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原诗写的什么意思?从呦呦鹿鸣到
谈起鹿,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尽管它并不常见,但依旧能吸引我们的关注和喜爱。早在几千年前,古人也发现了这种纯洁、可爱的动物,并将其视为“祥瑞”,因此我们经常能在一些诗歌中发现它的身影。
比如《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又如诸侯争霸时常提到的“逐鹿中原”,还有唐诗中的“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不难发现,“鹿”在这些典故中的象征,是大不相同的。这取决于古人对于鹿的认识与看法各有不同,于是才让文学作品中的鹿意象,有着不同的表达。
一、鹿在古代文学中有哪些意象?所谓“意象”,是文人在创作时,通过赋予某个客观事物以特殊情感,进而表明自己个人志向的一种艺术形象。
比如谈到“红豆”,人们在联想到“红豆”这件客观事物的同时,更会领悟到它背后的“相思”之情。因此诗人看似在吟咏“红豆”,实则是表达自己的怀念与相思之情。又如杨柳,为离别之情。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同样道理,小鹿这种纯美可爱的生活,当进入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后,也会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含义。有些意象看起来,或许还出乎读者的预料。
01、自然恬淡的“隐士”
鹿最初吸引古人目光的地方,在于它的生活习性。经常在外游历的人发现:鹿喜好自然,虽幽居在山林之间,但却保持着恬淡、惬意且安静的生活习性。这恰好符合一些隐者的向往,因此不少诗人在诗歌中,往往以“鹿”相关的名词,来指代自己的归隐之意。
有“诗隐”之称的孟浩然,便很爱用“鹿门”这个意象。此外,还有韩愈、白居易、王建、崔道融等人,也多次以“鹿意象”起兴,表达自己对于归隐山林的向往之情。比如王建的这首《原上新居十三首》:
“住处去山近,傍园麋鹿行。野桑穿井长,荒竹过墙生。 新识邻里面,未谙村社情。石田无力及,贱赁与人耕。”
当然,除了以鹿起兴之外,也有不少人将鹿当成他们求仙问道时的坐骑。大诗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便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的美好愿望。
以鹿为坐骑,多是道教神话中的演绎。而唐朝的道教又空前兴盛,因此不少文人便将这种“鹿”与“羽化登仙”联系到一起。随之而来的,鹿还逐渐诞生了“长寿”的意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
“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
从鹿的生理角度来看,一方面,是因为鹿角的脱离与生长,使古人认为它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也是因为“鹿鹤”同“六合”之意,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生机的追求。
难怪,历史上的不少隐士,会有戴鹿巾、鹿皮冠、穿鹿裘的习惯。
02、仕途权利的角逐
在很多场合下,鹿往往被视作君权、王权的象征。
表示诸侯争霸的不少成语,便是与“鹿”有关的,如“群雄逐鹿”、“鹿死谁手”等。而《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秦末诸侯并起的景象,便说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如果再往前追溯,还能发现很多有关鹿与王权的密切关联。商纣王为了宣扬自己的权威,在朝歌建立起了鹿台,这足以彰显纣王的驾驭之心。
当然,鹿在王权中不仅代表了“威严”,有时也代表“仁厚”。比如《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作为《诗经》的四始诗之一,它用这种方式隐晦表明了周王朝编纂《诗经》的教化目的。为此,《毛诗序》中也解释说:“《鹿鸣》,宴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竺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在宴会之前,君王命乐师奏响《鹿鸣》之乐,表达了自己的仁厚之心,同时赐予民众以厚禄,以此达到收归民心的政治意义。只有这样,其王权才能得到有效的巩固。
正因如此,《诗经》中提到的“鹿”意象,多是用作起兴,以奠定整篇诗歌用以教化的终极目的。
到了后世,“鹿鸣”意象继续保持着这种“恩威并有”的意象。曹魏政权的创始人曹操《短歌行》中,便化用“鹿鸣”之句,表达自己对于人才的渴求之心。
此外,当科举考试出现之后,天子也会举办“鹿鸣宴”,以此来达到培养“王权维护者”的目的。
03、婚恋爱情的象征
除了鹿之外,古人对很多动物都有过“崇拜”心理。一般来说,动物身上的某种特质,恰好是人们渴求的目标,那么它就很容易成为被崇拜的对象。
除了自然、生机之力外,鹿还有哪些吸引人的特质呢?
