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经济学(读书经济学十七)

2、 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的第一个台阶是消遣式阅读许多人喜欢阅读通俗小说,这是一种消遣模式,是阅读的入门级的水平只读通俗小说,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心智水平不会有太多的提升,不过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阅读通俗小说,是阅读的舒适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新书 经济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新书 经济学(读书经济学十七)

新书 经济学

2、 阅读水平的提高

阅读的第一个台阶是消遣式阅读。许多人喜欢阅读通俗小说,这是一种消遣模式,是阅读的入门级的水平。只读通俗小说,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心智水平不会有太多的提升,不过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阅读通俗小说,是阅读的舒适区。

阅读的第二个台阶是经典文学,经典文学不会像通俗书籍那么易读,经典文学书的阅读,可以提高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让我们心智得到提升。

阅读的第三个台阶就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关于思维,最重要的是科学思维,这是我们阅读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曾在1993至2013年期间任耶鲁大学校长的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从他的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中国有一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同样的道理,即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授人以鱼,能记住老师教的内容就能得分。这但考试过后,考前死记硬背的知识,多半都会被忘光。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也可以作为“自由教育”,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和远大的志向。”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有社会责任感,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为社会和谐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教育的根本是要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因为人的人生发展,取决于思维方式。通过教育,我们要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

大多数人对世界的理解,除了好就是坏坏,除了对就是错,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部否定。而现实的世界是非常复杂多彩的,我们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准确反映世界。人们习惯于按自己的经验,或者按大家都认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这就是从众心理。人的大脑按习惯判断事物,虽然节省了时间,但却往往无法发现事物的真相。

当代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个国家的国民科学素养,对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基本科学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知识,包括对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基本的了解程度;(2)对科学方法的基本的了解程度;(3)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要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必须要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思考,快与慢》、《学会提问》、《影响力》、《思维的版图》、《清醒思考的艺术》,这五本关于思维的书籍,很值得一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中国从五四时期就在呼喊科学与民主,而直到如今,全民的科学素养还是不够高。中国从90年代开始参与国际公众科学素养的测评,国民科学素养水平从2003年的1.4%,到2015年6.20%,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正在不断的提升之中。当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离发达国家有二十年左右的差距。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低,某种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中小学教师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考试上,而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面的教育。

美国国民科学素养在2005年就达到了28%。美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在全球首屈一指,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要求所有专业,包括文科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学习一年的科学课程才能授予学士学位。这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做法。

我国已经有1亿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占总人口(约13.6亿)的比例约7%;还有大量接受过初中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口,但居然只有6.2%的人具有科学素质,没有科学的“通识教育”,大大影响了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教育的核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科学素养必须从培养独立思考开始,质疑和探究是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而中国的教育,把重点放在记忆上,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科学家必须是健康的怀疑论者。一个主张是否科学,取决于它是否被众多严密的证据支持,在科学研究上,不能有任何的弄虚作假。科学方法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交流。科学研究的结果必须要接受其他对此研究感兴趣的人的监督、审查。包括发表文章,公开想法和思路。科学精神需要具有开放型思想,要能够去质疑,并且接受别人的质疑。科学本身是具有自我纠错能力的,当我们获取了新的认知后,就必须改变或者抛弃原本错误的想法。

科学进步,离不开对权威的质疑,这在历史上有许多例子:伽利略从著名的斜塔落球实验中,发现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对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哥白尼质疑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创立起日心学说。17世纪下半叶,世界的科学权威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而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对此加以质疑,他认为微粒说不能解释更复杂的绕射、干涉等现象,提出了以太波的看法,惠更斯不随大流,不迷信权威,到19世纪初,波动说终于战胜了微粒说。但这并没有结束人类对光的探索,后来,菲涅尔对惠更斯的光学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创立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完成了光的波动说的完整理论。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历史上弄虚作假者最后都会栽跟头。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印度籍迪帕克·达斯教授在短时间内发表了大量关于白藜芦醇功效的科研成果和论文。这些论文中,他指出白藜芦醇不仅能预防心脏病、老年痴呆、肿瘤等慢性病,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使人长寿。

达斯教授的这些振奋人心的结果,让他声名鹊起。在媒体的宣传下,白藜芦醇成为了神药,市面上关于白藜芦醇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达斯教授风光了许多年,不过到了2012年,有一项调查显示,白藜芦醇的重要研究者迪帕克·达斯的论文中至少有145处篡改和伪造数据。结果导致他曾发表过的20篇以上的论文被撤稿,科研经费被追回,他本人也被康奈尔大学开除了。达斯教授在出事后一年就去世了,享年67岁。

小节:

读书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之一,投入产生比特别高,让我们终生受惠。读书有复利效应,受惠的不仅仅是一代人,而是能让子孙都能到长期持久的回报。读书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具有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思维方式的改变,改变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年1月3日

2、 LinkedIn;中外学术情报

2、新观察第315期《我们为什么不爱阅读了》

3、《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国家旅游局 2013年

4、新京报2013年04月19日

5、Hai Fang, Karen N. Eggleston, John A. Rizzo, Scott Rozelle, RichardJ. Zeckhauser.

6、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1986 CompulsoryEducation Law.

7、2016 PayScale College ROI Report Shows How Household Income AffectsEarnings After Graduation. from Payscale.com

8、Brad Hershbein.A college degree is worth less if you are raisedpoor. from Brookings. February 19, 2016

9、Victor Luckerson. The Myth of the Four-Year CollegeDegree. from TIME. Jan. 10, 2013

10、Is college worth it? from The Ecnomist. Apr 5th 2014

11、Mikhail Zinshteyn. The Growing College-Degree Wealth Gap. from The Atlantic. Apr 25, 2016

12、Derek Thompson. Which College—and Which Major—Will Make You Richest?from The Atlantic.. Mar 26, 2014

13、Jaison R. Abel and Richard Deit. Do the Benefits of College StillOutweigh the Costs? from Fed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Current Issue. 2014

14、George Psacharopoulos. 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 GlobalUpdate. World Developmenf, Vol. 22, No 9, pp. 132.5-l 343, 1994

15、陈江生,王彩绒,家庭背景因素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3月

16、中国青年报2018年1月15日

17、《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

18、《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4)》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4年8月21日

19、《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7年4月18日

20、《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应届毕业生网 2017年12月4日

21、《国内外大学生阅读情况比较及高校图书馆阅读教育与推广的反思》季亚娟王醒宇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

22、《格局》何权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3、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第2版)[美]安妮特·拉鲁 著,宋爽、张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4、《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全文》科技部网站2016年4月21日发布

25、“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 新华网 . 2016-01-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