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贫穷的十个习惯(你是否陷入了贫穷)
先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个穷人,你将怎样回答如下问题:
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家庭生活,会购买哪些生活用品?
你会生几个孩子?
你会为子女的教育做些什么?会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些什么?
会存钱或者贷款吗?
你希望政府和社会机构为和你一样的穷人做些什么来改善你们的生活境况?
01
回答完以上问题,你会不会发现,你现在的答案和曾经的想法已经不完全一致了?
对于越来越深度沉浸于轻松便利的现代化城市生活的都市人而言,“贫穷”似乎成了一个永远的过去式,或者距离自己越来越遥远的概念。至少随着我国大部分国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持续增加,那种“吃了上顿愁下顿”的肉眼可见的“贫穷”现象出现的频率的确可以忽略不计了。但是对于稍微有点年纪的中老年人而言,不仅曾经的贫穷经历所带来的痛苦感觉依然历历在目,停留在记忆中挥之不去,而且在贫穷的环境下长期生活所导致的思维模式,更是让很多人,尤其是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人在安排生活和思考问题时,总是与今天的社会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比如,他们会热衷于花很长的时间排队等超市开门(通常是早上7点之前),然后抢购品质不那么好但是当天是特价的蔬菜或鸡蛋,或者在享有“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福利的时候,乘坐公交车去距离家门口几站以外的菜市场购买更加便宜的蔬菜。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这只是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而未必就是穷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老年人,大多是曾经长期生活在贫穷之中的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或许没有条件去几站路以外的菜市场买便宜的新鲜蔬菜,但也一定是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地为全家的体面生活筹谋规划的。那是时代因素造成的,怨不到某一个具体的个人头上。但是现在,我们似乎不仅有条件对这种曾经占据主流的思维方式进行回望和反思,而且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思维方式,与一种叫做 “穷人经济学”的概念密切相关。
不辞辛苦坐公交买菜的老人们
不仅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经历过深刻的贫穷,即使在现代科技打造的智能生活方式占据的领地正在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速度迅速扩张的今天,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依然存在着很多遭受贫穷的时间和范围都比我们长得多也大得多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我们常常以“神奇的国度”调侃的——印度,以及其他很多一提到名字,我们就能自然而然把它们与“贫穷”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地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02
前些日子,在朋友的安利下偶然接触到一本名为《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的书,读的时候时常有“这不就是在说我嘛”的强烈共鸣,仿佛心里隐匿的再多的不愿被人看透的小九九,都被作者以一种丝毫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达得清清楚楚——通常,贫穷的人总是难以避免地与“自卑”相伴而行,尤其是在被不是穷人的人直截了当地揭穿自己的贫穷的时候。
但《贫穷的本质》这本书读起来却令人感到难得的平等。作者不仅通过大量社会调查的事实和数据,向读者如实反应了穷人在面临一般经济问题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普遍选择,分析之所以那样选择的深层原因和将会带来的结果,而且使读者能够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到当事人在既有选择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贫穷的本质》部分目录
这本书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童年理想的延续,或者说是一种善意的情怀的实现。法国作者艾斯特·迪芙洛在童年阅读被称为“贫民圣人”的特蕾莎修女的相关书籍时,对特蕾莎修女长期行善的地点——印度城市加尔各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向往,以及不切实际的幻想。她把那座城市想象成拥有密密麻麻的只有1平米见方且只能住一个人在里面的小格子,并思考着自己能为这样的城市做点什么。这个想法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直到18年后,已经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的她真正站在那片土地上时,眼前的空旷寂寥使她很难将现实情境与记忆中书里描写的惊心动魄的贫穷联系起来。
另一位作者是加尔各答本地人阿比吉特·班纳吉,他也是在6岁时就清楚地把自己和“穷人”的生活状态区分开来。在他的记忆里,那些人住在距离他家不远的、摇摇欲坠的小房子里,他们的孩子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但总是有无穷无尽可以玩耍的时间,而且擅长各种游戏。他之所以印象深刻,也正是因为和他们一起玩弹球的时候,他总是玩不过他们,甚至被他们戏弄。
被称为“贫民圣人”的特蕾莎修女
03
自打贫穷一出现,我们就产生了某种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贬低穷人的冲动。穷人频繁地出现在社会理论及文学作品中,他们被描述得有时懒惰,有时上进;有时高尚,有时鬼祟;有时愤怒,有时顺从;有时无助,有时自强。毫无疑问,有些政策取向与这种针对穷人的看法相一致,如“给穷人创建自由市场”“呼吁人权至上”“先解决冲突”“给最贫穷的人多些资助”“外国援助阻碍发展”等。然而,这些想法却无法帮助那些处于贫穷状态下的普通男女实现希望、消除疑虑、弥补不足、满足愿望、坚定信仰、解决困惑。穷人的出场通常只是作为某种励志剧或悲剧的主人公,或令人钦佩,或惹人怜悯,而不是某种知识的传播者,人们不会向他们咨询想法或计划。——《贫穷的本质》
以上这段话虽然只是出现在该书的《前言》当中,但也已经能够引起人们足够多的共鸣了。不仅富人或者不那么富的人会嘲笑、贬低穷人,穷人自己也常常拿自己是“穷人”来自嘲。“贫穷”两个字在有些时候甚至成了一些不那么光彩的行为理所当然的理由,比如偷窃甚至卖人就可以被解释成“为生活所迫”。或许正因为如此,“义利之辨”早在2000多年前就成了我国先贤们积极讨论的问题,并且“义”总是被置于高于“利”的位置,可以舍生取义而不可见利忘义。换句话说,可以穷,但是要穷得有骨气,不能做那些损人利己之类让人戳脊梁骨的事。
