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义和小白龙民间故事(石义和白龙的故事)

#故事会#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真善美。今天的故事就要从这里说起,一个体现真善美的神话故事。

话说在祁连山的山脚下有这么一个小村庄,住着两百多户村民。村东头有一口大水井,村民每天都要来这里打水挑回家用。村西头有一间石磨房,磨房门口有一对石狮子。磨房里有一个圆形的大石磨盘,磨盘上面有一个石碾子,村民收的粮食要到磨房里通过石磨碾碎加工成米面回去食用。

钟义和小白龙民间故事(石义和白龙的故事)(1)

老井

钟义和小白龙民间故事(石义和白龙的故事)(2)

磨盘和碾子

村里有一户姓石的人家,男主人名为石义,年方三十至今未娶妻。家中有一老母王氏,年过六旬,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有一天石义去村东头老井打水,放下扁担,刚提上来一木桶水放在井沿旁坐在石凳上休息。这几天也不知为什么,天气特别闷热,出门就是一身汗透不过气来。天上总是阴沉沉的不见太阳,成群结队的飞鸟不时地从头上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村庄里的鸡鸭鹅狗也是躁动不安叫个停,这让石义很纳闷儿。石义随手拿起另外一个木桶正准备竖下去到井里打水,忽然石义听到井里好像有声音传出来,这声音空洞哀怨,好像是有人在呼喊的声音。此时的石义的汗毛都立起来了,吓出一身冷汗!他又害怕又好奇地把头探到井口旁,侧耳仔细倾听,果不其然,石义听到里边传来了人声:“石匣石匣开,我要石义来,石匣石匣开,我要石义来。”此时石义听到里边竟有人喊他的名字,本来就胆战心惊硬着头皮来听,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石义当时扔下扁担,踢翻了木桶,撒腿就往家里跑,还哪顾得上挑水啊!回到家里,他如实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母,老母有些不信,以为他撒谎,便叫邻居刘二叔陪着母子俩又来到老井旁。此时的老井那里还有别的村民依旧在那里打水,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让石义很诧异。石义逢人就问:“你们有没有听到井里有人在说话?”被问的村民哈哈大笑说到:“调皮的孩子,井里哪能有人说话呀?你是不是撞邪了?”石义和刘二叔一同打了两桶水挑回家里了。来老井打水的村民络绎不绝,没有人听到井里有人说话的事情,只有石义自己知道,他确实听到了井里有人叫他的名字。

日子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天还是阴沉沉的,像要下雨的样子,连续一个月都没有见到太阳了。有一天,石义要上山去砍柴,老母王氏让石义把她送到村西头石磨房磨面。老母告诉石义等上山砍完柴,磨完玉米面你再接我一同回家。石义照做应许,把母亲送到石磨房,母亲磨米他去砍柴。

老母王氏刚磨完一布袋玉米,大概有两斗米,由于天气闷热,坐在磨坊门口扇着蒲扇休息。这时候从磨房西边走来一位白胡子老者,仙风道骨,手里拿着拂尘。王氏一看是个道长。出于礼貌连忙起身行礼:“敢问道长,从何而来,要去哪里?”老者连忙拱手还礼:“无量天尊,女施主,一看就是心慈仁德,日后必有福祉!”王氏会心一笑:“多谢道长吉言。”王氏话音刚落,但看老者收回笑容表情严肃,说到:“老姐姐,我夜观天象,七月十五,将有洪水吞没村庄,麻烦老姐姐要及时转告村民造船逃生,切记洪水到来之时,如有人被困,只救人性命莫要把人收留家中,切记切记!”王氏将信将疑神情诧异,道长似乎看出来王氏的心思,微微一笑道:“老姐姐,明日此时,这磨房门口的石狮子两只眼睛会变红,并且会流出眼泪,老姐姐如若不信明日可来此一探究竟如何?”王氏还没来得及思考,道长转身扬长而去消失在山野之中不见踪影!

第二天,王氏叫上石义又来到磨房,果真她看见了石狮子的眼睛红通通的,并且真的流出泪水来了!于是娘俩儿连忙一同跪倒在石狮子面前磕头叩拜。王氏将昨日与道长见面的经过讲给了儿子听完。

回到家里王氏让石义赶紧召集全村的村民,告诉他们娘俩儿的所见所闻,有的人信有的不信。王氏也不管那么多了,让石义找来木匠开始造船,要到七月十五洪水到来之前把船造好!

