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提到两宋历史,人们往往会大谈特谈两宋、辽金,因为这些王朝的疆域相对辽阔,人口较多,影响更大。西夏呢,处于宋辽金之间,疆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比较落后,又对宋辽金称臣,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从时间来看,西夏是当时的政权之中存在最久的一个,其时间将近350年。

一,西夏的早期历史:为保持独立而奋斗

西夏的历史不是从元昊称帝开始计算,而是从夏州藩镇势力的出现开始计算。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拓跋氏,其民族长期活动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一带。唐朝前期,吐蕃强盛,占据了青海一带,一些党项部落请求内迁,唐朝将他们安置在河西一带;安史之乱后,吐蕃和党项常常联合扰边,于是唐朝将之迁徙到以夏州为重心的黄土高原北部地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西夏壁画

唐朝按照羁縻政策的惯例,以拓跋氏为夏州节度使,为拓跋氏的崛起创造了条件。880年,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出走。881年,夏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长安,助唐收复长安。随后,拓跋思恭被唐僖宗赐姓为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黄巢之乱后的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因而夏州已经成为了实际上存在的一大割据势力。881年,应当就是西夏开国的源头。

随后,中原进入了晋王李克用和梁王朱温争霸的战争,而夏国则保存实力,保持中立态度,并逐步兼并周边地区,其疆域覆盖夏、绥、银、宥、鄜五州之地。不过,由于夏国实力总体较弱,因而总是在名义上臣服于中原五代,以保全实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在五代初期,夏国就险些灭亡。908年,夏州节度使李思谏去世,夏国发生内乱。而李克用、李茂贞则趁机进攻夏州,夏州赶紧向朱温求救,后梁出兵,夏州之围才得以解除。此后,后梁又封新继承人李仁福为陇西王,这是拓跋氏封王的开端。

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李仁福又对后唐称臣,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和朔方王。933年,李仁福去世,其子李彝超即位。后唐想趁机消灭夏州,于是命令李彝超迁到延州。李仁福表示拒绝,并带领党项族人击败了后唐大军。此战为夏州之战,后唐由于战败,不得不承认拓跋氏在五州的统治地位。948年,夏国得到静州之地,这是难得的扩展。

北宋建立后,夏国按照惯例对宋称臣,980年,夏国主李继筠去世,国内再次发生内乱。982年,新夏主李继捧失势,带领其族投降于宋太宗。宋太宗大喜过望,认为统一夏州的机会来了,于是开始派遣官员去接收五州之地。然而,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表示反对,立马带领其族退守西北,和宋军打起了游击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第一次宋夏战争

在斗争中,李继迁选择和辽国结盟,被辽封为夏国王。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997年宋太宗去世,最终是宋朝失败。宋真宗即位后,选择和夏修好,停止了战争,册封李继迁为节度使。李继迁的这次反抗使得夏国继续保持独立局面。此后的夏国不断对北宋边境发动侵扰,对北宋造成了很大的边疆危机。

二,夹缝中生存:和辽宋的战争与和平

李继迁接受了北宋的册封后,却并未停止对北宋的进攻。1002年,李继迁攻陷了灵州这个西北重镇。接着,他将首都迁到灵州,改灵州为西平府。不久,他又出兵攻陷了西凉,向河西走廊开始了大规模扩张。正当李继迁踌躇满志的时候,青海的吐蕃部族在半路袭击了夏军,李继迁中箭身亡,他试图统一西北,然而入主中原的野心也就到此为止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1003年,李继迁之子李德明即位。李德明考虑到夏国实力不足,于是和宋朝讲和。1006年,宋夏达成了和平协议:宋朝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并每年送银万两、绢万匹、钱三万贯、茶二万斤。这次协议,是宋朝对西夏的第一次妥协。之后,西夏有了和平的发展环境,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东线和平,李德明就集中精力向河西发展,派遣太子李元昊攻陷了甘州、凉州等地,逐渐占据了整个河西走廊,垄断了丝绸之路。1016年,李德明准备称帝,并在兴州(银川)建设都城和宫殿。但是他还未实现称帝就去世了。1032年,李元昊在兴州即位;1038年,李元昊称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

西夏王陵

李元昊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他对党项族汉化的现象感到不满,力图恢复党项旧俗,并创造了西夏文字,但是西夏的官僚制度却依然是仿照唐宋而立。李元昊称帝引起了宋辽的不满,于是发生了宋夏战争和辽夏战争。李元昊不愧是军事奇才,他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中击败了宋军,又在河曲之战中击败了辽国10万军队。

