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我的家族史父亲的背影)

我的家族史一《老祖和杨家堡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父亲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父亲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我的家族史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

我的家族史一《老祖和杨家堡子》

新伟800简书作者

2016-11-20 09:26

父亲活着的时候一直想让我写一本"我的家史",因为小学时我的作文写的还不错…

我知道父亲是对我寄予厚望的。那年我大概有个十三四岁……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父亲拉车我牵牛,给地里拉粪…那个温馨惬意的午后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

一副架子车,一老一少一头牛…午后三四点的阳光依旧暖暖的沐浴着我和父亲的身影;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自己也步入中年.以为人父,我想当时的那种画面该是何等的朴实无华,至真至纯…而那天下午的我和父亲尽管忙碌劳作于田间地头,.内心却是何等的愉悦平和和幸福充溢!

父亲总是心疼儿子, 怕正长身体的我累着了!那个时候我估摸着自己的身高和力量还不足以独自驾辕拉车…在单位食堂收饭票我也是脚下惦着一个凳子才能看到饭堂的窗口…

从十二岁那年放学后的下午回家后,我便再也

没去过学堂…

而那时离小学毕业的终考也就几天的时间了,尽管那天夜里一家人围着院里的石桌旁敦敦教诲.逐一给毫无思想准备的我做着离家的工作,尽管我是多么不舍我的童年,我无忧无虑的小学课堂…但我知道父母总是为了我好,为了我的将来为长远计…

第二天早上,晨色微明,我坐在父亲的二八加重自行车的前梁上,离开了庄子…熟悉的村落,老井.山梁.树木;都渐行渐远…

懵懵懂懂的我不会明白这一去~便是半生浮尘。从此后我的户籍也将迁移到都市,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分子。

尽管这一生我都不可能和那个曾经山清水秀的村落脱离干系,尽管哪怕是在梦中的多少环节都与之相连.与它魂牵梦萦…可实际上,那一去…

我的户籍却再也回不了自己历代祖宗生活的田野了…

这一切,猝不及防,没想到从此后…村庄,袅袅升起的炊烟,学堂…小时的玩伴,无忧无虑的孩子王…这一切都将那些缘分画上了句号…

这个地方叫林家底下,最早来到这儿的应该是我们杨家的老祖先。

爷爷的爷爷很厉害!婆曾经无数次的提起他老人家。

那时我们的家族很大,整个族系应该有好几十口人丁。据说老祖先是个武举出身,身材伟岸力大无比!

有两个故事奶奶和父母曾经无数次的对我说起…一是有一年正是夏收时节,大伙儿都在打麦场间歇休息,这时有人提议打赌,看谁的力气最大,能把那碾场上的轱辘放到已经垒高的麦垛之上!在场的青壮皆哗然咂舌!就见我那老祖先爷爷微微一笑…

摩拳擦掌间凝气静神,举起那石轱辘抬手高高抛了出去,架架在了高高的麦垛之上!众人唏嘘叫好!完了却没人能把那石轱辘弄将下来…

由此可见老祖神力名不虚传…

故事二…那年回族反叛,过来洗劫庄子…大队人马顺对面的塬顶下到一沟之隔的沟对面,为首的头领骑在马上正向对面村落张望…谁想老祖早已在沟这边带一干宗族青壮设伏等候!

顷刻间挽弓搭箭,竟一箭命中了头领的眼睛!眼见那匪酋一声惨叫掉落马下!此刻老祖带族人一起放声呐喊助威!沟对面的回匪以为中了埋伏,惊骇于伏兵神勇,眼见沟那边呐喊之声连天,到底有多少伏兵掩蔽其中也未可知,此刻眼见头领受伤,也便失了斗志,慌乱中惶惶退去…

由此也足见老祖的神力和超群箭术!老祖料定回匪断难忍气吞声必来复仇!于是急忙召集族亲藏好粮食牲畜,带着家族老幼人等,躲进了半山崖上挖好的窑洞里!并做好了应急防备…

过去匪患横行,庄稼人为了防止土匪骚扰劫掠,常会在高山崖背间的中腰挖一些山洞以备土匪来了藏身保命…

果然,三日后,那些回匪再次浩荡而来,老祖先就用提前备好的弓箭滚石.滚木…和他们展开拉锯战术……

后来回匪一看久攻不下就点燃麦草纵火用烟熏火烧之术…

这样连续三天进攻,依旧不能得手!回匪们也是精疲力尽;后眼见复仇无望,便在庄子上劫掳一些财物方才恨恨撤离…

如今想来,这应该是杨家祖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家大业大.人丁兴旺!也足见我家老祖的声望和号召力绝非等闲…

