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怎么恢复记忆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肥东人,宋朝名臣。包拯,一直以刚正不阿,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形象示人,我们也经常从影视作品中去熟知包公,尤其是电视剧里面的包公黑脸形象,额头上还镶嵌有月牙,公堂上不畏强权,断案如神的经典画面甚是崇拜和追捧。但历史上的包公形象真的如电视剧所说的那般眉宇印月的黑脸形象,里面的许多断案如神的经典故事真的是存在的吗?下面就来一起揭晓一下历史上的包拯是怎么样的吧。

包拯是怎么恢复记忆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包拯)(1)

1、额头嵌着月牙的黑脸。

历史上的包拯出生于公元999年,父亲当时是当地一名知县,从小深受父辈的影响,包拯自小勤奋好学,天质聪慧,直至公元1027年考取进士,拿现在来讲就是当时的一名学霸,书面小生。且北京故宫珍藏有包拯的唯一的画像,画像上的包拯白脸,看不出有丝毫的黑脸。那之所以电视剧上的包公要黑脸示人,无非也是因为后世的追捧,人物的神化而导致的戏剧化渲染,尤其是在戏剧的脸谱表演上,黑脸代表的是正直、铁面无私;而白脸则以示奸诈。所以包公在戏曲当中表现黑脸,也是人们对他的一个神化戏化的形象表达,才把包公变成一个黑脸形象。

包拯是怎么恢复记忆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包拯)(2)

2、《铡美案》真有其事吗?

有关包公作品的影视、戏曲,通常都有会《铡美案》的这么一出好戏登场,里面讲述的是功成名就后抛妻弃子,攀龙附凤的忘恩负义的陈世美,是怎么被包公不畏强权、秉公执法地铡于刀下的一个经典片段。其实历史上并无陈世美这一人物之说,都是民间传说、小说虚构出来的。不过有关包公弹劾皇亲国戚的有关事例历史上还是有的,比如说,弹劾皇亲国戚张尧佐,张尧佐是宋仁宗的爱妃张贵妃的伯父,资质平平,却短短几年时间,由县令上升到三司使,张尧佐的官爵青云直上,面对这种任人唯亲,以私法代替公义的做法,令当时身为知谏院官员的包拯多次上书予以反对,并请求撤换张尧佐职务,为此包拯不惜于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在朝堂上庭争,争论激烈时,包拯的唾沫都不小心飞溅到宋仁宗脸上,宋仁宗无奈以袖抚脸,最终张尧佐迫于压力,主动请辞官职而告终。历史上的包拯除了弹劾达官显贵、敢于和皇帝据理力争,他还为官清正,不私枉法,严明执法,铸就了著名的包公掷砚,包公打舅,不畏豪强疏通惠民河等真实记载。

包拯是怎么恢复记忆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包拯)(3)

3、包拯真的是断案如神的判官吗?

有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里面的包拯推理手段高超,屡破奇案,令人惊奇称叹。虽然历史上的包拯也断过不少的案子,比较著名的就是北宋当时的《假皇子冷清案》,讲述的是有位叫冷清的人假冒皇子,招摇撞骗,肆无忌惮,包拯后通过暗访调查,收取证据得出事实,最终水落石出。包拯其实当时更多的时候是名刚正不阿的谏官,所谓谏官,其实就是像魏征那样,给皇帝提建议的。后任地方官时,他主持公道,为百姓做主,他秉公执法,为百姓伸冤,他为百姓谋福的种种事迹,让老百姓们铭记于心,怀着对包公的感激和追捧,故此才有后世对包拯断案审判时的形象神化包装。

包拯是怎么恢复记忆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包拯)(4)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对包公一生秉公执法、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渲染,以及人物戏化包装,因为这是大家对包公的一种敬仰之情,它深深地烙印在大家的心中,形成的一种对当世的寄托,也借此希望当今的社会能有这样清正廉明的好官为人民做主,表达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期盼。

好了,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一下关注,一起探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