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

8月27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十条措施,直指“饭圈”乱象,一面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一面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力挺:治理乱象,正当其时。

“饭圈”,就这样强势进入大众的视野,并给身处“饭圈”之外的人,一连送上了好几个问号:饭圈是什么?饭圈怎么了?饭圈会怎样?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1)

“饭圈”,诞生之初,本是一个中性词,可以解释为,喜爱明星的人自发形成的小圈子。饭圈的最初形成,源于热爱。不过,近年来,饭圈却常以热爱为名,行荒唐之事,让人惊掉下巴之余,变得越来越魔幻。

变了味的“饭圈”匪夷所思的追星行为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中,粉丝互撕、拉踩引战、造谣攻击、应援集资等词,勾勒出近年来的饭圈乱象,让人联想起一出又一出发生于现实生活中的闹剧。

最近的一出是,赵丽颖的粉丝和王一博的粉丝因为还未官宣的新剧互撕起来。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2)

8月22日,针对网传赵丽颖与王一博将在新剧里合作的消息,赵丽颖的一些粉丝发布言论进行抵制,表示不希望两人二次搭档共演一部剧。同时,大批账号纷纷换上写有“全体粉丝拒绝”“拒绝任何形式的二搭”等字眼的头像,以示抗议。

随后,拥有259万粉丝的赵丽颖全球粉丝后援会官方账号发长文表示“拒绝二搭是全体粉丝的核心诉求,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合作”“关于网传剧,若传闻属实,我们坚决切割,并拒绝和此剧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安利、反黑、控评等”。与此同时,部分营销号借题发挥,创建话题,搬运引战内容恶意炒作,造成恶劣影响。

时间再往前一点,7月31日,警方通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被刑拘。立时,吴亦凡的“饭圈”不淡定了。

粉丝们在群内号召“团结一致”,甚至商讨着触碰法律底线的计划,各种煽动性字眼纷纷出现,严重挑衅着网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法律底线。

诸如此类的还有,《青春有你3》“倒奶”事件——为了能够为自己喜欢的爱豆打投,一些粉丝不惜浪费食品,买来与选秀平台合作的产品,只为了扫描瓶盖上的二维码,为自己的偶像投票……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3)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4)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5)

令人瞠目结舌的粉丝行为,让人不禁发出感慨:追星,竟然可以追成这样?

无疑,变味的“饭圈”已是网络暴力的角逐场,更是扭曲“三观”的教唆场,成为网络速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披着网络文化多元的外衣,极大撕裂着社会共识的形成,冲击着主流文化的主导。

追星可不可为?高度警惕“账号奴役”

追寻“追星”这个词的来历,据说它来源于小虎队,因为当年太火所以在行程过后会有很多疯狂粉丝骑着自行车在后面追偶像的车,这种现象被当时的纸媒称为“追星”,后来慢慢的这个词就被用来形容粉丝对于偶像的崇拜了。但人类的追星历史比这个词的历史要久远得多,或者可以说,偶像崇拜,是刻进人类基因里的。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6)

有人总结人类的追星史,发现了背后潜藏了三重不由人意志为转移的力量:第一重是社会进化带来的宗教转化,第二重是成长阶段中必然的心理依恋,第三重则是两性意识萌发后的情感映射。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在《我是你的粉丝——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一书中,认为崇拜偶像是他们走向社会之前的人生准备,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过程。

可以这么说,追星,是人类寻求精神寄托的外化表达,也是心理成长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阶段。

追星,不是不可以,关键还是追什么星,以什么样的方式追星。但针对目前饭圈的现状,我们明显能看到,身处其中的粉丝,其理智与情感的力量对比悬殊,许多人的情感被绑架、被控制,却不自知。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修业必先修德。互撕的“饭圈”,不仅丧失了道德的底线,更常常碰触着法律的底线,这不是在追星,这是在网络约架,这是在打破网络自组织的规律,其中存在一种值得高度警惕的“账号奴役”。

诚如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所言:“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如果我们的网民粉丝缺乏道德评判,这是一个时代极其危险的信号。

硬核追星哪家强?理性追星是正途

此番国家出手整治“饭圈”乱象,许多明星、艺人及其工作室纷纷向粉丝呼吁理性追星。可以预见,未来,曾经的追星疯狂举动将被得到有效遏制,“什么是理性追星”的探讨价值愈发凸显。

纵观中国历史上追星留下记录的人不在少数,追星追出个人成就的案例,也是不胜枚举。

孔子追逐偶像周公,最终成为儒学宗师,文化圣人,精神思想影响后世,绵延不绝;司马相如追逐偶像蔺相如,最终和偶像一样成为政治家,为国家出力;李白追逐偶像谢灵运,最终自己也成为了“诗仙”;杜甫追逐偶像李白,自己也成为了“诗圣”……

现代的案例也不少,其中李汝佳的追星经历很有代表性。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7)

“如果梦想有捷径,这条路一定叫做坚持。” 女孩李汝佳把偶像在节目上说过的这句话当作至理箴言,并一直以偶像为榜样,用学习上的努力证明自己对偶像的支持和喜爱,更以652分、全省前40名的高考优异成绩考进北大,成为积极追星的正面力量。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8)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9)

“更有毅力把事情做好,努力做的更自律”“因为他开始学做翻译,拿带奖学金的offer”“找到了女朋友,成功减肥十五斤,工作有了动力”“高中时候追星在贴吧写了20多万字文字,现在靠码字养活自己,将兴趣成为职业很快乐”……豆瓣小组里,网友们交流着追星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当我妈妈必须先当硕士”“粉丝将偶像写进毕业论文答谢中”……微博里,网友分享着追星带来的人生成果和喜悦——原来,追星,在成就偶像的同时,更可以成就自己。

他是照进你生命中的一道光,他是指引你人生道路的启明星,他是你疲惫生活中的小确幸……偶像存在的意义千千万,但在追逐星光的同时,请不要忘记了你自己!因为,追星的本质意义,是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让你成为脑残的拥趸。

其实追星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忘了它的本质意义)(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