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先人的消防智慧作文 回顾先人的消防智慧
自古以来,人类的社会生活总是不可避免各式各样的灾害,科技发达的现在,我们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去预防灾害保障安全,可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力并不先进的古人是怎样用智慧来跟灾害斗智斗勇呢?今天,我们就以中国古代的"消防"为中心,盘点一下古人消防的各种妙招。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追求自然和谐文化的国家,古代的圣贤们更是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所以我们喜欢用自然的物品来装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木制品自古就一直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古人更是如此,甚至是大到建筑小到一双筷子都是由木头制成的,再加上当时取火照明,而木制品易燃,火灾也就随之发生。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周朝时期便设置了专门管理此事的职位,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更夫打更,这在当时被称为"司烜",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走街串巷到处巡逻,拿着一把木锤敲大铃,以此来提醒周围的人防火,这种措施主要是起到了预防的效果,也从周朝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
汉代时期的消防措施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它的"报警装置",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报警装置"是一个建筑,叫做"望火楼"。由于古代的通讯方式太过于落后,一旦发生火灾人们总是来不及救援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建成"望火楼",其上有大鼓、旗帜等,站在高处可以很快的发现灾情,通过击鼓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效率极大地得到提升。不仅如此,汉代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水火盗贼等事故的发生,在专业性上进一步增强。
盛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统治者的组织治理能力更加的精细,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建立了专门的消防组织,名为"武侯铺",它散落于长安城的坊市之中,而且他们不仅是人员组织更专业,甚至还开始使用灭火的工具。唐朝时期,人们用动物的皮做成装水的袋子,然后将竹筒内部打通后插进皮袋子里,人们称之为"溅筒",将其封好口子。遇到发生火灾时,就将溅筒对准火然后用力地按压,这样一来,水就可以喷出去,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从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那时候的溅筒跟我们现在使用的高压水枪有点类似的原理。
宋代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消防工具,宋代都表现出了其市井生活繁荣而应有的优势。首先从行政组织来看,宋代建立的消防机构"潜火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消防机构,消防队在工作中的工具配备也是当时最先进最完备的。宋代承袭了汉代的望火楼,上面专门有人日夜坚守。潜火队在灭火时,既有专门的面具防烟尘,还有灯笼、斧锯等装备。宋代的政府重视消防工作,专门出资扶持消防工作的运行,甚至为潜火队制造出了可以在高层的建筑救火的云梯,先进程度令人咂舌。
明清时期的消防工作继续发展,出现了"防火墙",用于防止仓库失火造成经济损失,明清时期的专门负责消防的部队被称为"火兵",他们分布在城市的人员密集之处,他们不止负责生活中的火灾危险,在敌军发起火攻时他们也会负责处理。清朝时期出现了"水龙车",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消防装置,水龙车是用木桶、活塞以及横木杆组成的,通过横木来带动活塞使水因压力喷出,水火龙的工作原理跟我们现在的灭火器很接近了,它也是如今我们的消防车的雏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的是清政府1902年成立了巡警总局消防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意义的消防队,我们现在的消防模式,也是逐渐由此发展过来的。
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辈们用智慧与心血在与火灾不断的抗争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正是人民群众市井生活才创造了优秀的历史,这些历史的是无价的,它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虽然如今的时代早已更加先进更加科学,但是从前辈的历史中学到的精神不能忘,那就是自强不息的创造力与质朴纯粹的生命观,它是遇到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也是中华儿女今后传承的民族之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