我的家族史二《爷爷》

新伟800 简书作者

2016.11.20 09:30

爷爷那一辈,家族已经衰落了…婆后来给我说:你爷在嘉峪关戍边守卫了数年,回来时就牵了一头骡子…

我说嘉峪关远吗?

婆说很远很远…我说嘉峪关在哪呢?

婆说在最西边,你爷说那儿都是戈壁滩,几百里荒无人烟…

大概九年前我去酒泉呆了一年,嘉峪关离酒泉坐车大概也就40分钟的路程…

伫立在嘉峪关的古城墙下,看着落日余晖印衬下.那些斑驳的残桓断壁,那些历经岁月风霜的古城墙,心中不由升起"落日孤烟直"的悲凉…而爷这一人一骡又该是饮进多少的风霜才回到了关中老家…

爷就带了一些散碎银两回来,一个清贫的人,尽管婆说我爷在军队上还是一个小小的头领,那应该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事了…

爷带回的那几十两散碎如何支撑一大家人的生活呢!…于是,爷又开始了在周边村落帮工的生涯…所谓帮工就是就是打短工!这家盖房需要短工,那家收麦也去帮忙,那年头没有工钱,换来的就是粮食…

活着,是唯一的法则!

尽管家门弟兄很多,但生存,在那个年代是唯一的信念和愿望…于是爷爷的弟兄们开始远走他乡,有的去了红花铺,有的去了新街有的去了北庵…尽管也有几个弟兄留在了老家,但杨门一脉,终究开始了衰落…山庄里陆续迁移来了王家林家马家等等的姓氏…

若干年后我曾经见过新街来的哥哥和他的父亲…他父亲应该是我爸的同宗兄弟。

回来是为了看看老家的一脉家人和弟兄,二是带了几十块袁大头,我们叫响元…

那哥哥拿这它嘴边一吹,再放到耳边会听到嗡嗡的响声!好像是要盖房还是娶媳妇啥的,所以来宝鸡城的银行里兑换一下…

我记得第二天早上天色麻麻亮的时候,哥哥和他父亲就带着我去了城里…回来时已经到了暮色初上时分,哥哥的事办完了,我记得晚上在一起吃饭时哥哥给我爸说,好像兑换的价格是两块五…

长大了我知道那是双龙的银元!

后来我再没见新街的哥哥回过老家…红花铺的一脉好像来过没来过,那时我只有几岁,都忘了…

去了北庵的一脉倒是来过一次,那也是杨家唯一的一个民国时代的老牌大学生,和父亲同宗一脉,父亲为大!我记得那年回到宝鸡曾邀父亲兄弟一叙…

我记得父亲带我去了…那是一个很有官体的长者,我听他和父亲聊了很多老家的人和事,很高兴也很是感慨万千!父亲说那个叔叔在湖北的那个高校任校长…再后来我依稀听说到省里当了领导…没再见过,也没来过…

爷爷僵硬的身体靠在麦垛旁了早已没了声息…被农户发现已是清晨。又冻又饿的爷爷没能看到天亮的晨曦…

他消逝的生命一定带着诸多的不舍和眷恋,因为自己家里还有年轻的妻子和四个需要抚养的孩子…

而这一切,都由他不得!饥饿和寒冷像漫无边际的黄沙一样涌上他的身体和神经,纵有再多的不舍和牵挂,都得撒手了…

(下节提示~我的家族史-婆)

新伟800简书作者

2017-03-22 21:28

我的家族史三《婆》

婆缠着裹脚,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寸金莲。那是封建社会的见证…包括两个姑姑也是同样缠着裹脚!那是活生生的把人的脚趾骨节扭曲变形…

小时候我没觉得有什么稀奇或者不妥,因为婆和大姑二姑那代,那个岁数的老人都是必须遵从那样的习俗,现如今想起来,就觉得那是何等的残忍和痛苦。

女人被缠住双脚,又如何能走得快走得稳呢…

爷去世的时候,婆还年轻…

四个娃娃,两个姑姑和我父亲兄弟俩,负担很重!很多人劝婆改嫁,特别是婆娘家的人更是极力说服!家中已无掌门,缺了顶梁支柱!徒留四张需要养活的嘴!况且婆是年轻守寡,日后的几十年,孤儿寡母如何生存?!!!