答案在于它的繁殖能力。一方面,鹿的生机,让古人对它的繁衍能力极为信服,古人对后裔无比重视,自然也喜欢这种多子的动物;另一方面,鹿身上的柔美善良,也经常被视作女性角色。
在更早时期的陶罐、壁画当中,不难发现一副这样的画面:部落中的成年男子,手持长矛、弓箭对鹿发起围猎。除了它基本的打猎意义之外,这还体现了男性对于女性的占有心理。
比如《大雅·灵台》这一篇,记载了周文王在灵台游玩时的场景。“麀鹿攸伏,麀鹿濯濯”四句正是场景中的重要一幕。
关于麋鹿“入镜”的原因,东汉经学大家郑玄解释说:“牝也,文王亲至灵囿视牝鹿游伏之处,言爱物也。”大概意思说:用母鹿为祭,便预示着多产子,可以让子孙后代变得更加繁盛。
无独有偶,在《诗经》中的爱情篇章中,也经常能看到鹿的身影。它作为一种礼物,广泛出现在男性对女性的求偶过程中。
如《召南·野有死麕》中提到:“野有死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这说明古时候的男子,往往会用鹿肉、鹿皮来当做求取女子的“彩礼”,这寄托了他们对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景。
04、代表仁爱与吉祥
前面提到:古代天子以鹿鸣之乐来表达自己的仁厚之意,其实这源自于人们对于鹿的天然好感。
在古人心目中:鹿从一出场,便代表了祥瑞。凡是与鹿挂钩的事物,都能衍生为美好的意象。
尤其是鹿本身的仁爱美德,还很符合儒家五常。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鹿都是作为美德的载体,进而衍生为其他主流意象的。
二、鹿是怎么由实体变为意象的?上述可知,鹿在古代文学中的意象,是极为丰富的。而且,作为美德载体的“鹿意象”,也都是正面的。那么,鹿又是怎样由一种客观动物,逐渐转变为各种正面意象的呢?
01、与人类的早期生活有关
与现代不同,古时候的人们大多是居住在山林、土丘、河畔周边的。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于鹿群开始熟悉起来。
与凶猛的野猪、犀牛等动物相比,温顺、纯洁的鹿群,反而让远古初民更具有好感。从这时起,鹿便出现在了人类的早期生活之中。
按《淮南鸿烈·精神训》的记载:“文绣狐白,人之所好也,而尧布衣揜形,鹿裘御寒。”可以看到,鹿皮制造的鹿裘、皮弁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
在有些情况下,鹿也被当成一种高级礼物,出现在各种场合中。比如男子对女性的求偶之意,又如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如《管子》:“诸侯之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齐以马往,小侯以犬报。”
当然,既然要获取这些“鹿制品”,自然离不开打猎。
打猎,作为早期人类的主要活动,其中主要的猎物,也会或多或少影响着人们对于鹿的认知。这么一来,人们对于鹿逐渐便有了更深层次的演绎。
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鹿意象”,大多数都是出自《诗经》。了解这部诗歌总集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一部“上古先民的真情咏唱”。
当时的周天子为了更好教化民众,派遣采诗官远赴民间,并记录下百姓们的口头传唱。这么一来,经常出现在百姓口中的“鹿”,便登上了大雅之堂。
再经过周王朝的传播,鹿意象便走进了千家万户。
02、早期人类对于鹿的美好幻想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于大自然充满敬畏。对于各种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各种幻想。而这,也是许多动物类图腾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人们只好将感情寄托在鹿的身上。一些男子对于女性的渴望,也让他们对于鹿充满好感。
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鹿与女性有着高度的类比关系。在父系社会,男子对于一个女子的幻想,是希望它温柔纯洁,而且能多子多孙。
按《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为鹿蜀,佩之宜子孙。”
遇到多子多孙的“神兽”,人们更愿意以“鹿”为其命名,可见他们对于鹿的执念了。
参考文献:《山海经》、《管子》、《诗经》、《全唐诗》、《淮南子》、《生殖文化崇拜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