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帝王之道(素书不计前嫌)
原文:“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恶:凶狠、不好。成语有“恶能无纪”。
弃:抛弃、舍去。成语有“丢盔弃甲”。
凶:古语泛指“不吉祥”、有祸患。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的意思是:执政者在用人问题上,要重视才能和贡献,不要因为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恩怨情仇而耿耿在胸,深怀睚眦之怨:贤而不录、录而不用;有过重责、有功不赏。如此,必然会导致矛盾加深,对立严重,造成分裂,影响大局,给国家和事业带来损失和不良后果。
用人有节,不计前嫌。墨子说:“故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墨子·尚贤中》)意思是:古代圣王执政时能审时度势地重用贤能之人,遵循天命,上天不管贫贱富贵、远迩亲疏,是贤人就会选拔并重用,无德才者就会被降职甚至辞退。墨子认为无论亲疏远近,只要有才能都要重用。
这里的“疏”就包括了有旧怨而疏远的人。
杨坚在做北周宰相时,有人推荐苏威,说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杨坚当时正在四处网罗人才,便招来苏威,两人彻夜长谈,很是投机。正当杨坚要提拔重用苏威之际,苏威觉察到杨坚要篡位称帝,就逃回家中,闭门不出。
杨坚对苏威的行为很恼怒,当高颎将军要把苏威追回来时,杨坚说:“他不愿辅佐我,就让他去吧。”
杨坚称帝,建立大隋王朝,苏威在高颎将军的劝说下,前来辅佐杨坚。
对苏威的重新出山,杨坚很欢迎,并不计较他先期弃他而去的前嫌,授苏威为太子太保,追赠苏威的父亲为都国公,让苏威继承父爵。不久又让苏威兼任纳言、兵部尚书,让他与高颎将军一起参掌朝政。苏威一人身兼五职,他上书推辞,杨坚下诏说:“大船承载重,骏马奔驰远。你兼有过人的才能,不要推辞,多干事情吧。”由此可见,杨坚对苏威的信任。而苏威也没有辜负杨坚的器重,他对大隋王朝忠心耿耿,竭尽职守,成为隋朝初期的一位名臣。
燕惠王在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继位之后想方设法进行报复,齐国田单利用这个机会,实施反间计,让燕惠王罢免了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的军事天才、伐齐总指挥乐毅的职务,派一个头脑简单、好大喜功的骑劫替代,结果连吃败仗,最后田单用火牛阵大破骑劫于即墨城下,燕军大败而退,齐军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全部失地。
杨坚宽宏大量,不计前嫌,重用苏威,为隋朝初期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燕惠王因小怨而弃大将,终至兵败,丧失了乐毅统兵时的大好形势和所得到的齐国土地。
历史上,还有一个“石勒不计前嫌”的故事,讲的是后赵国君石勒不“念旧恶”、不“弃新功”的事例:
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帝王石勒是一位抱负远大、勇猛果敢、胸襟开阔的人。早年,石勒在家乡从事农耕时,经常因争夺“沤麻池”的使用权,与距他家住地五里远的李阳发生多次斗殴,由于两人勇力不相上下,所以每次争斗都是不分胜负而两败俱伤,因此双方结下仇怨。石勒称赵王的第三年,邀请家乡有名望的老人和故友来都城相聚,出人意料的是,石勒同时邀请了他的“敌人”李阳。而李阳却因为过去与石勒争夺“沤麻池”的过节不敢应邀。
石勒知道后说:“当年年轻气盛,‘沤麻池’之争至今难忘,身处贫寒之时,能有如此冤家对头,也算是难得知己!李阳是个人才,今后必能成为我的得力助手,帮助我统一天下,我又怎会嫉恨报复他呢?”随后,连忙派人招来李阳,在举杯畅饮时,石勒笑着对李阳说:“我当年虽然遭你痛打,但你也没有少挨我的拳头。”
李阳对石勒的宽怀大度十分敬佩。从此之后,李阳成为石勒亲信,被封为参军都尉,在追随石勒吞并关中、歼灭汉赵、北伐代国的过程中屡立战功,为后赵成为当时北方的最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用人要注重他的品质和才能,不能因为双方之间的仇怨而心存芥蒂、弃而不用。
不念旧恶,不弃新功,一笑泯恩仇,这不仅体现执政者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同时也展现执政者的广阔胸襟和大局意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