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咨询了两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家庭亲子•亲子关系】

作者:Bella

1 被抑郁困扰的尖子生

2018年,《解放日报》曾有一篇报道,讲述了20个抑郁的青少年和他们家庭的故事。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孩子都是重点中学的尖子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他们的人生,原本有着无限的美好可能。

可不知从哪一天起,他们变得焦虑、抑郁、烦躁、绝望、厌世,并出现了暴食、身体疼痛等症状。有的休学三年,有的在自己身上划下触目惊心的伤痕,有的曾经尝试自杀……

人生被按下了暂停键,父母陪着他们来到亲子共训营参加恢复治疗。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19岁的韩青,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可她却非常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她说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妈妈的安排下,哪怕是吃饭,妈妈也会让她吃下那些有营养但是她不喜欢的菜。然而患病之后,妈妈却不敢面对她,即使知道孩子需要自己,仍然常常对她采取冷暴力。

13岁的谭谈,跟着妈妈在美国长大,回国后就读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成绩保持在年级前二十,爱读书,擅长钢琴和歌剧,简直是同学眼中的完美女生。可她却觉得自己活得像一只提线木偶,表演着“优秀”,却没有自己的人生。提线的人正是她的妈妈。她说妈妈是名校博士后,踌躇满志却有很多遗憾,而自己就是妈妈消除遗憾的工具。

16岁的陈浸,发病时特别爱去超市的儿童玩具柜台,这片无忧无虑的小天地是他唯一的快乐记忆。上小学开始,爸爸就接管了他的教育。爸爸的嘴边只有一句:“考不上清华北大,就是社会渣滓。”中考前一个月,男孩终于崩溃了,他向母亲求救:“如果爸爸再看着我做数学题,我一个字也写不下去了……”

这里的孩子,不长的人生中都有着大段大段令人窒息的经历。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还有的孩子3岁时因为惹怒母亲被反锁在阳台,后来假装晕倒才被放出,童年时父亲常在公共场所把她打倒在地,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还有的孩子三四年级得过肿瘤,疼痛时跑去母亲教书的班级求救,但不知情的母亲从教室里搬出一把小凳子让她坐在那里。

训练营的指导老师梁辉是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看来,善待学生,敲打鞭策家长,才是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失的“救赎”方法。

营里的家长经常觉得梁辉“说话很直,有时让人消化不了”,可梁辉的话却让家长们沉默了:“你们所感受到我刻意释放的攻击性,或许仅是你孩子曾经承受的你的攻击性的 1/10。

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咨询了两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1)

2 鸡娃教育与“空心病”

有人说,90年往后的年轻人是最幸福的一代,家里的事情什么都不用操心,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只需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然而,事实可能恰恰相反,患有焦虑、抑郁的年轻人每年都在呈爆炸式增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名为《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提到,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家长们可能无法理解这一现象,觉得孩子什么都不用管,只负责听话变优秀,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吗?真的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了,又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北大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教授发表过一篇深刻的演讲,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自杀的问题。徐教授指出:“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这些特别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徐教授用一个很形象的词来概括这些症状——空心病。“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它看起来很像是抑郁症,也确实有抑郁症的种种表现,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若是去治疗,也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问题是,所有抑郁症的药物对“空心病”都没什么效果,即使症状得到了减轻,但那种“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去哪里”的窒息感,是无法被药物解决的。

说到底,“空心病”其实是一种价值的缺失。我们忙着取得外面的优秀,忙着让孩子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却忽略了里面的建设。然而,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些优秀用来做什么,就等于说,自己用尽生命追求的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咨询了两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

3 真正的“拼爹拼妈”

努力、上进、优秀……这些本都是好事,但如果把人生的目标、价值、意义,全部和外部条件的“优秀”联系在一起,那就把原本无限的、强大的生命塞进了一个狭小的盒子里。这样的生命无疑是脆弱的,这就等于告诉孩子:“只有足够优秀,才配好好生活。”

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了“优秀”那我是谁?如果我失败了,活着还有没有意义?那些成绩没有那么好的人,是不是一样值得被尊重、被珍惜、被关爱?

再回到“鸡娃教育”的问题上。

其实,父母“鸡娃”的出发点并不坏,习惯了鞭策和激励的一代人并不会想到过度鸡娃会有这样的影响。没有哪个父母在“鸡娃”的同时不是在“鸡”自己。拼财力、拼学历、拼资源、拼地位……自己苦一点没关系,节衣缩食也要把孩子送进自己能够到的最好的环境。

这一切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要有个前提,就是孩子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消受得起起这些丰富的资源。而不是说这些美好的东西堆积在一起,成了压垮孩子的金山银山。

教育确实是一件“拼爹拼妈”的事。一个人的成功也绝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努力,背后往往是一家人甚至几代人的付出。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拼爹拼妈”?

其实,真正的“拼爹拼妈”拼的并不是爸妈有的东西,而是爸妈本身。爸妈能给孩子的东西一定是有限的,无限的福气只能是永远向上的生命。

没有哪个父母会是完美的,但如果爸妈能过好自己的人生,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能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尊重孩子,不用自己的标准和希望去要求孩子,孩子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看到美好行为、美好结果的前提下,自然愿意去做出美好正确的选择。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不是地位,而是爱,是智慧,是教给孩子用心创造自己幸福的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