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

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1)

National Cultivation Plan for Qualified Cellists

“大提琴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项目

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2)

12月27日晚,在中华世纪坛小剧场音乐厅,一场由国家艺术基金“大提琴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项目举办的中国当代优秀大提琴作品音乐会圆满落幕。本场音乐会选取方岽清、代博两位当代优秀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专辑《古佳耶》曲目,特邀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领衔演出,带领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为观众献上一场高水准的大提琴音乐会。娜木拉再次用她完美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把中国乐曲细腻的情感,内心的刻画以及中国音乐的特色完美地表现出来,给大家带来音乐和艺术上的极大的享受和震撼。

01

以琴为歌,奏出最动听的音乐人生

大提琴有宽广的音域,优雅、深沉的音乐质感。娜木拉演奏的大提琴温暖柔和,琴声宽厚内敛、气韵悠长,以琴为歌,人如琴音,弓弦之间,诉说着她的音乐人生。少年时学于西洋古典音乐,青年时回归传统文化,寻求用大提琴讲好中国故事,用音乐诠释中国文化,娜木拉的身上是中国这一代音乐人从音乐出走直至文化回归的历程。

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3)

本次当代优秀大提琴作品音乐会,娜木拉一共演奏了六首大提琴重奏作品,舞台上的娜木拉非常享受音乐,和老师们、朋友们一起合作,是乐者逢知音,与自己的学生同台演出,是身为师者的满心欣慰与自豪。她经常和学生一起齐奏、重奏,夹在学生中间,兢兢业业地拉着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完全像个学生一样。“跟学生一起上台演出,对学生是一种鼓舞,对他们能起到一种促进作用。”娜木拉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也是在回炉。

从“十年面壁”的学生成为肩负使命的教师、砥砺前行的附中校长,繁忙的行政和教育工作虽然挤占了娜木拉白天每一分钟的时间,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对大提琴的热爱和追求。除了每年在国内外各大院校受邀讲授数十场大提琴公开课,还要举办大大小小各种大提琴优秀作品、大提琴个人演奏会,包括执行国家重大国事活动的演出任务,无论身在何处,娜木拉坚持琴不离身;无论白天的工作多么繁忙,夜晚等家人都入睡了,总是要抽出一些时间自己躲在书房练琴,从不间断;无论已经演奏过多少遍的曲目,演出前依然坚持一遍遍的排练至最佳状态。“这种功夫是在手上的,不能让手生了”。正是对大提琴的虔诚热爱,才让身兼多职的娜木拉教授,还能如专业演奏家一般,一直保持着高超的演奏水平。

2016年G20峰会大型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的第四个节目——《高山流水》,是古琴演奏家金巍和大提琴演奏家娜木拉的古琴大提琴合奏。时隔两年,娜木拉还在感慨,“那场演出真是代表了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最高水平!”

虽然身兼数职,肩负众多头衔,但是娜木拉的气质和人格使她超越了作为大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的身份,在坚持不懈的提升自身修养和功底的同时,娜木拉教授也在探寻如何用音乐诠释中国的独特文化,用大提琴讲述中国的故事。

02

以曲会友,用西洋乐器与中国文化浪漫对话

“大提琴虽然是西方乐器,但在中国音乐家手中,演奏出来的中国音乐极富东方魅力。”从2002年学习国学开始,娜木拉的文化归根意识越来越强。西方的乐器已经走进国门很多年,可是中西方艺术环境的巨大差异,在中国推广大提琴,需要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大提琴作品,她大力支持、鼓励青年作曲家进行大提琴原创乐曲的创作,“要有自己的作品。这是音乐教育领域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用西洋乐器演奏民族音乐,用中国音乐讲述中国故事,是娜木拉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

2007年,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来华进行艺术交流,娜木拉的学生梁肖被选定参加这次交流演出,演奏一个京剧韵味十足的大提琴作品《手眼身法步》,正是由方岽清作曲。由于演奏难度非常大,马友友把自己的琴借给梁肖演奏,演完,用娜木拉的话说:“全场震了!”。正是这场活动,娜木拉结识了青年作曲家方岽清,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娜木拉是方岽清的“伯乐”。“非常喜欢他的音乐风格,有鲜明的中国风!”她演奏并推广方岽清的大提琴作品,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娜木拉深知作曲家的挣扎和困境:“他(方岽清)是附中作曲专业第一批招录的学生,目前他是那一届中唯一从事专业作曲的人。” 改变现状,需要更高层面、更大力度的引导。在娜木拉的支持下,方岽清创作和上演了多部作品,还签约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第一张大提琴作品的乐谱。2011年, 娜木拉率领她的学生们免费为方岽清录制了第一张专辑——《清 CELLO》并赞助了专辑的发行,这也开创了中国首张原创大提琴作品专辑的先河 。2013年夏季,由娜木拉领衔在中国国家剧院上演并同步全球播出的方岽清代表作《努给日勒》、《思乡曲》(大提琴版)入选中国中央电视台高端音乐平台"光荣绽放"系列音乐会,让最有魅力的中国声音为世界所听见。

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4)

娜木拉的曲风符合大提琴曲曼妙如人声、婉转如潭水的特点之余,也结合了自身鄂温克族的少数民族背景,实现了民族传统与西洋文化的变奏。

同样出身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承叶小纲老师的青年作曲家代博,与娜木拉也有过多次精彩合作。2016年娜木拉与代博合作录制的专辑《古佳耶· 大提琴与北方游牧民族音乐》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广大乐迷的喜爱与追捧,获得“2016十大发烧唱片”的“年度最佳器乐演奏奖项”。《古佳耶》的介绍写道:“大提琴幽寂,似读透世事浮沉的目光;竖琴清雅,如默诵雪落诗篇的心声。笛声如擅长讲述的老者,在回忆中踏出一条心灵的辽阔栈道,蜿蜒走向生命的寂静深处。在那条栈道上,鄂温克的祖先曾攀援过悬崖峭壁,闯入丛林乱石,逃脱漩涡激流。”内蒙古草原的壮阔豪放、马头琴声音的率直和气势,鄂温克族民歌充沛的情感,与大提琴、竖琴、长笛等其他乐器元素相得益彰,勾弦之下厚重、深邃的琴声,歌颂祖先的传奇,寄托着对历史宽广的沉思,这个创作实现了西方乐器与北方游牧民族音乐的对话。

