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

2021年12月以来,西安正在经历新冠病毒带来的艰难时刻。小编@Goku报名志愿者,和来自基层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并肩战斗。同时记录了西安一个普通的星期六,一群无名英雄的非凡事迹。

2021年12月25日,一场大雪覆盖了西安,这样的日子按理来说配着火锅食用最佳。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吃火锅的计划泡汤了。

现实情况是,西安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差不多就在半年前,我和同事兴奋地排队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虽然打的有点晚,但我还是在微信群里发布了接种疫苗的照片,并向自己承诺2021年将会有所不同。

这的确不同,看到电视里、小区内的“大白”们忙碌的身影后,我立刻萌生了一个想法——去当一名志愿者。

当然,除了希望帮助大家,在家根本坐不住也是一个原因。在网上看到了报名志愿者的信息后,我赶忙填写完毕,没想到当天就接到了电话。

“你在哪住着呢,我现在来接你。”对方说。

我说“现在吗?老哥,你等一下奥,我洗个头。”

男人间的对话就是这么直接,几句交流,简单准备之后,我就正式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忘了说,我所在的小区就在翠华路,向北就是长安大学、向南就是子牛诊所——也是本轮疫情最先发现确诊的地方,所以在23日西安市宣布管控的前一天,我们实际上已经处于管控的状态了。

所以,这块地方也是本轮疫情风险最高的区域,对志愿者的需求和压力也是成倍增长。

25号下午4点,下楼后才发现,雪停了。

工作人员开车带着我来到了北池头路口的一个社区,到了之后发现这里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了,简单介绍了下现场工作人员,他就开车火急火燎的拉其他志愿者去了。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1)

正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 图片/Goku

带我来的小哥,临走之前给了我一套“大白”专用防护服,在我有记忆之后,从来没穿过这样的连体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套进去后,头顶甚至冒了点汗——生怕耽误时间,拖了其他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后腿。

医用手套、专用口罩、防护面罩、防护服......穿好之后,像那么回事了,此时我就正式“上岗”。

作为志愿者,我的工作是在社区疫情防控点值守,帮助核酸检测人员维护秩序。在这个社区,现场大概有五、六个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有的检测核酸,有的统计数据,有的维护秩序,大家分工明确。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2)

正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 图片/Goku

现场,我还看到了一位年龄大概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在医用帐篷里走来走去,一问才知道,这是其中一位工作人员的女儿(后来得知是刘姐),因为家里实在没人,就把自己的女儿带过来,给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们打打下手。

“来,张嘴”,“咱们排好队,注意间隔”,“麻烦用手机扫个码”......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队伍也慢慢变短,这个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算是进入尾声了。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3)

正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 图片/Goku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6点,寒气袭来,寒风透过略显单薄的防护服,让站了俩小时的我,冻的有点哆嗦——其他的工作人员肯定工作时间更长,当然,还有一个要命的事——防护服是连体的,不好方便。

“咱们赶紧去吃个饭,简单休息一下。”眼看小区已经没人了,一位工作人员说。随后,我们一行人徒步来到了西影路旁边的八一小区居委会办公室,赶紧恢复一下体力。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4)

办公室内,忘了摘掉防护面罩就开始工作的防疫人员 图片/Goku

进入屋内,大家赶忙在办公室脱了防护服,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防护面罩上的水汽迅速涌上来,雾蒙蒙一片,让人有点抓瞎,摘掉头套,头发上的汗水清晰可见。这下,我才看清了这群“大白”们真实却有点狼狈的面庞。

说是“简单休息”,真的是字面意思,掐指一算,整个休息过程不到20分钟,办公室里用麻袋装着横七竖八、口味各异的泡面,散落在桌子上的面包碎渣让我感觉这好像是距离考试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5)

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内休息 图片/Goku

在屋内的唯一一个电热水壶,是这些工作人员的“救命稻草”——他们排着队拆开泡面、倒调料、烧水、倒水,动作一气呵成。这下我才想起来,这样的场面,他们已经持续好几天了。这个电热水壶,仿佛就是整个事件的另一个见证者。

和工作人员交流几句,才知道了更多细节:这里属于大雁塔街道办,目前我在的地方是下属的八一居委会,大概有十来个工作人员,他们和志愿者一起,要负责整个大雁塔街道区域内,将近20万人的核酸检测工作。

屋里有位老哥,防护服只脱了一半就抓起盒饭,开始“狼吞虎咽”。场面着实有些真实。后来我询问才知道,他是大雁塔街道办的彭科长,“这是我们支援前线的第八天了,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十四五个小时左右。”彭科长说。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6)

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在进行沟通,左一是彭科长 图片/Goku

休息时,社区工作人员刘姐帮我拆了一碗泡面,让我赶紧吃了,说完,她也给女儿拆开一袋面包,开始和女儿有说有笑。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7)

办公室内,刘姐和女儿聊天,叮嘱她赶快吃饭 图片/Goku

吃完没唠两句,我们一行人就转场出发下一个小区。 出门发现,天空中又开始飘雪了。

夜晚的西影路,少了几份热闹,多了几份静谧,我们继续给八一小区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和刚才的小区如出一辙,我已经开始得心应手起来,只不过八一小区的规模更大,队伍更长。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8)

夜晚的八一小区核酸检测点 图片/Goku

两个简易的帐篷,五六个工作人员,几套防护服,就是我们对抗病毒的全部“家底”了,尽管条件稍显不堪,但工作人员咬紧牙关坚持的样子,我都看在眼里。

当小区最后最后几人——一位妈妈拉着自己的孩子,做完了核酸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开始打趣的开起玩笑来。在当下有这样的心态,实属难得。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9)

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志愿者们 图片/Goku

这时候,我掏出手机一看,已经快晚上10点了。

临走之前,我想问一下刘姐的姓名和职务,以便在稿子里提及。刘姐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说“哎,算了,算了。”

说完,她带着女儿消失在了夜色中。

听到这个回答,我想我知道这场“战疫”的结局了。

战疫日记一封信(战疫日记我在大雁塔当志愿者的一天)(10)

夜晚的八一小区核酸检测点 图片/Goku

本文作者丨Goku

图片丨Goku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