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庄变化大(贫困村里变化多)
编者按: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精准脱贫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部署,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充分展现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和有益经验,展示贫困村发展的新气象、新面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即日起,本报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走进贫困村》专栏。
5月9日,记者走进省级贫困村歙县雄村镇朱村。所见所闻是脱贫攻坚带来的可喜变化。
朱村位于歙县南部,渐江和练江在这里汇合流入新安江。在古代,这里是重要的水路中转站,人流汇聚,商贸繁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里渐渐丧失了区位优势,随之凸显的是交通不便、产业不强的矛盾。
“年轻人能出去的都出去了,留下的都是些老年人,几亩田地、茶山也都荒在那里,没力气种。”说起前几年的状况,村民有些抱怨。
“朱村要重现兴旺,必须进行新的输血和造血,激发新动能。”市人防办干部、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亚龙,在走访调研后,指出了朱村发展方向。
要想富,先修路。扶贫工作队首先从改善交通方式入手,近几年先后整合各方资金近50万元,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既拓宽了朱村对外连接的大马路,又修建了村组道路、改善了路网。
前往每一个采访点的途中,记者乘坐的采访车顺畅通行,不时遇见相向而来的农用车、小货车、私家车。“这个季节,农民开始收割菜籽、修剪茶园了,路途远的,他们就骑电瓶车甚至开车去。”方亚龙告诉记者。
“条件变好了,做起事来也方便了。”道路两旁,成片的桑园青翠欲滴,长势喜人,贫困户朱慎奎夫妇正在打理自家的桑树。“这片地这两年我们又种起来了,现在蚕桑价格好,政府还有补贴,每张纸补贴500元,大家都抢着种呢。”朱慎奎高兴地说。
来到夏坑村民组,贫困户丰海生办起了小型茶叶加工厂。“多亏了政府扶持,帮我添购了茶机设备。”虽然春茶毛峰的生产季节已经过去,但丰海生和妻子依然忙碌着。
“上午把车间和设备清理清理,傍晚再去收些叶子,做做大陆茶,可以多增加些收入。”
贫困户丰雪源也是个勤劳的小能手。近两年,在村能人的带动下,他也逐步走上了经营的路子,不仅收购茶叶,还搞起了食用菌种植。“前几年两眼一抹黑,找不到路子,现在思想放宽了、视野打开了,发现可以发展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真的要感谢扶贫干部的指引。”丰雪源说。
方亚龙告诉记者,相比而言,现在的朱村说不上有特别的资源优势,但也不是资源匮乏。茶叶、蚕桑和其他一些种养业都是村民收入主要来源。在基础条件改善后,朱村在总体上的需要解决的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强大的问题。
针对主要致贫原因,方亚龙和扶贫工作队提出了朱村产业脱贫的主要措施: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结合农户自主实施为主,重点帮助农户进行低产茶园、桑园改造升级,扶持各类种植、养殖业发展发展壮大,同时,正视差异性,因地、因户、因人施策,“点对点”服务,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2017年朱村实施村级产业项目4个,投入特色种养业发展资金23.33万元,102户受益,实现产业到户项目全覆盖,60户获得两个以上到户扶持产业项目。贫困户生态茶园发展实现户均增收500元以上。通过产业带动,贫困群众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纷纷走上了稳定脱贫的良性轨道。
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贫工作队高效利用选派资金,并将5万元选派资金注入本地民营企业参与分红。村里还开发了的公益性公墓项目,已完成首期建设并开始预售;实施了村级光伏发电项目,已通过验收并网发电。近几年,朱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去年实现10.68万元。
新的血液还在不断的注入。方亚龙表示,近期,朱村正与一家农业合作社积极对接,引进黄蜀葵种植。合作社将给朱村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签订收购协议。形成规模后,黄蜀葵又将成为朱村发展新的产业支撑。
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朱村寻找机遇、积极转变,铆足发展加速度,向着希望的明天奋勇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