果不其然,到了七月十五,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转眼间洪水便从山上倾泻下来。石义和老娘划着木船,救了鸡啊狗啊一些家禽。这时候忽听远处传来:“救命啊救命啊”的声音!石义定睛一看,是一个青年壮丁头顶一口黑锅在洪水中拼命挣扎喊着救命。老母向来慈悲为怀,赶紧让石义把船摇到壮丁身边,把人救下来,上了木船。壮丁当即跪倒在母子面前,答谢救命之恩。石义连忙将壮丁搀扶起身,给他换了一件干净的衣服。救下来的壮丁是隔壁李庄的村民,姓王,名安。

洪水慢慢退去了,村庄夷为平地,满目疮痍,真可谓是涂炭生灵啊!这时候王氏突然想起那日去村头磨房碾米时老道长叮嘱她的话:“只救人莫收留。”于是王氏便对王安说:“如今洪水已退,王安你早日回家去吧?”此时王安连忙哭道:王大娘我自幼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我无家可归,望王大娘收留我,您救了我的命,我今生愿意做牛做马来报答您母子俩人的救命之恩!”王氏一听,真是可怜苦命的孩子,心软了,就应允下来说道:“我家清贫莫要嫌弃,你比石义年长一岁,你们俩就结拜兄弟吧,等我百年以后,你们哥俩也相互有个照应,我也就安心了。”王安听后高兴地跪地磕头改口叫王氏:“亲娘。”一家三口开始开荒种地,又重新盖了新房。

石义和王安两兄弟每天照例上山砍柴,老母王氏在家洗衣做饭看家望门,日子过得也算安详。

有一天,两兄弟上山砍柴,刚走到山路中间,忽然就听到前边不远处有一个姑娘凄厉地叫喊声:“救命啊救命啊,两位壮士快救救我?”石义和王安定睛一看,有一个怪物竟然长了九个狮子脑袋,肩上扛着一个妙龄女子,飞奔过来。石义这时拿起砍柴斧头朝着怪物的脑袋一斧头劈了下去,这时候可吓坏了旁边的兄弟王安。由于怪物聪明狡猾,躲开了石义的斧头逃之夭夭了!石义这一斧子砍下去没有砍到长了九个脑袋的妖怪,竟然砍掉了女子的一只绣花鞋,鞋尖上绣的是一朵牡丹花,鞋上还带有血迹。此时的王安惊魂未定,而那只怪物早就消失在树林深处。石义拿起绣花鞋揣进怀里的布兜。两兄弟依然和往常一样去上山打猎砍柴。

钟义和小白龙民间故事(石义和白龙的故事)(3)

九头狮子精

有一天石义和王安背着木柴去赶集,卖了木柴好换些生活所需。哥俩刚到了集市就听到前方不远处围着一群人在那里议论纷纷举头论足。两兄弟也好信儿赶忙挤进人群想看个究竟。原来是国王贴的一个布告大致内容如下:当今国王的小公主年芳十六岁,于九月十五被一只长了九个脑袋的怪物抢走,至今杳无音信,谁如果能找到并且救出公主即招为当朝驸马。公主被妖怪抢走那天穿了一双绣花鞋,左脚鞋尖绣的是牡丹,右脚鞋尖绣的是荷花。王安连忙对石义说:“大哥,你那天用斧头砍下公主脚上那只绣花鞋上绣有一只牡丹花,难道是当今国王的公主不成?”王安兴奋地大叫起来!石义赶紧把王安拉出人群,告诉王安不要声张,贴出的告示当中被抢走的妙龄少女正是他们砍柴时候碰见被那怪物抢走的公主,有绣花鞋为证。于是两兄弟第二天拿着公主的一只绣花鞋瞒着母亲王氏说要出门几天,开始上山去寻找国王的小公主,如果能找到,相信国王一定重重有赏!哥俩决心已定,去深山里找寻公主。

