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设想与现实距离有多远(元宇宙到底要干什么)
近年来,游戏撬动资本、互联网引爆愿景,元宇宙随之声名鹊起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到底要干什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元宇宙的设想与现实距离有多远?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元宇宙的设想与现实距离有多远
近年来,游戏撬动资本、互联网引爆愿景,元宇宙随之声名鹊起。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到底要干什么?
按照主流观点,元宇宙是再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以及一个或多个与人类真身相对应的数字分身,使人类在虚实世界中自由穿梭、在原身和分身之间自由切换,并从事与现实世界相关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
根据构想,元宇宙的核心技术是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和区块链。扩展现实为人类提供基于六味感知的沉浸式体验,数字孪生把现实中的实体装备镜像映射到虚拟空间,区块链搭建虚拟世界的经济体系。除此之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网络通信等都是元宇宙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事实上,在元宇宙出现之前,其底层技术已经分散在各个领域、应用于各个行业,并按照自己的逻辑规律发展。目前,许多技术依然面临发展瓶颈。
比如,在扩展现实领域,还存在视角窄、跟踪弱、反馈迟、眩晕不适、画面撕裂、内容同质等现象,面临显示、交互、计算、网络、软件和应用环境等技术瓶颈;在数字孪生领域,实时获取物理实体多维度数据、验证数字模型与物理实体的一致性、实现海量大数据和异常小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平台实时交互存在困难……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元宇宙发展。
进一步而言,关于元宇宙的研究大致停留在就事论事、大而化之和故作玄虚、似是而非的探讨中。哲学社会科学家、自然工程科学家特别是战略科学家,理应站在抢占科技话语权的高度上,对元宇宙进行系统思考与前瞻性谋划,抢先一步、想深一层,积极发出清晰、独立、理性的声音。
特别是,有必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元宇宙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包括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向上向善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去引导、规制元宇宙发展。
用“中国话语”定义元宇宙,要充分考量科技的“双刃剑”作用,做到未雨绸缪、趋利避害。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聚集到正确轨道;另一方面,构建先发优势、主导规则制定、建立自主话语知识体系。
进一步来看,用“中国话语”定义元宇宙与应用元宇宙技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互为因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的丰富文物、古代典籍和文化遗产,成为构建元宇宙的文化给养、核心要素和内容源泉。反过来,元宇宙技术又成为具象、活化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中国价值、构筑中国精神的重要手段。
汉语“元”的基本语义为头、首位、开端,引申为根源、根本。“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还代表新生事物、最初想法。“元”在《周易》中为乾卦之首,指代春天,是“众善之长”和生机、美好的象征。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汉语对“宇宙”的解释简明扼要,又充满想象空间。从古代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嫦娥奔月、夸父追日、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到如今“神舟”“玉兔”“祝融”“天和”“天问”“天宫”等深空探测的理想变为现实,中国人对宇宙的仰望、遐想和探索从未止步。
想象力、创造力是元宇宙的内核。用户原创内容,被称为从互联网过渡到元宇宙的桥梁。但元宇宙的内容创造显然不应该是参与者天马行空的主观臆想,而要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体现文脉传承、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规律。
由此可以说,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是元宇宙内容创造的根和魂。元宇宙的内容创造要立足传统、高于传统,立足现实、高于现实。
近年来,基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上,全国各地从技术应用、形式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不断“活”起来,既丰富了历史认知、增进了文化认同,也给元宇宙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展示舞台。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红色经典大众化与推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才唤)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吴才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