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村落商业街(在大湾区探访古村落)

深井古村可以去看一看

很早就听说,位于广州东部的长洲岛——黄埔区长洲街有个开村至今业已七八百年了的金鼎村,“好古的”。

据说因村中有一口深井,金鼎村遂更名深井村。

友人推荐,“深井古村可以去看一看”。

查网,说“深井古村是广州保存得比较好的古村落之一,村内保存了许多有年份的建筑物,有大量的古民居、宗祠、塔等,延续了岭南建筑的一贯风格,和西关大屋有所不同的是,深井古村的建筑吸收了客家式的碉楼和西洋石柱、门楼、花纹图案等建筑特色,几种建筑风格交融,显示出当时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再现。几种建筑风格交融,显示出当时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再现”。

好吧,那就,看看去?

去长洲岛有很多条路可达。

从广州市区中心出发——

由黄埔大道东经黄埔港区可达;

由科韵路南经生物岛经大学城可达;

由南沙快线经小洲村经大学城可达;

由黄埔鱼珠码头乘船至长洲码头再步行可达;

由海珠新洲码头坐轮渡可达;

……四通,八达。

长洲街深井古村,属广州市黄埔区管辖,旧名“金鼎村”,位于广州长洲岛的西南部,陆地面积为2.6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4000左右。

以前,2007年,广东省组织各地上报古村落,有110个老村子报名。

现今, 2014年,它已经被长洲街申报为“广东省古村落”有多年时间了。

不过以我之见,它看起来还不够“熟”,它的复建、修饰得还不像古村落。

还好,透过窄街小巷里浏览它——

隐约蒙观到旧阵的灰瓦飞檐、龙脊横顶、碌灰筒瓦、花榭楼台、清满窗户……

隐约远观到旧阵的镬耳屋座、封火山墙,青砖面壁、灰雕窗台、红砂石脚……

隐约略观到旧阵的石板街巷、大户宅基、传代族屋、小康院落、穷家陋室……

——透露出依傍黄埔港的它,深井村旧阵也曾是繁华之墟和劳碌之地。

“旧阵”,粤语“以前”的意思。

我们穿窄巷,行曲径,觉得村巷里的格调各异。

院居不深不阔,各户紧密挨建,相邻园墙甚至只留一条缝隙。

但是,进入各院门里却各有一番小天小地。

值得瞻仰的是文塔,塔高三层,刻有“山明水秀”和“振采高飞”的字样,以及塔身上的精美雕花。

清代的乾隆时期开始,黄埔古港迁来长洲岛北岸的金鼎村,内船、外轮成列停泊沿岸。

于是,深井村的安来直街渐成热闹墟市,是为岛上商贸集散地。

于是,往来水手、南北商贾、东西代办、土著劳工自然就多了起来。

于是,各色人等或结社造船,或囤货经商,或拉车搬运,或营店接客……

于是,有老村民说,旧阵在此地聚居的商人大都很“潮”。

于是,建盖的屋宅也多系南北中西交合之作——前院是中式的木雕结构,后院则是西式结构的古建筑。

于是,除了广府式的楼牌、客家式的碉楼、南洋式的门槛,屋内还可见铁艺吊灯、取暖炭炉等西方小件。

深井村果然是黄埔“西关”。

这个村在“旧社会”出过一些功名人士,仅清朝的文武进士就有五名。

以“进士”冠名的巷有三条,不知道是岐西坊、正吉坊、荣阳里呢,抑或是福寿里、迥波巷、由庚门呢?

据说村中族姓以凌氏为大,南宋时由福建迁来,他们多为抗元名将凌震的后代,出过清末义士凌朝赓、推动直隶新政的凌福彭,以及著名的民国文坛三才女之一凌叔华。

这村如同江南的水乡绿村那样,也有一个叫“愚园”的宅院。

这个愚园原本叫作“桂园”,据说是一名商贾为款友洽事而建的。

桂园当时有五亩荔枝园,每当荔枝成熟,该商人会邀请友人到园里品尝佳果、洽谈生意。

民国7年(1918年),该商人因生意失败,将“桂园”变卖。

民国8年(1919年),广东省警察厅厅长凌鸿年买下“桂园”并改名为“愚园”,在园里建了大金钟架、六角亭、书斋等,还种上了白玉兰、紫荆花、棕榈树、竹树。

如今的愚园基本上保留了当年原貌。

木门、石脚、青砖、灰瓦、飞檐、满洲窗、龙脊瓦、六角池……在深井建筑的各异格调中,它属风格偏西、营造精美的一类。

凌家至今依然生活在这座祖宅中,主人是凌锡弧,凌鸿年“厅长”的孙子。

在客厅中,有一块长城砖,砖上原有“摧锋监造”铭文,凌鸿年在砖上加刻“秦劫余灰,己未(1919)夏五月游察哈尔登长城获归愚广志”字样。

有文章披露,凌锡弧的祖父曾在四川参加北伐讨袁行动期间,被南方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后又作为南方政府代表之一参加南北谈判。

深井村的岐西坊有八九处遗有古风的宅屋。

这些古屋群包括早期的小店铺、不落家和自梳女的居所,大部分建筑是两层的木质阁楼,有些还有岭南特色的蚝壳窗。

也存有古井、古塔、古桥、古墟、祠堂、院园、亭台、回廊。

只是,虽相邻,却深锁。

用琼瑶阿姨的话说:深深深,锁锁锁。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是欧阳修的 《蝶恋花》 。

据说,因为屋主常年侨居港澳或海外,久无人居,原本的精工木雕,早已朽败剥落。

空气中,飘散着木料的腐味,

《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 的 《黄埔区卷》 曾对深井古村落破败窘境有具体描述:“一号民居和三号民居损坏严重,屋顶漏水,桁角多数霉烂。一号民居左路天台和右路楼梯已倒塌,门窗、花格、栏杆多处损坏。三号民居主体建筑门廊崩塌,后墙树根已深入室内”。

巡村观感小结:

一,史迹可探。深井古村保有些许明清时期的建筑,其文化价值和商埠故事值得发掘,是为厚重人文,当应展示于游人。

二,蠢像可悲。后代瓜分祖屋园,新房逼垮镬耳屋,方寸之地也要争个你死我活,握手楼接吻楼强间于古村落,是为不便久览之地,撤罢啦。

末了,说句必须提醒的话——这个深井村的“深井”,与香港新界荃湾的那只令人垂涎三尺、生津和胃的深井烧鹅,不是一个“深井”。

广州古村落商业街(在大湾区探访古村落)(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