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普职分流四个字(认识普职分流四个字)

又他妈一堆人跑出来解读普智分流,我这一天天的都要骂不过来了。。。

这些认识普智分流四个字的自霉体高呼着职高生的逆袭机会来了,可把我笑的,我就靠你们这些单口相声dai师活着了。

如果你们村通网的话,不妨先去搜一个叫周信静的哥们。他就是职高毕业后考到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所高职高专,然后专升本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再考研到了浙大计算机系,最后在2020年成功申请到了美国MIT攻读博士学位。

是的,你没看错,他就是一个职高毕业生。

我当然知道这是个例,我只不过想问那些狗嘴自霉体,什么时候职高生的上升通道不畅通过?职高生读不了博士,你把这个责任归咎到通道不畅通,简直就像你今天说不出话因为你痔疮发了一样。

高分读好高中,低分的去职业教育,这是当下的真实写照。很多人愤愤不平,说职高氛围不好,凭什么自己孩子读职高不能去读高中?

凭你娃分数不够啊。。。

我们不妨颠倒一下:分最高的去接受职业教育,然后分低的上重点高中然后考大学,这样是不是就合理了?恐怕那些叫嚣着职普分流不合理的人也会觉得这方案有点太不好意思了吧?

选拔性考试不看分特么看什么?在我看来,职普分流不分流这事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假设现在国家不办职高,全改普高,彻底取消职业教育,大家都去参加高考,难道高考的时候就不排名了么?难道录取的时候不是好大学分高一般的学校分低么?

那些现在因为成绩不行只能去职高的学生,就算都去读普高,你觉得能有多大的机会考到好大学?不能说没有,只能说真的是极个别极个别。再说就算是职普分流,人家不照样去MIT读博士,你咋就不能呢?

本身现在有那么多大学,有那么多大学生就是历史的产物,没有高等教育的扩招,现在会有那么多的大学和大学生?但是又不是叫了大学和大学生就自然有好的工作的。社会上相对来说好的工作岗位的数量是远远小于应届待业人数的,而在待业人员中,除去那些关系户,剩下的人凭什么得到好的工作岗位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毕业院校和大学期间的成绩啊!那么问题来了,那些本来该去职高的学生,换了个名字变普高生,然后又考进了一个末流的学校混三四年,他以后的就业能比职高出来强?

而且从就业的角度来说,有一部分本科院校的就业未必能强过高职高专,甚至还不如一些不错的职高——你再怎么看不起职业教育,也不能否认职业教育还是能教给孩子一些职业技能的。

社会对职高的歧视、部分职高风气差并不能掩盖职业教育的正面意义,需要破除的明明应该是大众的陈旧观念好吧?

职普不分流,无非就是给职业教育换个名字,难道就直接把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逆天改命了?

以及:我从来没看不起职高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原罪,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去读大学的。而不是读书的料的孩子早点接受职业教育有什么问题么?

再极端一点,我们取消所有的职业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保证每个娃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然后各个都硕士、博士、博士后,是不是总有就业的一天?那么到时候你觉得用人单位会怎么挑人?

不还是看大学的好坏么?总之按照某些家长的逻辑,必须把全中国的高校合并得只剩下清华北大两所,然后所有孩子不是清华就是北大毕业的才算是公平的吧。

而且现在的职高考高职的高考和普通高考是两条线,如果合并的话,一个学了三年美容美发挖掘机的学生,凭什么和学了三年语数外的学生用一张卷子考语数外,你想过没有?

有人又要跳了:如果真的没意义,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还不是因为太多人啥都不懂只会乱喷,那就改个名字呗,让你觉得自家孩子命运改变了。事实上,从来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及认清现实,让孩子学门手艺真的不丢人。

分流,是个时间问题,不是早就是晚,何苦自欺欺人?再说分流后又不是不给你机会,是你不中用啊!

认识普职分流四个字(认识普职分流四个字)(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