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

在我们中华民族所流传下来的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中,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当中,观音菩萨更是贯穿整个取经过程的引导者与见证人。

最终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得偿所愿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求取真经的取经师徒几人功德圆满,位列仙班,都被荣耀加封为佛。

同样在取经路上起到引导与指点及帮助作用的观音菩萨却不曾得到嘉奖与进封,其实不屑于成佛的观音菩萨还有一个身份,饶是如来也得称其一声“尊者”。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1)

位列八大菩萨之一

根据《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记载,通俗意义上我们所说的菩萨即为“八大菩萨”,在我国的佛教文化中所常讲的“四大菩萨”便是前面所提到的八大菩萨中的四位法力高深者。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便是观音菩萨,我国历代人民对于观音菩萨的信仰与崇拜已经深深刻入文化传统当中。

无论是科技不发达导致人们将观音菩萨当作苦难人生的唯一希望的古代,还是科技先进、人民思想开化的现代,对观音菩萨的信仰都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心中的一种寄托美好希望与对未来无限憧憬的信仰所在。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2)

即便是不倡导人民盲目封建迷信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在考试、搬迁等人生大事发生前以及某些信佛家庭在逢年过节时去拜拜观音菩萨,以祈求好运。

实际上,在坚信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现代人心目中,拜观音菩萨无非是正式开始前对自己的一种加油打气的鼓励方式罢了。

菩萨虽都有普渡众生之意,但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这四大菩萨分别代表和侧重的方向有所不同;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其中: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3)

所以一般人们祈求好运度过人生的苦难时刻便会祈求慈悲为怀的观世音菩萨,在为家中学龄后辈祈祷学业有成时,便会主要倾向于掌管智慧力量的文殊菩萨。

取经重任的引导者

观音菩萨除了在我国佛教文化传统中占有不容小觑的一席之地外,在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当中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路人的角色,在小说乃至衍生的影视作品中观音菩萨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首先,作为取经组的发起人,唐僧前世原为如来佛祖座下弟子金蝉子,因为轻慢佛法而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磨练的唐僧的任务便是从东土大唐中原地界出发,前往西天取经。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4)

被贬下界的唐僧是没有保留前世的记忆的,正是受了观音菩萨的指点才决定跋山涉水取得真经,最终得以修成正果,重新回归自己的佛位。

可见,观音菩萨在取经这件事最开始的时候就起到了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没有观音菩萨的点拨,取经之事不一定能够顺利开启。

自然,观音菩萨指点转世为人的金蝉子前往西天取经也并非独立的个人意愿,而是受到了如来佛祖的授意;如来佛祖在弟子金蝉子下界受罚即将达到期限的时候,想要使弟子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前往西天取经将功折罪。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5)

但如来佛祖也知道转世为人的金蝉子如今只是肉体凡胎,要长途跋涉抵达西天自是难上加难,期间路途遥远且凶险难料,便想要在座下弟子之中挑选出一人在暗中为其保驾护航,其最佳人选便是观世音菩萨。

如来佛祖先是问座下弟子:“谁愿意走一遭?”静默一会儿时间之后,观音菩萨应声而出。佛祖欣慰慈祥地对观音菩萨说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从各类佛学文化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得,观音菩萨从位列上来看虽然略低如来一头,但是她的身份地位却很是不俗,不然也不会成为能够使如来佛祖放心委以重任的人选了。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6)

那么,观音菩萨究竟是何来历?不仅能够使得如来佛祖称得一声“尊者”,还在佛祖座下满是佛陀与罗汉中独树一帜,只做菩萨而不屑成佛,这其中大有文章。

观音菩萨的另外一层身份

看过原著后我们都知道,在收服小白龙前夕,观音菩萨前去度化白龙帮助唐僧师徒顺利西行的时候,还曾遭到孙悟空的埋怨,猴子向菩萨发泄不满道:“你这个七佛之师,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儿害我。”

此语虽是一句猴子痴闹耍混地玩笑话,但作者吴承恩也从一个侧面隐晦地表明了观音菩萨在自己心中的另外一个身份,即“七佛之师”。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7)

那么,何为“七佛之师”呢?顾名思义,即是指观音菩萨被尊为众佛的师父。师者尊也,继而便可以理解为观音菩萨在此的地位凌驾于佛之上,是众佛的先祖,地位至尊;此处大有身未成佛,心早已成佛的意思。

有“七佛之师”的释意在先,再去回想当时如来佛祖将观音菩萨称作的“尊者”便不难理解了,身为七世佛的师尊的观音菩萨也完全当得起这一称呼了。

虽然除去吴承恩的这一说法外,对于观音菩萨究竟是不是“七佛之师”的说法真伪至今存疑,但对此的种种看法可谓是众说纷纭,也有“七佛之师”应当是文殊菩萨一说。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8)

但无论如何,观音菩萨无畏成佛的“尊者”地位是古往今来无人可撼动的了的,慈悲为怀的观世音菩萨的光辉形象更是流传千年,经久不衰,观音菩萨已经成为了国人佛教文化的一种信仰标杆。

心中有佛、常怀慈悲之心的观世音菩萨并非不屑于成佛,而是感怀俗世悲苦应广大信徒的希望永远以一颗悲悯之心普渡众生,身虽不是佛但早已遁入佛世。

观音的真正容貌: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9)

观音菩萨在许多民间说法中其实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七佛之师”,身为七世佛祖的师尊的观音菩萨甚至就连如来也得称其一声“尊者”,到观音菩萨的境界时男女、佛菩的外表早已不再重要,此处无佛胜有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