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苏麻喇姑的地位(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的历史真面目是什么样的)

相比于一些电视剧的虚构,电视剧《康熙王朝》可以说能够当一部历史来授课了。不过,里面的人物和内容难免带有个人虚构的成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作为一部历史剧,带有传承中国历史的职责,所以戏剧和假设的含量太多,容易误导观众。 《康熙王朝》放映后,大受好评,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它含有很大的正史成分,也能当做正史我非常喜欢这部气势恢宏的历史剧,源于我喜欢清史,不满足与电视剧的表面,更加热衷于对于历史的深入研究,因此对于清朝的历史有着自己的了解和认知。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的地位(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的历史真面目是什么样的)(1)

对于《康熙王朝》里的改写和杜撰可以理解,例如多尔衮取了庄妃,顺治为情出家。这两桩清初的疑案,用来增加电视剧的神秘感,尤其里面的一个重要人物------苏麻喇姑,有关她的改写就是无稽之谈,或许是因为作者想加大原著的看点,却使酥麻辣菇变成了三角恋的受害者,这样做不仅对康熙的名声有损,还破坏了这位令人尊重和佩服的女性的名誉!在此,我想为酥麻辣菇平反,让读者了解历史上真正的酥麻辣菇,了解这位平凡、朴素、伟大的女性!

在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牧民家庭里,诞生了苏麻喇姑。她从小聪慧,有这沉鱼落雁之貌,故被贝勒府的二女儿看上,做了她的贴身丫鬟。天命十年,本木泰出嫁,苏麻喇姑也跟随公主,嫁到盛京。公元1644年,清军灭掉明朝,她又随孝庄到达北京。自从苏麻喇姑当了侍女,学习了不少本领。

她既能说一口流利的蒙语,也掌握了汉语、满语,特别是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博得后宫所有人的赞扬。因而,孝庄命她教康熙帝学习满文。不仅如此,苏麻喇姑因为出生在草原,经历的塞外生活,使她练就了了得的骑马功夫。在清朝,骑马是最好的出行方式,故而,每次为孝庄办事,她都是骑马出行。

苏麻喇姑和孝庄文皇后关系甚好,特别是在皇太极驾崩后,文皇后非常孤单,需要一位知音相陪。苏麻喇姑一直孤身一人,年纪又和文皇后相仿,故两人不仅是主仆关系,私底下情同姐妹。苏麻喇姑的地位在宫中很高,文皇后尊称她为“格格”;顺治皇帝和她平起平坐,康熙则称她为“额娘”;康熙的皇子们,则尊称她为“祖母”。而苏麻喇姑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得意忘形,始终毕恭毕敬,谨慎小心,自称为“奴才”,把康熙当做神明一样来供奉。

孝庄文皇后病逝后,无疑对苏麻喇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使她变的孤独、寂寞、悲哀。为了减轻她的痛苦,康熙帝把只有3岁的十二皇子允陶交给苏麻喇姑抚养。在苏麻喇姑的悉心照料之下,十二皇子健康的成长,早就了一番成就。

在康熙末年,众多皇子争宠,允陶保持中立。雍正当上皇帝后,封他为郡王。到了乾隆期间,授为议政大臣。允陶一生的成就离不开苏麻喇姑的功劳,因此他们的感情明显比其他皇子的感情要深。允陶长大后,苏麻喇姑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的地位(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的历史真面目是什么样的)(2)

苏麻喇姑一辈子,她信奉神明,在晚年生活中诵经念佛是最重要的事情,她有两个癖好--不洗澡和不吃药。不洗澡可能源于苏麻喇姑,生长的环境,大草原上缺水,故而惜水如金。而不吃药原因可能因为她的出身家庭,苏麻喇姑出身时家庭条件很差,蒙古部落贫穷落后,没有充足的医药储备,大部分的穷苦人生病了只会祷告神明。生病的时候只会任务自己受到了上天的惩罚,只有听天命了,这种思想在苏麻喇姑的心里根深蒂固。

苏麻喇姑逝于公元1705年10月24日,为了报答她抚养皇子和“手教国书,赖其训迪”的恩情,康熙帝以嫔礼葬于孝庄文皇后西陵东侧,死后让她俩长情久伴。如今,苏麻喇姑园寝只剩两座宝顶,其他建筑已荡然无存,每年都会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怀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