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自己的英雄梦(十年造得英雄梦)

重塑自己的英雄梦(十年造得英雄梦)(1)

铠甲勇士

重塑自己的英雄梦(十年造得英雄梦)(2)

伍伟民

重塑自己的英雄梦(十年造得英雄梦)(3)

铠甲勇士

二十年前,承载着少年“英雄梦”的,是超人奥特曼、假面骑士、蝙蝠侠等外来动漫英雄;十年后,这个英雄梦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一批带着浓厚中国文化印记的英雄出现,其中就有深受00后和10后喜爱的铠甲勇士。

作为由广州本土打造的英雄品牌,铠甲勇士系列如今已走到了第十个年头,先后登场五代风格各异、身披铠甲的真人英雄。而在这个逐渐壮大的原创动漫IP身后,是创作团队十年如一日的开拓与坚守,其中最为核心的当属设计师伍伟民。

14年前这位香港设计师来到广州投身原创英雄事业,先后设计出30多个特点鲜明的铠甲勇士人物。但就在铠甲勇士十周年纪念之际,伍伟民却因身体严重透支出现肾衰竭,几经波折才脱离生命危险。近日,这位“铠甲勇士之父”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英雄情缘”。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凌跃

在刚过去的铠甲勇士十周年广州庆典活动上,并没有出现伍伟民的身影,刚做完肾移植手术的他身体虚弱,只能留在香港家中静养,但他还是亲手写了一封给读者的信,托同事带到了活动现场与读者见面。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伍伟民磨出成绩的同时却磨坏了身体,让外界都替他感到惋惜,但从“鬼门关”走过来的他却十分豁达:“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结果也是一样,能为新一代中国孩子们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动漫英雄,我深信这是上天给我的使命。”

童年“英雄捞饭”

长大回内地打拼圆梦

伍伟民生长于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彼时全球动画片风潮才刚兴起,电视荧幕上播放的更多是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真人特摄片(由真人穿上英雄或怪兽等特殊服装进行特技拍摄的影视作品),这是伍伟民最早的动漫记忆。“像咸蛋超人(奥特曼)、假面骑士和蝙蝠侠、青蜂侠等,都是我很爱看的,每天吃饭就是对着电视‘英雄捞饭’。”

逐渐长大后,伍伟民心里有了疑问,“一直以来我们看的都是进口的英雄,为何却见不到我们本土的英雄呢?孩子们记忆中的英雄形象只存在于传统的古典文学中,多年来也没有自主创作的新英雄出现,难免让人遗憾。”从那时候起,伍伟民心中便萌生了一个英雄梦。

伍伟民大学时期主修产品设计,毕业后一直从事着家电和家居方面的设计工作,直到1997年,已经成为高级设计师的伍伟民经同事引荐认识了来自内地的企业家蔡东青,对方看上了伍伟民的设计才华,力邀他为其玩具公司设计一系列全新的汽车玩具,从那时起,伍伟民便在工作中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动漫研究与创作。

在一系列原创玩具收获口碑声誉后,2004年,为配合公司在广州成立总部,伍伟民结束在香港分公司的工作,来到广州总部上班,在此之前,公司的未来发展计划里已包含了对原创动漫英雄的研究和开发,而这也是伍伟民特别看重的。

当怀揣理想的设计师遇上伯乐企业家,伍伟民心中的中国原创英雄梦终得以落地,为此他甘愿每周奔波来回于广州和香港两地,只为更加及时和方便地开展研发工作。“一直以来我周一到周五都是一个人在广州工作,周五下班赶回香港与家人共度周末,周日晚上吃完饭又坐车赶回广州。不知不觉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14年。”伍伟民感慨道。

气候未成起步难

坚持用真人拍摄手法

在13年前,奥飞公司正式启动原创动漫英雄的研发工作,当时成熟的动漫英雄IP都被国外包揽了,中国自主英雄IP仍是一片空白,伍伟民坦言,在那个自主创作未成气候的环境下,一切工作都很困难。

“当时美国有DC和漫威系列,日本有奥特曼、假面骑士和各种超级战队,这些都已经很成熟,国内也曾有公司想要去照搬这种英雄模式,但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与美日有很大差别,从风格定位上并不能这么操作。”

