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十大无奈场面 于谦脾气又臭又硬

每当想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时,小编就会想到那个在石灰窑里抡大锤、满面黝黑的于谦,众然大家都让他不要干的这么卖力,但是回答他们的仍然是大锤敲击在石头上的阵阵余音。于谦,出生于公元1398年5月13日,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于永乐十九年开始入朝为官。

于谦十大无奈场面 于谦脾气又臭又硬(1)

在我们正式谈到于谦前,小编先和大家说一个梗,在明朝时期我们都知道出了很多的奇葩皇帝,部分原因就是明朝的言官实在是太能顶了,有时候就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顶的皇帝都无话可说,杀了吧又怕被人冠上暴君的恶名,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万历皇帝也是因为和大臣们赌气才20年不上朝。话说回于谦,有时候小编真的感慨于谦刚开始的时候命其实是挺好的,这时候的朱棣已经不再像刚刚靖难成功时大肆杀戮了,也开始招纳贤才。也得亏于谦肚子里是真的有货,一册互市论引起了朱棣的注意,但此时的于谦也是一个毛头小伙子,血气方刚,认为除了自己的学识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虽然,朱棣慧眼识珠有意培养于谦,打算把于谦留给自己的孙子朱瞻基。

于谦十大无奈场面 于谦脾气又臭又硬(2)

这时候的于谦虽然一身的傲气,却也颇有几分可爱,让人忍俊不禁。于谦被朱棣贬到战马营喂养战马时,认识了一个名叫哈斯珠子的瓦剌人,殊不知,这个哈斯珠子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瓦剌人的首领马哈木,在于谦来到战马营的时候,这位瓦剌首领其实已经在明朝潜伏了20多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学会大明的兵法及先进武器装备技术,常常和于谦探讨兵法。甚至有一次,还和于谦去朱棣的大营中偷酒喝,被朱棣发现的那个小表情还真的是让人回味无穷。后来,马哈木主动暴露身份,想要将于谦带回瓦剌,被于谦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朱棣派来暗中保护于谦的士兵也全部被马哈木的手下全部杀害,马哈木因认为于谦是个人才,想要通过这一次打败朱棣让于谦心悦诚服。

于谦十大无奈场面 于谦脾气又臭又硬(3)

当朱棣来到战马营探望于谦时,高傲的于谦这一次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只恨自己没有发现这个瓦剌人的端倪。后来,在同瓦剌的交战中,马哈木借助地形及天气的优势让朱棣吃尽了苦头,最后不得不饮恨于榆木川。后来,到了朱瞻基时期,于谦才渐渐崭露头角,但朱瞻基却没有给于谦高位。临终时告诉于谦“若让你身居高位,最终会不得好死,这是爷爷让我讲给你的,我原话说给你”,而在不久后,朱棣的话也果然应验,于谦虽然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子,却成为了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绊脚石,最终被石亨等人陷害押赴刑场处死。

于谦十大无奈场面 于谦脾气又臭又硬(4)

“京师保卫战”也是于谦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年轻的朱祁镇想要再次重现自己父亲和祖爷爷的荣光,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之下,决意亲征瓦剌,在王振的一番骚操作之下,50万大军被瓦剌太师也先包了饺子,朱祁镇等人更是被也先俘虏。信心爆棚的也先等人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想要一举吞下大明,于谦此前也因为反对明英宗亲征被贬去了京郊石灰窑,听闻明军战败后,于谦被官复原职,面对来势汹汹的也先,于谦没有胆怯,在孙皇后的支持下加封兵部尚书衔,统一指挥北京保卫战,经过朱棣第五次征伐漠北及朱瞻基平定朱高煦叛乱、亲征马哈木的于谦此时在军事上也已经成长了起来,在于谦的得力指挥下,明军成功的守住了北京城避免了沦为南宋的局面。而退回草原不甘心的也先,又决定放回朱祁镇,一方面考虑到明朝如今已转危为安,皇帝在自己手上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还不如丢回明朝让他们自己内耗。最终,朱祁镇活着回到了大明,景泰8年,朱祁钰病重,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拥簇下,朱祁镇成功的再一次登上了皇位,这也是于谦生命中最后的时刻。在石亨等人的诬陷下,于谦被押赴刑场处死。为官期间,于谦做到了真正的两袖清风,王振得势期间,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

于谦十大无奈场面 于谦脾气又臭又硬(5)

当国家危难之际,只有像于谦这样一根筋轴到底的人才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当危险来临时,这些人总是会用他们心中的热血来践行作为臣子对国家的忠诚。而反观那些平时阿谀逢迎、满嘴花花的人平时把话说得漂漂亮亮,一旦遇到事跑得比谁都快,平时还趴在国家的身上吸血。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