印度加尔各答街角
而且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文学作品中,那些因为出身贫穷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形象更是不胜枚举。他们在贫穷的限制或刺激下,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命运之神的指引下,走出了各自独一无二的人生轨迹。他们或懒惰如孔乙己,或上进如汉代名臣匡衡;或高尚如孔子的大弟子颜回,或鬼祟如阿Q;或愤怒如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或顺从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或无助如诗圣杜甫,或自强如汉初名臣韩信、陈平等,作者说得很符合现实状况,“穷人的出场通常只是作为某种励志剧或悲剧的主人公,或令人钦佩,或惹人怜悯,而不是某种知识的传播者,人们不会向他们咨询想法或计划”,即使如韩信、陈平这样的名臣,在发迹之前也是被嘲笑、受欺辱的对象。
04
我喜欢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书籍,因为对这类书籍的阅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开阔眼界,令人常常产生“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并对自己现有的生活形成更为准确的定位和认识。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地球上各个角落之间几乎可以随时取得联系,人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即时得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相关信息。正如有位作家说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人类的贫穷当然也是相通的。每每看到作者摆出的世界各地的贫穷现象背后的思维陷阱时,我都能轻易地与自己身边的现象迅速地联系起来,并加深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是,全国人民都在称赞“魔都”上海的抗疫工作做得好,却鲜有人了解为什么会做得这样好。记得上半年,上海先于全国大部分城市号召市民接种新冠疫苗时,最初起来响应的人也并不是很多,虽然是免费的,但谁会好端端地往自己身体里注射药物呢?不过很快地,社区接种的工作就成功地发动起来了。大部分社区与企业合作,只要成功接种了疫苗第一针的,大都会凭接种证明领到诸如牛奶、食用油甚至附近的超市购物券这样实惠的礼品,两针疫苗接种完毕,大部分人可以领到至少价值150元的礼品。也就是说,政府不但免费为市民接种,而且是倒贴钱给市民接种了。
排队接种疫苗的上海市民
上班的年轻人对这些福利可能不是很在意,而且有需要的,早期也基本接种得差不多了,但是对于退休的老人而言,这一举措的吸引力就非常明显,市民的接种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为了配合骤然增加的接种需求,很多地方都搭起了临时帐篷,抽调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加班加点地就近为市民接种,志愿者也一直在现场帮忙维持秩序。
先不说这背后的政府、企业、社区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的,但这样的举措,的确达到了一个多方共赢的效果。上海的防疫、抗疫工作成果可以说举世瞩目。
上海号召市民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采用的政策方式,恰好就是正面利用人们“贫穷思维”陷阱的范例。《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有多次提及类似的案例,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家长积极送孩子上学,为在校的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的制度;比如有的贫瘠之地为了减少当地儿童疟疾的发病率而在当地推广蚊帐,因为睡在蚊帐里可以使疟疾的发病率降低一大半。那么,当地政府是应当给有需要的家庭免费供应蚊帐,还是要求家庭为了成员自身的健康,自己掏钱购买呢?
05
《贫穷的本质》虽然由法国人和印度人合著,但我这样一名中国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总能毫不违和地产生深深的共鸣,并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作者列举的案例情境,在心底里承认身处“贫穷思维”陷阱的自己会做出怎样“贫穷”的选择。
在2005年,全球有8.65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每天都生活在99美分的生活标准以下(当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大约是1:8?),也就是说,如果在当时的中国,那些人每天只有不到10元的生活费。因为贫穷,他们对所有的选择都慎之又慎;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地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因为贫穷,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受到极大限制,比如看书、读报、看电视和上网;而由于信息的匮乏,他们对很多外界已经成为常识的政策和普遍信息却一无所知,比如如果努力读书,就可以报考一部分免除学费的专业和大学,既省下了一大笔费用,还能在毕业时得到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
当面临同样的问题时,贫穷的人总是不得不比那些不那么贫穷的人考虑得更多,但其实正如作者所说,除此之外,大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同作为人类,大家有着相同的欲望和弱点,甚至差不多同样少得可怜的理性,但仅仅就生活状况而言,不仅在人们的感觉上,而且在实际上也总是有着天壤之别。差异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相信,如果仅仅用一篇文章来介绍一本书,将不可避免地对作者的观点或书的内容进行极大地阉割。为了把书的精彩之处尽量准确、完整地呈现出来,我决定遵循作者的思路进行介绍,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或者我们这些可能在物质上刚刚走出贫穷但依然停留在贫穷思维陷阱中的芸芸众生可资借鉴的内容。
最后,以作者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
“我们能够将世界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这可能无法在明天就实现,但一定会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将来实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