长期和宋辽两大国交战对西夏产生了很大的消耗。1044年,宋夏再次议和,李元昊表示妥协,取消帝号,而宋朝也将赠送给西夏的岁赐增加到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有其他岁时赏赐,合计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此事史称“庆历和议”。1048年,李元昊被杀,辽兴宗立马带领大军围攻兴庆,西夏被迫再次对辽称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

李元昊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西夏并没有和宋辽并列的实力。但是西夏通过宋夏合议得到了大量的岁币,这是十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李元昊去世后,由于国王年幼,出现了后期专权的现象。1061年,夏毅宗亲政,又开始推动西夏的汉化事业。1067年,夏毅宗去世,梁太后掌权,内政混乱,又穷兵黩武,导致西夏陷入了危机。

梁氏专权期间,西夏和宋的关系恶化。北宋在此期间收复了河湟故地,开始对西夏发动了总攻。1098,小梁太后发动30万大军进攻平夏城,遭到惨败,出现出现了灭国的危机。还好在辽国的斡旋下,北宋才停止进攻。第二年,辽国派遣使者毒死了小梁太后,夏崇宗才得以亲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

夏崇宗亲政后,大力发展文治,提倡儒家文化,推动汉化改革,西夏逐渐进入了兴盛繁荣的阶段。然而此时的北宋正是宋徽宗时期,其边将向开边邀功,就不断对西夏发动了进攻。1121年,夏崇宗带领军队痛击宋军,逼迫北宋再次议和,这时候的北宋已经快要灭亡了。

三,从兴盛走向灭亡

1114年,金国建立,随后对辽国发动了疯狂的反击,辽国五京沦陷,灭亡在即。1124年,夏崇宗当机立断,和金国达成了和平协议:西夏对金国称臣纳贡,金国则将阴山以南的土地划给西夏。在金灭北宋的时候,西夏又趁机在西北扩张,占据河湟地区。

1139年,夏崇宗去世,夏仁宗即位。夏崇宗粉碎了国内的翻盘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使得西夏的教育、儒学、佛学发展到了顶峰。在外交上,他采取了联金和宋的政策,使得西夏总体保持和平。1146年,金国再次割让一些土地给西夏,西夏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

金朝时期的西夏版图

1193年,夏仁宗去世,之后的桓宗李纯佑继承了夏崇宗的事业,继续推动西夏发展。不过,这时候的蒙古已经兴起,开始入侵金国和西夏,两国的全面危机也即将到来了。1206年,桓宗去世,西夏的盛世结束。

1207年,成吉思汗开始第一次大规模进攻西夏。1209,蒙古大军团团围困银川,但是久攻不下。在僵持之际,天降大雨,黄河大涨,于是蒙古军引黄河之水灌银川。此时,金国想坐收渔翁之利,也拒绝支援。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夏被迫对蒙古称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

西夏服饰

随后,西夏开始对金国展开报复。但是长年累月对外征战,导致西夏疲惫不堪。1212年,蒙古西征花拉子模,西夏再也不愿意随同征战了。于是成吉思汗又带领大军围攻银川,西夏被迫投降。此后,西夏又开始采取联金抗蒙的政策,但是金国觉得西夏反复无常,不仅不联合,反而出兵进攻西夏。于是,西夏又想联合南宋共同对付金国。随后两国出兵进攻金国,但是被金国击败,损失惨重。

1221年,蒙古大将木华黎又带领大军进入西夏,想借西夏之路进攻金国。西夏不敢有半点怨言。西夏经过多年战争,再也消耗不起了,到处都是荒芜的田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人民。但是没有办法,蒙古像饿狼一样一次次对西夏发动进攻,西夏还是必须得联合金国。1225年,夏金终于实现结盟,但是为时已晚。

1226年到1227年,成吉思汗两次率领大军进攻西夏,最终到1227年的七月,西夏灭亡。

结语

从881年到1227年,西夏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346年,已经相当不错。在前期,西夏为了五代、辽宋等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下去,在艰苦的环境中斗争,最终获得安身立命的条件。到了后期,西夏长期和金国结盟,没有战争的干扰,很快进入了盛世。就在盛世,党项族的战斗力迅速下降,最终在蒙古骑兵的入侵夏不堪一击。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用在西夏的历史上是非常恰当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