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提出闭关锁国(乾隆二十二年闭关锁国)
乾隆年间,清朝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下广州允许与外界通商,这就是“一口通商”政策。
该政策被视为闭关锁国的起点,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时代的元凶之一。有的人认为“闭关锁国”是愚昧落后的象征,清廷自视甚高、傲慢无知,把自己置身于世界发展之外。
乾隆皇帝真的是出于无知和愚昧,想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吗?
实际上,乾隆二十二年(1757)颁布“一口通商”的政策是有其时代背景的考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从之前的“四口通商”到“一口通商”并不是单纯的“闭关”与“开放”,清朝的海关政策是逐步形成的,其中的原因让笔者细细道来。
清朝前期政权内忧外患,以郑成功、白莲教为首的各路明朝残余势力矢志反清复明,大量反清组织在民间活跃。其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并以台湾为根据地在东海沿海继续与清朝抗争,并控制了东海的制海权,严重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为了给国内营造一个安稳发展的环境,顺治十二年(1655),清廷应闽浙总督屯泰的请求,颁布了“禁海令”,严禁商用民用船只私自出海。
之后,清政府甚至还三次颁布“迁界令”,下令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居民向内迁30到50里。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遗弃,渔船商船一律禁止出海,防止与郑成功私通。这次的海禁虽然是出于稳固政权、以军事防御为目的的战时策略,但还是严重影响了与外界的贸易。不过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成功投降,台湾收复,第二年清廷就解除了为期29年的海禁。康熙二十三年(1684),粤、闽、浙、江四海关设立,开启了开海贸易时期。
其实对海上贸易开放对国计民生的好处,清廷是心知肚明的。康熙和其智囊团关于是否开海曾经有过讨论,结论是开海贸易对闽、粤地区的百姓都有益,能促进钱财货物流通,而且出海贸易收点薄税就能补贴二省军饷,增加财政收入,乃国泰民康的双赢之道。这次的“四口通商”政策为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奠定了之后“康乾盛世”的基础。
解除海禁后,西方商人纷至沓来,外贸高速发展,盛极一时。在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十八世纪中叶已经开始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开始海外贸易扩张,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的商人一直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同时西方殖民主义者也经常以通商为借口派遣船只刺探中国的国情,这引起了清政府的警惕。
再加上当时发生了一系列反华事件,乾隆五年(1740),荷兰殖民者在爪哇大肆屠杀华人,掠夺华人财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红溪惨案”。乾隆南巡时还发现,往来于江浙一带的外国商船基本都携带武器,他担心宁波也会像澳门一样难于管理洋人,造成恶性事件。于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决定关闭漳州、宁波、云台三个关口,只留下广州用于通商。
这一决定让当时赚得盘满钵满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十分不甘,他们想方设法让翻译洪任辉行贿了天津的直隶总督去告御状,妄图通过诬告广州海关的官员贪污,让清政府改变外贸政策。可是乾隆一直对外商高度警惕,怀疑他“外借递呈之名,阴为试探之计”,直接将洪任辉驱逐出境。经此一事,为了更好地管理外商,清政府还出台了《防夷五事》,对外商的活动范围、停留时限、言行举止等都做了相关规定。
至此,一口通商制度已经日趋成熟,标志着清朝的海关政策已经逐步法制化。不过,一口通商主要限制的是英国和荷兰等国,中国商人和南洋欧洲国家仍然可以在其余三口进行贸易。当时西方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转运贸易模式下,西方商人靠着倒卖中国商品赚取差价,这种倒卖实际上并不能让中国获益。因此18世纪的“一口通商”起到的积极作用比较大,避免了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保护了国民经济。
可是随着19世纪初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产业资本阶段,工业化大生产让他们有大量的商品需要倾销,而这时候的中国正经历“嘉道咸中衰”,开始走下坡路了。西方与中国的贸易模式发展成向中国输出廉价工业品牟利,把中国变成了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材料产地,极大打压了民族工商业。
虽然“一口通商”的初衷是为了规范化管理外商,维护中国社会经济稳定性,并不是单纯愚昧的“闭关锁国”。但是该制度造成了中国社会与世界的隔绝,社会发展因此停滞不前。
越是被围堵,越要打开通往世界的通道。这已经是我们的共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