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专业术语(官场称呼有学问)

官场专业术语(官场称呼有学问)(1)

或许有人留意过,在有些电视剧或者电影里,白崇禧称呼李宗仁为“德公”,一些人称呼程潜为“颂公”,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宗仁字德临,程潜字颂云,取其中间一个字,后缀“公”表达尊崇。

其实,我们今天习惯上所说的名字,古人是自称时用的,别人是不能称呼的。比如张居正,他自己可以说“居正如何如何”,别人不能这样称呼他。皇帝可以直呼其名;言官弹劾的时候也可以,同僚朋友上下级都不能称呼名字的。

官场专业术语(官场称呼有学问)(2)

所谓衣冠人物(区别于布衣也就是老百姓),一般是有名、字、号之分。比如长篇历史小说《大明首相》主人公高拱,拱是他的名,肃卿是他的字,中玄是他的号。张居正则是字叔大、号太岳。除了公文里,现实生活中,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直呼其名,其他人包括其上级领导、长辈,都是不可以呼其名的。

一般来说,上对下或者朋友之间,可以称字。比如高拱称呼张居正,就可叫他“叔大”。对上(包括长辈)是不能称字的,比如张居正称呼高拱就不能叫他肃卿,而应称中玄。

官场专业术语(官场称呼有学问)(3)

其实生活中要更复杂些。比如高拱号中玄,晚辈、下级如张居正等,不直接称中玄,而是取中间的一个雅字,后缀“翁”,谓之“玄翁”,以表尊崇。高拱、张居正生活的时代,就像我们有一个时期见人称“师傅”一样,爱尊称人为“翁”或者“老”,哪怕被称呼的人才20来岁,也这样叫。大家看《金瓶梅》,算命的就称呼潘金莲这些人为“老夫人”。其实她们不过20多岁。

以籍贯代称也很普遍。如高拱是新郑人,许多人就以“新郑”代称高拱;张居正是江陵人,就称他江陵。

官场专业术语(官场称呼有学问)(4)

还有职务问题。职务也不是直来直去叫的。有人写小说《张居正》,下级当面叫张居正“首辅”,那是不可能的。可以叫相公、阁老,或称“岳翁”、“元翁”(内阁首席大臣曾经被皇帝呼为元辅)。那个时代称呼官职,还多以周礼中的官职比附后来的,比如刑部尚书,就称“大司寇”,吏部尚书就称“冢宰”“太宰”,复杂得很!

当面称呼、书面称呼、背后谈论到某个人的称呼,多半也有区别的。

比如万历时期的内阁大臣于慎行写的书,里面有“新郑以首相行太宰事”这样的话。什么意思?新郑,是指称高拱;首相,是对内阁首席大臣的尊称;太宰,是指吏部尚书。就是高拱以首相兼掌吏部。

如果不懂称呼里的学问,许多文字,古文再好,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官场专业术语(官场称呼有学问)(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