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

学习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实在太难了!因为学习意味着枯燥,乏味,犯困,寂寞,无聊,难耐,沉闷,以及意味着同时放弃了,有趣,快乐,好玩,兴奋,刺激……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1)

所以我们今天确实很难做到像古人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但以前的社会不算复杂,在(农业社会)会种田,就能做到自给自足,养活自己和一家人,毕竟能力,知识太高,除了当官为国效力,或者当教书育人,和娱乐自己,好像并没什么其他作用了?

直到如今现代化社会,才有了大量的好玩,有趣,美的,豪华的,奢靡的,满足虚荣心的,彰显身份地位的各种丰富的物质,当然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今天的人们在物质上绝对比古人富裕舒服千万倍了,但精神世界恐怕还不如绝大部分古人了。

绝对部分人,由于物质的极度丰富,过于追求外在,忽略内在,导致过的实在是,虚有其表,败絮其中。这就是典型的,“好生活,而不是生活好”。如果生活就是如此,那恐怕人生意义就很肤浅了,外在物质的世界,人们都像:“摆钟原理”,得不到痛苦,得到了无聊。永远被物质驾驭,被欲望蒙蔽双眼,痛苦不堪。

对于此我想起来,

圣人孔子夸颜回的一句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致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真是个大贤人啊!用一个破碗盛的残羹剩饭,拿一只瓢来喝水,住在破旧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潦倒半的生活,颜回却能照样快活自在,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这种境界我们可能看了,听了,只能笑笑,不以为然了,认为故事就是故事,岂能当真,但我个人则非常相信古人这种境界。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2)

我想如果我能重来,会去做一个科学家,在人类的认知和生活边界,努力专研着,有朝一日能突破人类边界,创造新的疆域,就像有部分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思想家,都是活在人类想象之外,替全人类拓宽认识和生活的边界。我非常崇拜的一个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就是如此,为人类开辟新能源,为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而努力着,因为如果人类永远只能活在地球上的话,那无论是人为的还是意外,总有一天地球和人类都会消亡。马斯克,努力为人类留下生命的种子,成为多行星物种而奉献青春年华,这种使命实在让人尊重,如果可以我都想加入他们团队,每天起床工作的意义就是在“拯救全人类”多么有动力,是多么兴奋激动的一件事啊!可惜鄙人才疏学浅,恐怕难以入马斯克法眼,只能继续努力奋斗了,以后买点spacex公司股票支持下了!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本人也是非常痴迷于此,如全世界公认的:两暗一黑三起源。暗物质,暗能量,黑洞,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识起源。想想就有意思啊,可谁能告诉我答案呢?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3)

所以对知识的渴望,对内在的探索,我想这应该是人类的本能,但恰如今丰富的物质社会,追逐名利,金钱,虚荣,早已让这种本能慢慢丧失了。我们能开启今天的现代化社会,是我们的古代先贤们,盯着星空看了几个月星星而启蒙的人类科技现代化。一是精神世界的探索,二是面对现代化的复杂社会。我们必须认真严肃的去学习,跟进当下最新的人类知识体系,虽然我们都活在每一代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企业家,描绘和打造的世界中,但唯有匹配当下的知识体系,才能适应当下,过好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更需要知识去支撑,那像查理芒格说的那样:“人类只有掌握了发明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发明,人类只要掌握的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再学习,上学其实也是在教我们学习如何学习,只是打开了一个引子,一扇窗,一扇门,后面更远的路需要自己去走。但当下的传统教育其实起到了很强的副作用:一是让人们不再相信教育,二是让人们疏远害怕教育,这很有趣,东方的教育模式是从孔子时代传承过来的,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达者三人。为啥会如此呢,因为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在台上讲书,看下面弟子谁能懂,和孔子互动,那么就认为你有灵性慧根,重点栽培,其余打瞌睡,或者听不懂的一概认为“愚者”。这样的精英天才选拔式教育,当然成才率极低。这样一说,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的老师,我记得我老师就是如此,永远关注那些本来就“好”的学生,像其余“差”生,而是让你趴在桌上睡觉,不要打扰那些“好”学生。他一个班,能完成几个重点大学的名额就行了。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4)

反观西方教育

举例:学生来问柏拉图,什么是人?柏拉图说:“无毛的两腿动物?”学生想了想,回家把一只鸡拔了毛,然后跑来问柏拉图,这是人吗?

他们的思维体系是按逻辑出发,给出一个定义,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变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工具论”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西方人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

所以西方教育能复制,并且能把绝大部分普通人变成80分人,而孔子不会教普通人,孔子只会教聪明人。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农业社会的时候,需要大量只会耕地的农民,即“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这样的人最好用。但是到工业社会的时候,就需要分工合作,所以我们这样教育方式在工业时代就没有竞争力了。因为我们就很依赖,高手,天才,英雄。所以你会发现中国的工人,叫“农民工”,是因为把很多农民赶鸭子上架变成了工人。所以很多人相信国外的进口产品,他们是专业工人做出来的产品,而我们是“农民工”做出来的产品。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5)

