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

随着Intel 100系主板的推出,越来越多的电脑已经通过第三方芯片提供了对USB3.1接口的支持,与USB3.1同时期问世的Type C接口由于可以正反随意插也得到了快速普及。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1)

USB3.1的10Gbps带宽相比USB3.0的5Gbps得到了翻倍提升,不过现在的问题是SATA 3.0接口带宽仍停留在600MB/s基础上,当USB3.1遇上SSD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起来看测试: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2)

本次测试选择的USB 3.1 Type C接口移动硬盘盒使用了VIA Labs的VLI 760桥接芯片,原生支持Type C接口的正反随意插拔。SSD选择的是东芝Q300 240G,属于原厂固态硬盘当中的高性价比型号。现在有不少打着USB3.1旗号的移动硬盘盒其实是USB3.0芯片的,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与卖家确认好硬盘盒可以支持10Gbps传输,这才是USB3.1与USB3.0的真正差别,USB3.0只能支持到5Gbps。

可能是考虑到当前配备Type C接口的电脑还不是很多,这块USB3.1 Type C移动硬盘盒提供的是一条Type A对Type C的数据线缆,Type C一端用于连接硬盘盒。Type C只是一个物理接口规格,与性能无关,只是连接易用性上做出了升级。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3)

正反随意插的接口最早出现在苹果iPhone上,不过Type C接口和苹果的Lightning完全不同,他们的共同点只有正反通吃随意插拔这一点。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4)

将东芝Q300固态硬盘装入USB 3.1 Type C移动硬盘盒。整个硬盘盒的体积可以轻松塞入裤袋。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5)

使用CrystalDiskInfo依然能够透过硬盘盒直接查到SSD的SMART健康度信息。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6)

对比USB3.0与USB3.1接口下的带宽:USB3.1接口能完整发挥SSD的性能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7)

当然USB3.1硬盘盒也非万能,相比直接连接到电脑上,硬盘盒还是会对随机读写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持续读写性能的影响则比较小: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8)

一个好的硬盘盒应该支持Trim指令的透传,这样内部的SSD就不会出现长期使用后掉速的情况:使用Trimchecker这款小软件间隔运行两次,如果能看到一串零00 00 00 00…则表示Trim正常工作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9)

除了拷贝数据之外,移动固态硬盘还可以制作Windows To Go系统盘,将整个软件系统和个人数据一并随身携带。

识别usb3.0移动硬盘(拒绝忽悠USB3.1Type)(10)

当前市面上的USB3.1 Type C硬盘盒有很多是USB3.0的盒子伪装而来,这是因为厂商钻了一个漏洞:按照USB标准化组织的定义,USB3.0也可以称之为USB3.1 Gen1,而真正的USB3.1的全名是USB3.1 Gen2;Type C接口只是一个物理外观规格,它和速率无关,不仅可以用在USB3.1上,甚至连USB2.0也可以使用Type C接口。

总结一下,决定USB3.1速率的不是接口外观,而是内部芯片,只是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获取硬盘盒芯片信息的渠道有限,为了避免商家文字游戏的影响,购买之前确认好10Gbps数据传输率将成为日后维权的主要依据:如果装上SSD后持续读取仅能达到440MB/s左右那就是受骗买到USB3.0盒子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