不过,这种对话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娜木拉对大提琴乐器本身的思考而来的。“大提琴具有别的音乐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无论拉传统的还是拉民族的作品,拉好了都会给人一种震撼。它音域宽广、近乎人声,跟人有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她认为,大提琴乐器的曲目对东西方文化有较好的兼容性,推而广之,西洋乐器的学习也不一定建立在国外的学习生活经历之上,因为“音乐语言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对民族根基的秉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中国音乐教育理念的坚定,使她不仅不会在大提琴创作和教学上和西方随波逐流,更是影响了后辈,树立自身的民族风范。

03

以“勤”为舟,做音乐传承的摆渡人

娜木拉一直紧握着“勤奋”这把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从附中时期的“十年面壁”练琴,到上大学期间,娜木拉积极参加演出实践,从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她便在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担任大提琴首席,首席的位置一直坐到她大学毕业。世界著名音乐家契尔沃夫曾这样评价娜木拉:一个温柔的女孩,琴声却那么有表现力。大学毕业时,娜木拉被评为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和其他高校优秀毕业生代表一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出身于内蒙古音乐世家的娜木拉,家庭的艺术氛围给予她极高的音乐天分,她深知,唯有更加倍的努力才能不辜负自己的音乐天分。娜木拉手上的两处茧子,都长在与琴弓、琴弦长期摩擦的皮肤处。也因为右手运弓拉琴、经常运动到右肩背的缘故,她笑着坦白:“右背部的肌肉也比左背部略发达些。”但这都不如手指明显。右手食指靠近指甲处的关节向左弯曲的弧度,无法让人忽略,手的主人在练习、演奏、教授大提琴时,是如何长时间地将力度和热情倾注在握弓的手指上。

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5)

在大提琴专业领域,娜木拉上承师恩,致力于提升自身修养和功底的同时,延续着大提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女儿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并在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得两个金奖一个银奖,家族的艺术血脉在她这里得到继续传承与发扬。而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大提琴教育领头人的娜木拉,要传承的不仅是家族的艺术血脉,更是中国大提琴教育事业的未来,是中国音乐人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的民族精神。

凭借一把优雅的大提琴和勤奋的努力,娜木拉在音乐的海洋里摆渡自己的梦想与希望。秉持着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只要是对推广大提琴有帮助的事情,她都愿意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讲,娜木拉已经成为大提琴教育乃至中国音乐传承的摆渡人。

04

以德育人,人生如琴音一样宽广

“虽然我是教西方乐器的,但作为老师,只有演奏的技术是不够的。”娜木拉开始探索,如何结合自己少数民族教育者的特色,从多角度为孩子们做出更好地引导。

通过思考,娜木拉发现,要提高教学水平,不仅仅是针对几本教程的钻研,更多的要丰富文化储备,提高自身修养,她自学国学八年,研读了《论语》、《楚辞》、《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化瑰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词论语拓宽知识面、提高了艺术审美,为现在从事的部分行政工作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

从幼年学琴,少年登台,青年从教,到中年执掌学校管理,娜木拉与音乐相伴半生,尤其让她赞叹不已的,是大提琴具备了中、高、低音,音域就像人生一样宽广。

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6)

与音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娜木拉,自然对音乐有着更深的理解。她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具有民族性、规律性、社会性、传承性、持续性的艺术,它对鼓舞充实人们精神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通过音乐知识的教育启发人的创造力和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蕴含着天地灵气,闪耀着人性光辉,它以崇高净美的音乐之声呼唤人们的爱心,推动人们从事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娜木拉多次参加公益演出,在投身大提琴教育的同时,致力于交响乐乃至古典音乐的普及教育,使二者相辅相成,同时也关怀社会各界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在2010年的一次讲座中,娜木拉采取了“一曲一讲解”的形式,普及古典音乐的精神、意义和欣赏礼仪,讲座的主题是关注视力残障儿童的音乐教育,她听说一个视力残疾的女孩每天坚持练小提琴3-4小时,便感动地将崭新的琴送给了她。她不仅善为人师,更致力于公益事业,心存作为音乐家、作为老师的质朴和善良。

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7)

大提琴、古典音乐、传统文化、资助专业人才、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娜木拉的人生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得宽广而厚重。国学大师方承国教授感慨地说:“娜木拉有坚守,有追求。这是很了不起的,我觉得她身上很可贵的地方是,她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她刚跟我认识的时候还很年轻,那两个肩膀是很纤弱的,但是没想到这么大的一个摊子,几千号师生交给她。她能把它运作起来,这就是担当的精神。 ”

大提琴独奏娜木拉牧羊曲(娜木拉以琴为歌)(8)

2018年12月24日,中央音乐学院2019新年音乐会在歌剧音乐厅奏响!中央音乐学院赵旻书记、俞峰院长在音乐会上代表学校向娜木拉等十五位教师授予了“金校徽”奖章。2018年,她的学生翟子墨在第十届达维多夫国际大提琴比赛A组中获得第一名。此外,她的学生王亚森等3人次均获得国内外比赛大奖。“作为一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师,得到金校徽奖章是对我工作的极大肯定,是最高的荣誉!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大提琴人才培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