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梳女最多的地方(昔日艰辛自梳头)

“自梳女”是指女性把头发像已婚妇女一样盘起,以示终生不嫁的女子。“自梳女”产生于清朝后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独有的特殊群体。目前,在小谷围街南亭村还生活有10多名“自梳女”,她们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均已八十岁以上高龄,有的已近百岁,多为独居孤寡长者。

日前,记者专门来到小谷围街南亭村,采访了自梳女丽姐。

广东省自梳女最多的地方(昔日艰辛自梳头)(1)

丽姐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

90多岁的丽姐姓关,街坊习惯性称呼她丽姐。丽姐独自一人居住在南亭村西社大街一间平房里,别看她已90岁高龄,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在南亭码头一间大榕树,丽姐背对着珠江口的那块“梳起石”(因不少自梳女在这块石头上自梳而得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自梳的故事。

丽姐告诉记者,自己选择自梳,是为了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丽姐说,那时候日子过得艰难,家里兄弟姐妹多,吃饭都成问题。自己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耕种,赚工分,为了照顾家庭,20来岁时,她在姑姑的陪同下,搭乘码头边的一艘小船上到江心中那块梳起石上,自己盘起发髻,终身不嫁。

广东省自梳女最多的地方(昔日艰辛自梳头)(2)

丽姐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

谈到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选择做“自梳女”。丽姐笑道,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每个月都有3000多块钱的退休金。当时,如果有这么好的生活就不梳起了。

丽姐表示,自己现在已经快百岁了,剩下的日子会好好享受生活。

丽姐告诉记者,在南亭村,像她这样的自梳女有好几十个,现在还健在的有10多个,大家现在过得都挺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自梳女”像丽姐一样,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乐观和满意。

记者认为,在丽姐她们这些“自梳女”的背后,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包括她们的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不向命运低头的品质,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来源:番禺融媒记者袁辉 杨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