兄弟两人又回到砍柴的深山开始寻找公主的踪迹,他们不知走了多少山路,两兄弟也记不得了。有一天,两兄弟漫无目的地走在山间,突然间他们发现在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山洞,洞门被一个大块青石板压得严严实实!二人急忙走到近前仔细查看,这时王安叫到:“哥,石板上面好像有字迹?”此时的王安没读过书不认识字,石义倒是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因为母亲身体不好便辍学在家照顾母亲。石义仔细看着石板上面的字迹很清晰便轻声地读到:“石板石板开,就要石义来。”话音刚落,就听石板吱扭吱扭地自动开了!兄弟俩欣喜若狂,难道公主就是被九头妖怪藏于此山洞当中。于是两兄弟准备好绳索,要进山洞里面一探究竟。但是考虑山洞距离地面足有几十米深,必须一个人在洞口守着绳索一端,另外一个人用绳索系在腰间方可下进山洞当中。这时石义说:“我是大哥,我下去吧,王安你在洞口守候,我下去以后,如果救得公主,我会用力摇一摇绳索,并且高声呼喊,你便可以把人拽上来了。”此法正合王安心意,本来他就害怕下进山洞怕惨遭不测那该如何是好?于是石义腰间系好绳索便下进山洞当中。到了洞底,石义不禁赞叹不已!这个山洞里别有洞天,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亭台;楼阁;假山;喷泉;凉亭,还有木制的长廊,好似仙境一般。石义默默在想:“这难道这是妖怪的洞府吗?”正走着走着,忽看见长廊尽头的石凳上,有一个年轻女子正在低声哭泣,一边哭泣一边用手擦拭腮边的泪水。此时的石义已经走到姑娘近前。姑娘不经意间抬头看着眼前的石义,不禁大惊失色,难道自己做梦了不成?怎么会有一个男子进了洞府?此时的石义已走到姑娘面前,石义一眼便认出正是那天砍柴遇见那个怪物抢走的姑娘,于是石义便对姑娘说:“姑娘莫要哭泣,我叫石义,是专程来救你出去的?你看,我这里有你的一只绣花鞋。”姑娘拿过来一看,鞋尖绣着牡丹花,正是自己的绣花鞋!姑娘急忙跪倒:“谢谢壮士搭救之恩!”石义连忙扶起姑娘准备离开洞府。姑娘又急忙说道:“九头狮子精正在睡觉,这老怪物睡大觉是七天,今天是第六天了,快要醒了,我们得赶紧逃走,可是我担心我和你逃出洞府以后,他睡醒觉后,还会进宫去要挟父王要人,闹得皇宫鸡犬升天不得安宁啊?”这时候石义抓起姑娘的手一边跑一边说:“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们先逃命要紧,逃出妖洞,回到皇宫见到你父王再说,我们可以让你父王去找术士施法来制服九头狮子精。”公主一听也罢,先逃命要紧。于是二人来到绳索跟前儿,石义急忙用绳子把公主系好,因为洞口的王安一次只能拉一个人上来。石义不敢大声呼喊王安,怕惊醒正在熟睡的九头狮子精。他使劲儿用力的摇着绳索,洞口的王安赶紧用力拽着绳索一气呵成把公主拽出来。出了洞口公主第一句话就说:“快把我腰间的绳子解开,石义还在洞底,赶快拉他上来,我们得尽快离开,此地不宜久留。由于公主刚到地面,已数月未见阳光,不敢睁眼。王安一看正是公主,心中暗喜。他看见公主还未睁开眼睛,此时他心里想到的是,和大哥石义赶集时街上贴的告示当中提及:“谁若救得公主,便招为当朝驸马。”王安看见山洞门的青石板,便顺手把青石板推回原位,石板又把山洞口封得严严实实。正在这时候,公主也慢慢睁开双眼,王安看见公主睁开眼睛了,便掩面大声哭泣,边哭边说:“大哥啊,我对不住你啊!早知道救出公主了,石板就会恢复原位的话,我下去救公主才是啊!让我死了算了,您家里还有七十老母需要照顾啊?大哥啊!”公主睁开眼睛才明白眼前发生的一切。可已经既成事实了。王安说到:“我先送你回宫把你交还给国王,然后我再回来救我大哥石义,无论如何我要刨开山洞,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公主也被王安此举感动了,便和王安回宫去了。

钟义和小白龙民间故事(石义和白龙的故事)(4)