文化是伍伟民在构思英雄角色时的核心,他深知要打造属于中国的超级英雄,必须打上浓浓的中国文化烙印。尽管美日的英雄品牌发展已经遥遥领先,对于作为后起之秀的铠甲勇士品牌,公司从一开始就放平了心态,不期望迅速成功,这让身为设计师的伍伟民很是感激,“但有一点是要坚持的,我们的英雄务必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身为炎黄子孙,在自己的祖国创作完全属于中国人的动漫英雄,我有责任把中华文化融入其中。”

概念定下来之后,拍摄手法又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在当时的环境下,要拍摄一部高水平的真人特摄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时国内在原创真人英雄剧方面还未有过成功的先例,公司内部很多人建议他改用成本较低且容易制作的动画形式制作。

但最后伍伟民和设计团队的伙伴们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并得到了公司董事长的支持。“我自己经历过追特摄剧的年代,深知用真人拍摄出来的逼真效果,是唯一能让这些英雄打动孩子们的方法。董事长也深信为了孩子们以后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英雄,我们现在的探索和尝试是必须的。”

十年打磨“铠甲”

中国元素大放异彩

自2009年3月起,《铠甲勇士》真人剧开始在电视上播出,并迅速在少儿观众中走红,收视率和网络播放率提高,引发了长达十年的本土英雄热潮,而这也验证了伍伟民最初的预判。

十年来,铠甲勇士共推出了五代真人剧,在伍伟民笔下诞生的铠甲勇士数量不下30个,每一个都极具文化特色。

最开始,伍伟民便将“金木水火土”以及太极等中国元素融入了角色的设计中,诞生了以“炎龙侠”为代表的第一代铠甲勇士;随后到了第二代,他又融入了《山海经》里面的人物元素,创作出《铠甲勇士刑天》;到了第三部作品,伍伟民转而探索西方古文化,创作出以“风火水土”四元素为依托的《铠甲勇士拿瓦》;在第四代作品中他又回归浓厚的中国风,将神兽麒麟的元素配合中国古代将帅的装束应用到了角色身上,于是便有了《铠甲勇士捕将》。

到了如今正在播出的第五部作品《铠甲勇士猎铠》中,伍伟民又把目光对准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目前已登场的分别是代表中国和古巴比伦文化特色的铠甲勇士……

但在这些文化烙印的背后,伍伟民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逼着自己博览群书,了解不同领域文化背后的故事,以求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使铠甲勇士的形象“合理化”。

而对于00后和10后小观众来说,《铠甲勇士》这样的真人剧是新鲜而震撼的。伍伟民却坦言,第一部作品刚上映时的心情是“战战兢兢”的,播出之后的好评如潮则让他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如今科技发达了,他也让自己的作品与时俱进,在周边产品和活动现场都增加了VR、AR技术的互动玩法,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乐趣。

“我们做创作不只是对着电脑去画画,而是要放眼观察这世界,细心了解科技潮流的变迁;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不同年代小孩子的喜好,这个灵感空间可以是无限广阔的。”

十年,伍伟民圆了中国孩子的英雄梦,也圆了自己的英雄梦。

身体亮红灯

抹干泪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铠甲勇士的这个团队中,伍伟民有多个角色,既是主导创作的设计者,也是链接公司和制片方的沟通者,更是培养设计人才的教导者。这让他一直很忙碌。

工作中的伍伟民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人,为了让作品达到高标准,他从主题构思、创作监修、英雄造型、装备和武器设计、战斗功能与动作设定,拍摄效果、后期特效,甚至一系列配套产品研发等他都不遗余力,就连剧中武器装备的声效设定、反派的名称设定等都亲力亲为。长期两地奔波,加上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伍伟民的身体隐隐亮起了红灯。

2013年,伍伟民在体检时发现肾出了问题,“医生当时已警告我,如果再这么操劳下去,肾衰竭是唯一的结果。当时铠甲勇士正处于上升的关键时期,而人生又有多少次可以追逐梦想的机会呢?所以我不忍心就这么放弃,这个作品已经像我的孩子一样了。”

伍伟民决定为这部作品保驾护航到最后一刻,只要身体还没垮掉,能走多远算多远。一方面是外界的高期望,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严要求,固执的伍伟民一边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一边继续工作,妻子一个人在香自照顾两个孩子,只为不让丈夫在工作之外有后顾之忧。