…婆依旧没有走,纵使娘家人说破了嘴!婆依旧守着那口窑洞,守着那四个娃娃!这一守,就是几十年…

小时候的我属于憨憨傻傻的那种娃娃!

山顶上有苜蓿地,我们这些娃娃们一人提一个盘笼,(其实也就是一个藤条编制.类似于篮子类的东西)在苜蓿地里滚爬玩耍摘苜蓿…

间或和沟对面的张家楞上的一帮娃娃们打打嘴仗…

我还记得这边坐成一排齐声喊叫:张楞是个小台湾,虬毛张了一狻狻…等到双方都喊的累了,也便消停下来开始摘苜蓿的摘苜蓿,给牛羊 割草的割草…

我也就跟着稍微比我大点的娃娃们后面,愣愣的喊,愣愣的歇下…

堡子顶的西边是个悬崖!崖的半中腰有一个很大的马蜂窝!是那种毒很大的野马蜂。

大家都在崖边往下看,我也想看看去!刚走到崖头,有人扔了一块石头下去!而我刚好憨乎乎的探头朝下看去…

我的娘哎!就见那些大马蜂像风一般的钻出了蜂窝,扑了上来…

那些大娃娃们呼啦啦的喊着跑了!我也想赶紧跑。

可是我太小跑不动,当伙伴们作鸟兽散的时候,后面儿就落下了嫩头嫩脑,跑不动的我…

那些大马蜂围住我一通闷扎!我心说又不是我惹的你,干嘛欺负人!可是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大马蜂,他们逮着我这憨不滴滴的楞娃,一针一针又一针的扎…

疼痛包围了我…

当马蜂们逐渐褪去,我的小脑袋上已经彻底成了洋芋疙瘩…

我也终于哭了出来…

我躺在婆的炕上,高烧不退,持续了好多天!婆用了很多土偏方,大蒜抹头,蜂蜜拔毒.画符烧纸,祷告…婆和我的父母几乎夜不能寐.时刻关注着我的每一次翻身和气息…

婆整夜整夜的坐在炕头,看着我,抚摸着我滚烫的额头!间或给我喂点热水…

窑洞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那一定是父亲!必是不放心半夜过来看望;他无比爱怜的手小心的搭在我的额头,我能感受到父亲眼中的心疼和忧伤…

大约半个月后,我终于熬过了这场劫难!当我终于活蹦乱跳的在院子里奔跑玩耍…我似乎又看到了婆透过窗棂那关切的目光,和我母亲终于舒心的微笑…

礼拜六的下午我终于可以和姐姐一起在村头的场边,继续眺望等候那每个星期六,会准时出现在河对岸小路上.前搭拿.后包裹的父亲了…

当那条从山顶蜿蜒盘曲下来的小道上依稀出现了父亲熟悉的身影时,我和姐姐开始沸腾了!我们一路呼喊着爸爸…爸爸…

顺着沟边的羊肠小道一路奔跑又一路上坡…朝着父亲的方向奔去…

坡上依稀传来父亲慢点跑慢点跑的叮嘱声!!!!!至于说的啥,我们都听不见!只知道…

那是爸爸,是爸爸的声音…

那一晚,父亲很开心!反复摸着我的头…

我说:爸,好了,好了,全好了!父亲像没听见一样,还是老摸我的头…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坐在暖暖的窑洞炕上,母亲在纳鞋垫;我和姐姐一左一右坐在父亲怀里,父亲和我们玩藏手指游戏…

姐姐能找出父亲藏的那根手指,可我老是就不明白父亲究竟…究竟把那根手指藏哪呢?!!!