故在学习之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事。第一:量量是基础,量是打底,量是基本功,是绕不开的,必须打的底子,量是一切物质,事情,的底层逻辑。没有量,生物就没有演变(变异)的可能,没有数不清的星球,也就没有地球诞生的可能性,就是基数不够大,样本不够多,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就像想要修炼神功,第一件事就是扎马步,劈柴担水,早睡早起,练基础功,行滴水穿石之功,能穿石不是水的功劳,而是坚持的功劳,是持续的力量,是量的力量。万丈高楼平地起,默默无闻看不见的,埋在地底的地基起到最核心的功劳,地基越牢固,后面上限越高,地基底子不牢固,后期发挥的空间就有限。所以在学习的前提,就是摄入量够多,并且要“杂”,前期不能“专”,你没有“量”的前提下,不可能“专”。“杂”的目的,是让你对各种,词,语句,知识点,能够熟悉,了解,或者略知一二,为以后量起来以后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量×杂=无限可能 就如 2×2=4 和 1****×1****=1*******

很多人后期为什么读不懂,看不明白书中,有些词,和词语,和句子,还有特殊的商业名词和全球通词,就是因为你早期,没有足够的“量”,和足够的“杂”,所以你对字词陌生,而文字含的信息量是极大的,所以看不懂,最后导致犯困,乏味,最后无法坚持阅读。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6)

第二:质质是前期量起来后,你要跳出舒适圈,对之前已经懂了的,知识的深度和质量要有更高的追求。去到这个领域,很多知识会变成“共识”我个人认为绝大部分短视频所阐述的知识,基本都是“共识”,也就是普遍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当然这种知识接受面更广。深度,质量意味着难理解,难懂,小众,和高层次的理性,以及这种知识意味着是“痛苦的”,“自律的”,“高要求的”,“难以执行的”!还有一种对“质”的理解是,学习学“根本智慧”,就是核心智慧,学了这类知识,你的知识就可以跃迁,也就是学“道”,上面的(量)讲的是“术”,与“器”。正可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不变的,器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道可以用非常多器来表述。道是源头,本源智慧,可以跃迁在任何领域,运用在任何地方,并且你可以把概念拆分,并重新组合。(埃隆马斯克把这称为:First principle第一性原理)

不要光知道事物的(器)名称,了解事物的实质(道),知道一件事物的名称同知道一件事物的核心是两个不同层次。就比如李善友老师讲的创新课程:

物理学思维~还原论~组合创新

生物学思维~进化论~分形创新

复杂性思维~自组织~涌现创新

逻辑学思维~公理化~破界创新

这就是把关键核心学科,推倒出First principle第一性原理,然后从(道)根的层次向上推演出产品(器),战略方法术等等。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7)

第三: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了不用,那是难以真正刻骨铭心的,是很难入我们的大脑操作系统的,在这里有一个著名的学习法:《费曼学习法》介绍给大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单独去研究。

一个叫Scott H. Young的人,在 12 个月内自学完成 4 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 33 门课程。据称他采用了所谓超速学习理论和方法,即《费曼技巧》,也称之为《费曼学习法》: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RichardPhilips Feynman),美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纳米技术之父,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句话概括费曼学习法:就是学任何东西,如果你能用简单的话,用自己的话,不带行话术语,说给八十岁的老太太听,说给八岁的小孩听。当这些人都听懂了,你就把这个概念搞明白了。

费曼学习法分为4个步骤:

第1步:确定学习目标。

你想学习的概念、内容、主题是什么。

第2步:模拟教学学习法。

你要模拟自己是一位老师,面对完全不懂这个领域的人,用自己的话,尽可能具体形象地讲诉。这样的讲诉有助于你活学活用,触类旁通,联系生活具体情境。

第3步:回顾。

反思第2步遇到的问题,哪些地方卡壳了,哪些地方对方没有真正听懂。找出问题的要害,把握关键环节。

第4步:简化。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8)

我们在这里重点讲第二步也就是(模拟教学学习法)就是“用”的核心。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说道 :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因为帮助他人学习,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证实,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平均效率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著名的”学习金字塔“。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9)

我们日常学习中的听讲、阅读、视听和示范都是被动学习,学习吸收率分别是5%、10%、20%和30%。

而小组讨论、实做演练和教授给别人的学习吸收率分别是:50%、75%和100%。

所以,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教会别人,通过促进他人学习,你能够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并顺便提升当众表达的能力、即时回应的能力、辅导能力、归纳演绎能力、超越思路的能力等等。所以很多老师越无私奉献,越无私教导学生,会越教越强,反观很多自以为是掌握了所谓的成功“秘密”,而“固步自封,中饱私囊”,十分吝啬的把一些“信息”,当做秘密,不愿意与人分享交流。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10)

最后结尾,再啰嗦两句,我经常与人交流,总有一些朋友会问我:“你是不是参加过很多次培训”?我确实参加过,但我的学习内容95%以上,不是参加培训学来的。学习是一种习惯,像每天吃饭呼吸喝水一样,唯有保持好奇心,把学习当做家常便饭,日常行为习惯,才能做到真正进步。而不是妖魔化的像参加大型培训,上课,这种只能是当做引子,配菜,而不是主食,经常依赖培训,上课,那只是“装装样子”慰藉下自己虚荣的心罢了。我们今天花几十元,有的甚至不要钱,就可以买到看到世界上,任何领域顶尖的老师,高手的毕生名著(书籍)和讲座视频,何必经常花几千上万去买一个不见经传,三流老师的课程呢?我想很多人只是,去混个圈子,做做生意罢了,当然这也没错,只是你要懂你的生意核心不是“社交”,而是产品,团队等。

所谓的学习是学习什么(何谓学习)(11)

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知道的快乐是无穷的,家有良田万亩,日食不过斗顷,家有广厦千间,夜宿不过八尺,就如我自创的人生格言:“人这一辈子不在于得到,而在于知道,假如你能知道,那么迟早得到”。本文完都看到这里了点赞转发一下吧谢谢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