带病工作的日子是苦闷的,伍伟民每天下班后不愿打扰同事,总是一个人默默吃饭,回到宿舍对着空空如也的房间难以入眠,他也曾黯然落泪,给家人打电话成了他唯一排解愁绪的办法。

《铠甲勇士》系列延续着良好的人气和口碑,但伍伟民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衰弱,终于在2017年11月他因肾衰竭倒下了,住进了ICU,最危险时心跳只有每分钟20次,好不容易才抢救过来;随后,他经历了人生最痛苦的六个多月,身体开始反反复复出现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救护车送进医院。尽管跨过了“鬼门关”,他的意志却无比消沉,“比起身体的痛,精神上的苦更难面对,我当时一直悲叹,自己的梦想要如何延续下去。”伍伟民感慨道。

像铠甲般无畏

用梦想为自己“续命”

肾衰竭之后,伍伟民不得已放下手头工作,他躺在病床上开始审视自己的前半生,但最终让他从悲观中释怀的,恰恰就是这个让身体付出代价的梦想。“我把自己过去十年来的作品好好回味了一遍,突然意识到,既然我的作品常常教育孩子们要勇敢无畏地去面对困境,那我自己遇到问题了又为何不能用同样的铠甲精神去面对呢?” 最终,伍伟民不再担心是否能痊愈,而是让自己调整心态,为将来的肾移植做好准备。

回家休养的那些日子,他在家中显眼位置摆放了一个铠甲勇士的纪念模型,每天起床都要看一眼,以此来提醒自己要像铠甲勇士一样保持勇敢无畏的精神。此外,虽然身体闲着,他的大脑依然十分活跃地为自己的新作品进行构想,“一边养病,一边继续开动脑筋,过好今天,展望明天,这未尝不是积极的人生。”伍伟民说。

终于到了今年年中,伍伟民等来了好消息,医院有了合适的肾源,他顺利地完成了肾移植手术,尽管术后在生活上会比以前多了很多限制,还要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但能够继续自己的事业,已经让伍伟民很知足了。

回望过去十年,伍伟民很满足,身为“铠甲勇士之父”,他感恩上天给了他一次珍贵的人生历练,让他更好地体会了身为“英雄”的无畏之心。“我自己有两个孩子,铠甲勇士就好像是我的第三个孩子,从2008年第一部作品呱呱落地,到如今成为国内第一的原创英雄品牌,每一步都弥足珍贵。”

十年的英雄梦,在伍伟民看来只是刚起步,比起国外漫长的英雄发展史,未来要走的路还长着,而“铠甲勇士”也会成为伍伟民一生的羁绊,引领着他和团队继续创作下去。关于这个作品的未来,伍伟民笑言脑海中总会浮现自己年老时的画面,“我希望当我七八十岁的时候,能走进一个铠甲勇士的英雄主题博物馆,周围是上百位铠甲英雄的雕像,我在里面被我的孙辈们包围着,陪他们跟每个铠甲勇士合影,向他们讲述爷爷年轻时创作这些英故事的点点滴滴。”

对话伍伟民

给“追梦者”六大建议

广州日报:工作出色完成了,却拖垮了身体,你对此感到遗憾吗?接下来如何在工作和休养身体之间找到平衡?

伍伟民:选择这份事业我不觉得遗憾,但因此拖垮了身体让我十分愧对自己的家人,从我倒下开始到做完手术康复,一直都是我的家人在陪伴我。未来我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以免他们再为我担心。至于工作,接下来我会考虑改变工作模式,因为现在不能太过操劳,没办法像以前那样长驻内地,我会多利用即时通信工具与公司团队沟通工作,将精力集中在角色创作上,日常的团队运营就交给助手。

广州日报:作为已经在追梦路上实现成就的过来人,你对于国产动漫的发展和后来的追梦者有什么建议吗?

伍伟民:就我个人的动漫影视制作经验,有以下建议:

1.不怕失败,不怕比较;

2.不一味追求成本效益,一定要有追求高素质作品的雄心;

3.不抄袭,不跟风,在创作构思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文化风格;

4. 不要故步自封,多与世界各地的专业团队合作,从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5. 成功的动漫作品要从多方面去考虑,不能只纯做内容,所有成功的动漫IP都必须有实质的商业市场发展作为联动;

6. 要多往外走。创作源于生活与文化,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还有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以及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潮流的变化等,这些都是动漫创作人可以从中提炼的灵感素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