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对恐龙灭绝存在的两种说法(科学家又开脑洞了)

科学界对恐龙灭绝存在的两种说法(科学家又开脑洞了)(1)

人们聚集在柏林博物馆的霸王龙化石周围。

摄影:GERHARD WESTRICH, LAIF/REDUX

撰文:Brian Switek

本月早些时候,一个国际团队开始在墨西哥湾沿岸的地表“巨疤”中进行挖掘。这个177公里宽的巨大凹坑是6600万年前被一块陨石撞击所形成。

尽管这次宇宙级的“撞车”没能被列入地球史上五大撞击事件之内,但它在我们的想象力中仍占有一席特殊的位置。因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被夷为平地时的大灭绝导致了恐龙时代的完结。

虽然这次巨型撞击很可能是古代生物灭绝惨案的元凶,但仍不太确定陨石撞击是如何导致大范围死亡和破坏。古生物学家就这次撞击的各方面生态后果进行了争论,包括肆虐燃烧的野火和大气中阳光无法穿透的尘埃云。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的物种灭绝于那样的环境冲击,而有的物种却幸存了下来?这些问题仍旧存有争议。

那正是陨石坑钻探团队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弄清楚世界上“最可怕的蜥蜴”究竟遭遇过什么这件事上,如今只是其漫长研究史上的最新进展而已。

从白内障到毛毛虫泛滥

当人们在19世纪早期初次发现并描述恐龙化石时,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又一群逐渐消失在时间长河中的动物而已。古往今来,诸多物种不断演化,或生存或灭绝。

到了1920年代,已经有足够多的恐龙化石出土,科学家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这种动物彻底消失。正如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学家Michael Benton所记载的,当时的科学文献中发表了大量探寻恐龙灭亡理论的论文。

对恐龙的兴趣并非全都来自学术界。这是一个涌现出对大灾难各种疯狂猜想的时期,似乎每个人都对恐龙的死亡有着自己的奇思妙想。

早期观点认为,恐龙花了太多精力去长大个儿,还有它们的棘刺,从而导致它们没力气去适应气候变化,或是全球环境的其他变动。其他人则认为,恐龙和其他成为化石的物种有着被设定好的寿命,这种“种族衰老”会让它们在预定的时间从物种演化的舞台上谢幕。

牵强附会的想法可不止这一种。此外还有椎间盘突出、激素失控、性欲过低、疾病、白内障甚至还有恐龙的智障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1962年,一位昆虫学家甚至提出,古代地球上毛毛虫泛滥成灾,它们吃掉了太多的植物,以至于恐龙没得可吃。由此产生的生态灾难导致成群的蝴蝶从被饿死的三角龙尸体上飞舞而过。对于毛毛虫会让天空或海洋中的生物灭绝这种想法,大家可别当真。

来自太空的金属

然而,谜团并不仅限于恐龙身上。古生物学家在1970年代已经发现,曾发生过一次影响了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的真实而又神秘的事件。据估计,从天上的翼龙到海里的菊石,已知化石物种的死亡率高达75%。在那段时期内,古代鸟类、蜥蜴和哺乳动物的数量也曾严重减少。

尽管有着越来越多的证据,但对于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动荡却没人有任何确凿而严肃的观点。

到了1980年,地质学家Walter Alvarez及其同事提出了迥然不同的想法。白垩纪时期的岩层中富含铱元素,这种金属在地壳中很罕见,但在陨石和小行星中则要常见得多。恐龙和其他生命有可能是被来自太空中的撞击所杀死的吗?

虽然这一观点引发了长达多年的争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了最流行的恐龙灭绝理论。1991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为它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其后的研究只是进一步将目标明确为古代小行星。2010年,一个由41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体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意见书,断言这次撞击是引发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的最重要因素。

寻找大灭绝的导火索

争论并没有就此停止。即便是现在,仍有少数专家认为,印度大规模火山爆发、海平面变化或其他原因才是引发大灭绝事件的更重要诱因。

就更不用说关于恐龙本身的各种争论了。就在这周,Benton及其同事发表文章称,恐龙数量早在陨石撞击发生的2400万年前就已经在减少了,这使它们极为脆弱,无法重振旗鼓。这与早期研究的结果相悖——人们原本认为恐龙在撞击发生之前还活得好好的。也就意味着,为什么除了鸟类之外的所有恐龙会灭绝,我们对此仍有未知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恐龙遭遇大劫时的情形,这次的新钻探项目旨在从现在到六月份期间,从陨石坑的各个岩层提取岩芯。除了提供关于陨石坑如何形成的地质细节之外,研究人员还希望能搜集到引发全面环境变化的诱因信息,以及度过最糟糕的情形后,生物界是如何复苏的。

可以肯定的是,希克苏鲁伯陨石坑隐藏着死亡的秘密,但它也可能让我们得以赞叹生命适应力的顽强。

(译者:红心之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