公主

话说石义在洞底等王安再递绳索时候,发现整条绳子突然全部掉进洞底落在自己的脚上。洞口已经没有亮光了。洞门好像又被石板盖上了。此时的石义似乎明白了一切!也只能暗自后悔当初不应听老母的话,救下这个忘恩负义之人,可是一切为时已晚了。石义想到九头狮子精快要睡醒了,这可怎么办?他硬着头皮穿过长廊,走进妖怪睡觉的府邸。此时的九头狮子精鼾声如雷,睡得正香。石义看见怪物汗毛都立起来了,很怕惊醒它!他又一直顺着洞府往里走,穿过一个拱形石门,过了石门,看见一间石头修砌的房子,石义走进了这间屋子,中间还有一潭清泉水池。房间当中有一块用青石打造的方形盒子,盒子上方竟然刻有字迹写有:石匣石匣开,我要石义来。”石义看到心里在想:“难道这是天意不成。”轻声念道。只见这个方形的石头盒子打开了,只见一道白光从盒子里飞出来,石义惊魂未定,仔细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白龙。白龙口中念到:“石义救我,石义救我!”石义如梦初醒!原来,这求救的声音正是他在村口老井打水时候,井下发出的声音,真乃是上苍有意安排啊!此时的白龙已修炼千年化成人身,白龙年幼之时,有一次奉东海龙王旨意,特来石义家乡施雨,不料碰见九头狮子精,由于当时白龙年龄尚小,修道不足百年,道法不深,不是九头狮子精的对手,被妖怪施法囚禁在石洞当中!而囚禁白龙的屋子上方,就是石义家村头的老井。而村民每日打水便取自于屋内那池泉水。

白龙把石义驮在背上,飞出妖怪的洞府,来到地面,随即向石义跪拜磕头答谢救命之恩!白龙随手折了三根蒿草插地为香,结拜为兄弟!告诉石义:“大哥,我现在去收服九头狮子精,为民除害!你在家中等我,事后我带您去见国王,为你申冤。”说完白龙腾空而起,直奔九头狮子精的山门洞口去了。

话说九头狮子精一觉醒来,发现美人不见了,而且石匣不知何故被人打开了,石匣当中的小白龙又不见踪影。勃然大怒,冲出山洞打开石门这一刻,正好碰见白龙。白龙喝到:“妖怪,今天就是你的祭日。”于是白龙亮出九龙宝剑,九头狮子精也不甘示弱,拿出三股金刚叉,双方打的是尘土飞扬,天昏地暗。从地面打到天上,从天上打到海上。海上的虾兵蟹将,水族将领都在为白龙摇旗呐喊擂鼓助威!这更坚定了白龙的斗志。此时的九头狮子精水上功夫不抵白龙,正要仓惶逃跑,白龙拿出龙王所赐的东海龙珠,念施咒语,龙珠灵光一现,形成万道光环将九头狮子精全身上下左右捆得严严实实。白龙将九头狮子精打入龙宫当中的阎镇妖塔化为净水,让它悔过自新,待到机缘到来之时,给它恢复真身,去乐善好施,去行于人间乐土。

钟义和小白龙民间故事(石义和白龙的故事)(5)

白龙

话说王安带着公主来面见国王,举国上下都在庆祝公主回归。国王下旨将公主许配给王安,招王安为当朝驸马。正直大婚之日,突然天上出现一道祥云,云朵当中清晰可见一只白龙背上驮着一个青年壮士,那壮士不是别人,正是小白龙的结义兄弟石义。国王还有满朝的文武大臣活了一辈子哪见过真龙啊!国王带着群臣还有皇宫外的百姓都双膝跪拜,拜天上的真龙显现,那可是祥瑞之兆啊!白龙带着石义来到国王面前,一五一十诉说经过。此时的公主一眼便认出石义来:“恩人没有死,恩人没有死,感谢上苍,感谢白龙大哥!”此时的公主满脸疑问,质问王安:王安,你不是说石义已死在妖怪之手,你还曾对我和父王说,好在妖怪给大哥石义留一全尸,是你亲手将石义埋葬在山中,并且立碑为念,难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你在欺骗我?”此时的王安羞愧难当,无地自如了。因为石义知道王安乘公主不注意时将山洞石板搬回原位,封死洞口。国王大怒:“王安犯有欺君之罪,罪不可赦,打入大牢。”后经过石义求情,念在王安是石义的结拜兄弟,给王安一点盘缠,释放王安回乡种田。

钟义和小白龙民间故事(石义和白龙的故事)(6)

石义与公主

石义招为驸马,把老母王氏接到驸马爷府邸安度晚年,石义也理所应当享有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了。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善恶到头终有报!愿天下苍生离苦得乐,种善因得善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