赵云反常地降下帅旗大开营门,给曹操形成了一个有埋伏的假象,曹操率领大军来到营前见此情景令曹操想起之前赵云战场上停停走走并不恋战,而且如今大营大门敞开且四下安静,之前夏侯渊就是因为不幸陷入埋伏被斩杀如今自己也遇到了同样的场景,种种迹象使得本就生性多疑的曹操怀疑赵云有诈,随即曹操便命令部队撤退了,后来刘备得知这一情况对赵云评价道“子龙浑身都是胆也”赵云这一战中将他“勇”的特性突出表现出来,同时赵云是一个关爱战友具有高尚境界的武将,其具有生死面前不抛弃不放弃的高尚品德。

赵云的三国第一忠勇之将(忠勇化身蜀汉武将赵云)(5)

赵云战场上英勇杀敌,关爱战友,在朝堂之上也有敢说他人不敢说,敢做他人不敢做的魄力;益州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战乱较少,多年来积累了许多财富和良田,但是由于战乱许多益州人还是选择背井离乡的逃亡生活,公元214年刘备攻取益州,正当诸事安定,文武大臣便建议将益州积累许久的财富良田豪宅分予众人,刘备作为统治者自然不好推脱,但是赵云斗胆直谏刘备,将分刮财富的弊端一五一十地列举出来,提出民是立国之本、应该替民保留财产同时招回流亡失所的建议,同时提醒刘备建国初心以及蜀汉的最终理想,赵云一席话点醒了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刘备,随即刘备采纳了赵云的建议;赵云还不止一次的敢于直谏刘备,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斩首,刘备得知消息后要率领大军为死去的关羽报仇,但是此举非常不理智,虽然关羽的死去是大家所遗憾的,但是国家没有了谁一样要运行,刘备意气用事连诸葛亮也不敢站出来制止,此时赵云再次站出来劝谏刘备,赵云一席话点明了目标不应该是孙权的东吴政权,应该是曹操,要想兴复汉室真正为关羽报仇应该去找曹操,而不应该是与孙权消耗,赵云理智地分析这次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采纳,刘备一意孤行与孙权开战,战事正如赵云所料两军势均力敌刘备长期消耗导致战败刘备也因此殒命,这一战下来蜀汉元气大伤再无北伐兴复汉室的希望。

赵云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朝堂上依旧能够理智地分析,两次直言进谏都透露出赵云非同一般的政治认识,也表现出过人的勇敢,敢于直言进谏,在合适的时候敢于站出来分析局势;赵云的勇是蜀汉政权中大多人都不具有的,他的境界也是大多人不曾达到的。

赵云一代名将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朝堂上都能够表现出他那独特的忠与勇,他的忠心天地可鉴,他的勇敢世人皆知,而且赵云能够时刻保持清醒,有足够的大局意识,能够在胜利时不忘初心,能够在伤痛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在当时的蜀汉政权中甚至连丞相诸葛亮也不敢像赵云这般直言进谏,赵云的忠勇和境界在三国时期乃至现在都相当罕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