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千年古镇(湖荡深处一古村)

时堡村位于兴化市西北地带,与高邮、宝应、盐城交界处,距市区约27公里,西接仲寨、东邻崔垛、南毗傅堡、北望沙沟,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水乡一座著名的古村落。

相传,时堡是古射阳湖上的一个小岛。2000多年前,秦始皇之孙子婴下令开凿子婴河,经时堡至沙沟入射阳湖。据《兴化市志》(1990年)中记载的兴化“五湖十二荡”,时堡就占四个。

村子西侧有郭正湖(又称大湖);北侧有花粉荡(又称小湖);东侧有时堡东荡(与沙沟南荡相连);南侧有时堡南荡(又称马家荡),四周湖荡相连、河沟交织,水域宽广。

几千年来,时堡先民们在湖荡沼泽地里生产生活,捕鱼取虾、掏蟹捉鳖、割柴治业、垒岸种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从空中俯视时堡,犹如一只乌龟俯卧在子婴河的北岸,头朝南尾在北。乌龟一伸头就可以喝到子婴河里的河水、逮到河里的鱼虾。

在民间还流传着高邮东北十八乡的民歌,其中有一句“金眼懒猫时堡镇”,用了一个“懒”字,形象地描述了时堡村形态。

村子东西方向原有两条宽阔的护庄河,如今已成为两条夹河。子婴河的水从乌龟嘴处向东西两护庄河分流向北,至庄北头,两河又一起汇入沙沟河,流向郭正湖。

在两河交汇处,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大尖,犹如乌龟的尾巴。至今,村民们还称此处为“乌龟尾子”。两条护庄河上分别建有两座桥,恰似乌龟的四只龟爪。桥下长年流水不断,好像龟爪不停地划动着,慢慢地游动着。

村庄分布着桥、寺庙等众多古建筑物

时堡村在全国解放前,因地势低洼三年一大灾、两年一小灾,夏季洪水泛滥,冬季水落河底,舟楫不通。

民间曾流传一首诗:“湖荡积雨千村哭,一村无有稻一斛。高邮湖堤又溃防,处处逃亡无破屋。尔今去此欲何依,天灾流行到处酷。”

逃亡无处去,不逃又无法生存,除了饥饿,还有灾后的病疫,更是民不聊生。

在那个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村民们叫地不应、叫天不灵。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仙佑荡”(东荡)里的神仙身上,祈求佑护时堡,纷纷集资建桥,并命名为“迎仙桥”。

“迎仙桥”因用上百块青条石建造,呈拱形,称为石拱桥。桥身敦实、坚固,高约5米、宽约3米、长约15米。始建于明朝初期,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基本保存着原态原貌。如今,成了村庄的“地标”式建筑物,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夕阳下,犹如一道彩虹横跨在东夹河上;月光里,桥身与水中倒影相接,犹如一块白玉盘悬挂在河面上。村外人到迎仙桥必称奇,纷纷领略古桥风韵,聆听建桥故事。2013年,在东南大学出版社的《水乡的桥》书中,亦称为“迎仙桥”,现为兴化文物保护单位。


迎仙桥

兴化市千年古镇(湖荡深处一古村)(1)

兴化市千年古镇(湖荡深处一古村)(2)

据记载,时堡古时曾有一殿、二寺、三庵、四庙,俗称“十大古庙”。一殿,即:三官殿;二寺,即:保安寺、护国寺;三庵,即:同镇庵、金莲庵、如意庵;四庙,即:东岳庙、财神庙、福神庙、龙王庙。始建于唐代,共有285间半、僧尼70多人。

其中,比较出名的为保安寺,是一座前后三进的建筑物。除主体的大雄宝殿外,另设金刚楼、时公祠、经堂、佛堂、斋房等60多间。

供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大慈佛、观音、四大金刚、哼哈二将、罗汉堂、千手千脚观世音菩萨、奶奶菩萨、地藏王菩萨、十殿阎罗王、东岳大帝、英武大帝、协天大帝、都天大帝等雕塑。整个建筑物壮观,内部设施齐全,在里下河地区罕见。每逢重大节日,四乡八邻的村民纷纷涌到庙里烧香、拜佛。

保安寺

兴化市千年古镇(湖荡深处一古村)(3)

保安寺起初为“静堂”老和尚募化修建,至清代寺房失修,由“事宏”老和尚募化重修。1940年农历10月21日,韩德勤的国军撤离时堡,日本人纵火三天三夜,保安寺被毁,只残存一些古石碑、莲花禅寺古罄、佛像。

幼年在寺内出家的“来舟”和尚从南京募化佛像雕塑至此,供村民们进香。之后,村民们又纷纷捐资,决定在原寺庙北侧新建一座保安禅寺,并将残存的一些古石碑、莲花禅寺古罄、佛像等镶入大门、墙壁,展示寺庙的前世今生。

已成功重建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工程,前后三进十九间,包括寺庙前广场,约4180平方米。现被国家民宗局定为“一星级”宗教场所。

兴化市千年古镇(湖荡深处一古村)(4)


兴化市千年古镇(湖荡深处一古村)(5)

村庄的时氏家族在宋代人才辈出

北宋元佑年间,时丹立祖籍徐州沛县,见高邮东北角的时堡村民风淳朴、风水宜人,犹如一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遂买田而居之。

其辟荐为宣议郎(七品),任高邮州司寇院司理,掌狱讼。莅政仁恕,民多德之。积劳成疾,卒于任所。秦观与之交好,殁后,曾作《时宣议挽词》为吊,赞曰“悬知青史上,又载一于公”。时堡时姓后人以其为骄,多以“仁恕”为祠堂号,并撰楹联“时堡流芳”。

时氏家族从北宋景祐(1035年)至南宋末年(1279年),达到鼎盛时期,历代子孙家国情怀重,在朝廷为官者多,被后世誉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保家护国。

二世时彦五,生于1065年,字廷杰。辟荐为官,任殿中侍御史,至中书省侍郎。师从北宋理学一代宗师程颐,长于经学,节操方正、刚直敢言,视其为“真御史”。1133年卒,后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忠敏”,二品官员。

七世时梦珙,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举进士,知桐庐县。初任天长县令,后任桐庐县令,三任扬州节度使。

其生逢南宋末年,留南宋左丞相李庭芝幕下抗元守扬州。李庭芝遇难后,时梦珙回归故里,元派官劝入朝。其烧尽所读之书,痛曰:“臣世受宋恩,元吾仇国也,胡人违逆天常。愿我子孙毋读书、学剑”。从此,其杜门谢俗,缄口不言时事。

他是兴化史上第一个文科进士,兴化四牌楼设第一块匾额“开科第一”。

兴化市千年古镇(湖荡深处一古村)(6)

来源:兴化住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