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有什么历史人物(即墨历史上曾有几棵很出名的灵芝)

五代时期的后唐,虽然存在时间比较短暂,但对胶东历史颇有影响。胶东地区的大县莱阳,原名昌阳,据说正是为了避后唐皇室先祖李国昌的名讳,而改为莱阳。在后唐时期,胶东不仅地名出现调整,还曾有奇异之事记载于史书当中。这篇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主角是即墨历史上几棵很有名的灵芝。

时间回到一千多年前,在后唐时期的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九月,当时在位的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向大臣符习颁发了一道敕书,敕书写道:“符习累居藩翰,屡显政能,静以临人,宽而得众,抚俗已彰於惠爱,辅时又致於休徵。因得和气潜蒸,灵芝遽产,同九茎而表瑞,比三秀以呈祥。载阅奏陈,良深嘉叹。

即墨有什么历史人物(即墨历史上曾有几棵很出名的灵芝)(1)

(配图均为青岛即墨古城风光)

如果只看敕书本身,虽然能看出庄宗是在夸自己的臣子,但多少也有些云里雾里。结合其他史料的记载,才能了解这道敕书的背景。

符习是后唐的重臣,他以小校起家,逐渐升迁到节度使的高位。同光二年三月,他以沧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的身份,调任青州节度使。

青州节度使,在唐代为淄青节度使,淄博、青州以东的区域,当时均在其管辖范围之内,胶东地区亦属其中。符习调任青州节度使半年之后,其下属的莱州即墨县报上来一条喜讯,喜讯的内容就是当地发现两棵奇特的灵芝。

即墨有什么历史人物(即墨历史上曾有几棵很出名的灵芝)(2)

关于此事的经过,古籍《文献通考》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后唐同光二年九月,莱州奏:即墨县人李梦徵室内柱上生芝草两本。画图以进。

大意就是说,当时莱州即墨县有个人叫做李梦徵,他家中的柱子上突然长出了两棵灵芝(芝草)。古人讲究“天人感应”,认为灵芝无根而生,是上天降下的祥瑞之兆,于是层层上报。即墨县报到莱州,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说明,但莱州应该是报到了青州节度使符习那里,而符习又上奏朝廷。古代的条件有限,无法拍照,因此画成图画,一并呈上。

同光二年,正是李存勖踌躇满志的时刻,此前他已攻灭后梁,成为中原霸主,下一步准备伐蜀破吴,一统山河。在这个时候,出现上天的“祥瑞之兆”,他自然十分欣喜,虽然即墨县到青州比较遥远,符习上任时间也不长,但他还是把功劳归于这位臣子身上,在敕书中夸奖他在地方“政通人和”,于是灵芝应时而发。

即墨有什么历史人物(即墨历史上曾有几棵很出名的灵芝)(3)

在古代,所谓的“祥瑞之兆”屡见不鲜,大多带有奉承附会的意味。因此,很多帝王们对此见怪不坏,有的甚至下令不必奏报。而李存勖为此专门下一道敕书,显然不仅是为了灵芝,也是为了表示对大臣符习的优宠吧。这也间接使得即墨灵芝,在史书中留名。

可惜的是,奇特的灵芝,并没有给李存勖带来多少祥瑞,同光这一年号,仅仅持续四年,他就在兵变中身死。

即墨有什么历史人物(即墨历史上曾有几棵很出名的灵芝)(4)

在李存勖之后登上皇位的是后唐明宗李嗣源,他在位后期,使用的是“长兴”年号。而就在长兴三年,即墨县又上报了一条关于灵芝的喜讯。这次灵芝长在了一个叫做“王友”的人家中,这次的灵芝“一本三枝,色紫,叶茎一色,其表白,高尺馀”。不过,此时符习已经不在青州节度使任上。从史书记载来看,后唐明宗对此时有所反应,但并为见到具体诏书,似重视程度不如前者。

前已提及,古代的祥瑞之兆,其实更多是当时人的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对于后世来说,并无太深的意义。站在今天的视角上,灵芝的故事,对于即墨来说,文史价值可能主要在于对当时即墨姓氏的判断。

如今的即墨人,祖先大多相传是明初从四川或云南迁来。从灵芝的故事可以推断,即墨这支李姓和王姓,应该算是土著了,只不过从五代到明初,中间经历宋金元三朝,北方战乱频仍,不知道当年灵芝降生的这支李姓和王姓,是否有后人延续至今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