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绿汝窑裂纹精品欣赏(保艺春拍重磅推介)
应广大买家的要求,
深圳保艺国际平台推出了【藏·荐】栏目。
【藏·荐】栏目借助深圳保艺国际交易平台强大的传播效应,
向各位买家推荐经过故宫博物馆多名专家甄选的艺术臻品,
已经为卖家出手及买家置购牵线搭桥,
让千百件艺术珍品的价值都被发掘与重视并得以在交易中兑现。
近日,深圳保艺国际平台有幸征集到《甲申殿》南宋汝窑一件。
汝窑凸雕龙纹弦纹瓶
南宋"甲申殿"款识
估价:RMB9.870.000
来源:中国民藏者刘先生收藏!
靖康之耻,宋室南迁,原先的宫廷礼器大都散失。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在扬州筑坛郊祀,只好召东京所属官吏奉祭器等赴行在所,这些祭器都是徽宗朝的“新成礼器”。之后由于形势进一步恶化,连这些祭器也散失殆尽。绍兴元年,朝廷视当时的实际处境,采纳礼部的上奏,决定以明堂的形式来祭天地及祖宗。明堂大礼作为国家重要的宗教活动仪式,需要祭祀用器,南宋当局曾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祭祀省繁就简“祭器应用铜玉者,权以陶木代之”。即用瓷,木制造祭器,以代替铜玉。当时唯有就地取材,就地烧造,才是解决宫廷用瓷紧缺的根本办法。这时赵构较长时间驻跸越州(绍兴),临安(杭州)二地,越窑窑区主要分布在余姚县境内。这时的越窑,从总体上看已经衰落,许多窑场已停烧。但仍有部分还在烧造民用产品,这些窑场在朝廷的监督之下,受朝廷之命,在纹饰和某些器型上加以改进、加工工艺上重新采用了以往越窑鼎盛时期胎土陶炼极精、修坯仔细和匣钵装烧方法,承担起供奉宫廷祭器和生活用瓷的使命,所生产的贡瓷质量进一步提高,釉色由艾青变为青绿,胎质更细腻。
“甲申殿”字款的“甲申”是日子,据李心传《建炎以来年要录》卷一五九载:“绍兴十有九年(公元1149年)春正月甲申 ,上以皇太后(韦氏)年登七十即宫中行庆寿之礼。”这里的“甲申”是指绍兴十九年正月初一日(公元1149年2月10日)这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赵构在这个重大节日为生母韦太后在宫中举行庆寿典礼,按照南宋早期宫中一殿多名、多用、随事易名的特点,把韦太后的“慈宁宫”随事易名为“甲申殿”符合当时宫殿命名的特点规律。绍兴十九年正月初一的用瓷不会在当年烧造,当是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所烧制,另据《序资治通鉴》宋记一二八载:“绍兴十九年五月,甲申,创太庙斋殿”,按照南宋宫廷的习惯,称之为‘甲申殿’似乎更合适 。太庙中的斋殿以“甲申殿”命名,十九年五月创“甲申殿” ,供其殿使用的“甲申殿” 瓷器的烧造时间在绍兴十九年上半年是完全来得及的。“甲申殿”字款是在烧造前刻款的。这些情况反映出绍兴十八(或绍兴十九上半)年寺龙口越窑还在为南宋宫廷烧造用瓷,最迟到绍兴二十九年,南宋官窑创烧后越窑才停止烧造南宋宫廷用瓷。
199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考古发掘,发现寺龙口越窑址在南宋初期为宫廷烧造用瓷,这一重大发现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从古临安城(杭州市)收集到的越窑残片中鉴别出南宋时期的越窑瓷片,还发现刻有“御厨”、“甲申殿”等字款越窑折腹盘残片,这些瓷片都是浅灰色胎,胎质较细腻,青绿色釉,证实寺龙口越窑为南宋宫廷烧造用瓷。寺龙口越窑自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21年)开始,至绍兴年间的中后期,扮演了为南宋皇家烧造用瓷的主要角色之一,成为历史轨迹,对研究南宋早期宫廷用瓷具有重要意义。近千年来地位至高,实为神品,乃中国历史之珍,显中国哲学之华,集中国美学之粹。汝瓷小巧朴雅,温婉隽永,不仅代表中国陶瓷艺术之真髓,历史意义更是深远,古今名藏均以其为首,然珍稀无比,一器难求。
龙首为侧面龙,前肢左右对称而舞,俯视张嘴,龙首端正威仪,凸线分明,此瓶的装饰过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状工具勾划龙纹轮廓及龙之冠发、爪趾、等细部,展示了王者的霸气。这种凸雕形式要求雕工思维要用脱俗技法,体现出龙之威严和至高无上皇权的尊贵。
侧去看,龙体矫健、飘逸,腾于云间遨游,它似乎发现神秘的信息,引颈回首,前肢做探取状,灵动的肢体翻卷自然,极为生动传神。流畅的雕工,加上浑厚的展示效果,完美地体现了传统概念龙的气势威猛。周身环视祥云,交叠悬停,气韵生动,渲染匀称,愈显得神龙腾云驾雾,气势神圣不可侵犯神秘色彩,令人赏心悦目。点阅海内外之遗珍,类此者只此一件,此乃当世汝窑凸雕第一龙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