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小名是阿满还是阿瞒(曹操为什么叫阿瞒)

魏武帝曹操曹操小名阿瞒在《三国志》的正文中并没有记载,在其注释中则有一点补充说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曹瞒传》在《隋书·经籍志》中没有著录,可见,在当时属于野史杂记,不入史家的视野。在《旧唐书》中则记载《曹瞒传》的作者是吴人作,也就是江东的无名人氏的作品。因为曹操曾南征江东,所以东吴人写的曹操传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带有丑化的成份。到了唐代,《曹瞒传》在《北堂书钞》卷112《乐部八·倡优二八》中也有记载,由于曹操常和倡优交往,还纳倡家女卞氏为妾,于是就列入倡优一类,这明显是贬损曹操。

曹操的小名是阿满还是阿瞒(曹操为什么叫阿瞒)(1)

从各种材料综合分析,曹操小名阿瞒的说法应是民间演义说书流传时的改动,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欺瞒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计谋,故改“满”为“瞒”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国演义》第72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直接称呼曹操是曹阿瞒,这是明显的不敬的称呼。《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贬称还有“老瞒”一说。如第61回“孙权遗书退老瞒”中,孙权写书给曹操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苏东坡《志林》记载乡中小儿“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明在唐宋时期,曹操已经是不受欢迎的奸雄形象了。

曹操的小名是阿满还是阿瞒(曹操为什么叫阿瞒)(2)

所以民间说书艺人以及《三国演义》记录的文人们将曹操的小字“阿满”丑化为“阿瞒”,其实是历史正统观念的表现。民间一直认为刘备是汉室正统,而曹操是汉贼,就要对其丑化,于是“阿瞒”就这样产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