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方式垃圾分类(杭州这个小哥哥很厉害)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李俐

郑扬,是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长明寺巷社区的一名80后普通社工,也是社区的卫生委员。

垃圾分类是卫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奇葩方式垃圾分类(杭州这个小哥哥很厉害)(1)

自接手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郑扬主动请缨,成立垃圾分类巡逻指导队。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穿上绿马甲,带领巡查小组,把四个垃圾桶当“阵地”。

奇葩方式垃圾分类(杭州这个小哥哥很厉害)(2)

奇葩方式垃圾分类(杭州这个小哥哥很厉害)(3)

郑扬作为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天定时定点坚守在垃圾桶边,现场指导居民怎样正确投放。

此外,郑扬还利用休息时间收集一些生活方面的小窍门。比如,如何节水、节电、节气,各种家常菜的翻新做法,各种生活小常识等。这样一来,与居民们聊天的时候,就能当作话题,并以此来切入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奇葩方式垃圾分类(杭州这个小哥哥很厉害)(4)

一次,郑扬正在进行垃圾分类劝导,听到长庆里一位来扔垃圾的张大伯和邻居聊天。“老孙,我听说茄子有营养,可我只会蒸着吃,都吃腻了,现在我们家都没人愿意吃茄子了。”

郑扬马上接话。“张大伯,我昨天上抖音,看到有个视频是讲做茄子的,我一会儿发给您看看?”

“好呀!你这个小伙子,还知道怎么做菜。”

“您过奖了,茄子是好东西啊,连‘把儿’也有用,扔在绿色垃圾桶里,能制有机肥料!”

然后,又补一句:“记得垃圾袋可别丢进绿色桶哦,那东西不能做肥料。”

张大伯听后很开心。

“好的好的,我一定不会丢错的。”

奇葩方式垃圾分类(杭州这个小哥哥很厉害)(5)

就这样,郑扬一次次将那些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理论知识,用聊家常的方式让居民听进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