15瓦的灯泡把不到15平方的窑洞印衬的很亮堂…我觉得父亲很厉害很厉害!他竟然像放电影一样,用手指头在墙上影出了那么多兔子小鹿…的图形…

那天晚上我们睡得很晚…

梦里好像父亲在院子里堆了一个雪人,还给带了一顶草帽…我和姐姐围着雪人跑.玩耍.打雪球…

后来我感觉我想尿尿了…于是我走到旁边的雪地里就痛痛快快的尿了一泡…

然后我突然觉得身下很热很热…不好!刚才十有八九是我尿床了…

《婆》今晚就写到这里,时候也不早了,明晚若时间允许,继续…

2017.03.22 21:29

我的家族史三《婆》续接…

婆在庄子上是受人尊敬的。因为年轻守寡的婆没有扔下四个孩子,继续撑着杨家的门户……

人们很难想象这个小脚妇人内心的柔韧和坚强!…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婆从一个年轻的妇人变成了满头雪白银发的老妪…尽管身形日渐消瘦佝偻,尽管也带了假牙,耳朵也背了…眼睛却出奇的明亮,而且很少感冒吃药!就算头疼脑热,也无非是吃几片头疼片.安乃近之类的常用药片…

婆的厨房门口左侧有一颗石榴树,尽管树枝枯干,却又生出了新枝并且每年都会果实累累!结出很大的石榴…

树下有一块石墩,记得小时候的月亮很圆很亮!夏夜的晚上,婆坐在石墩上手摇蒲扇…我则一个小马扎坐在婆的前面,然后婆指着月亮给我讲嫦娥后羿的故事,指月亮里的那棵树和月兔;影影倬倬中我感觉是那么回事!月亮里似乎确实有一棵树,还有一个形似兔子的小动物,只是它们都没有动,而月亮似乎在不停的动…

夜,很深了…婆点着煤油灯又进了厨房,收拾案板上的碗筷…

父母亲多次劝婆不要自己做饭了,年龄大了,有个磕磕碰碰的闪失如何得了!但婆依旧如是!一辈子的倔强和坚持并没有随年龄而消逝…到后来母亲每到饭点会让我或者姐姐直接把饭端过去婆才放弃了自己做饭…

后院传来厨房门拉上的声音…

我知道婆一定把灯盏放在了窗台上,开始扫院子了…

这样的工序我熟来已久,闭着眼睛都能想到婆下一个环节的动作;婆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条茱…开始在后院里这扫扫,那扫扫…其实无非一些落叶和灰尘!然后倒入畨笼…

打扫完了院落,婆觉得可以安歇了!我听见婆关闭窑门和她插上门扛的声音…

婆该歇息了…

婆睡的炕席,这是一种用芦苇编的席子。

那时候会编草席也是一门手艺,并且属于心灵手巧的男人活计;这种席子也许主要还是流行于我们关中地区的农村,隔潮并且很是凉爽,估计如今能打席的人应该不多了。婆睡了一辈子光炕席,她觉得凉爽舒服!铺了褥子的炕婆不习惯…

婆是坐在炕上睡觉的!旁边会放一个空的罐头玻璃瓶…关了灯的窑洞很黑很黑,但这绝对不影响婆在黑灯瞎火中逮麦牛的准确度!那是生长于粮食中的一种小虫子,也不咬人;婆的窑洞里有存放的小麦,自然就有这东西…

婆就这样,在暗黑中坐在炕上,捉到的麦牛都装进了罐头瓶!那些小动物徒劳的想爬出玻璃瓶,但罐头瓶光滑的四壁一次次的让它们丧失了向上再爬

的欲望。到后来,便索性连攀爬的心也没了…

我不知道婆这样坐休到底累不累!反正婆就每晚如是的坐着打盹,捉麦牛,累了就枕着石头枕头睡了…

婆有两块石头枕头像玉石般清凉并且油光发亮!后来好像给了两个姑姑。婆说石头枕清凉,对大脑好!过去不懂,现在想来绝对是有道理的。

早上,天刚微量,婆的窑洞门吱呀一声打开,我知道,婆要出去放麦牛倒垃圾了…

胳膊上挎着一畨笼的土灰和树叶,一手端着玻璃瓶,那个罐头瓶里已经足足装了半瓶子的麦牛!

天知道婆是如何在黑暗中仅凭直觉或者是眼力,就能捉到那么多的麦牛!

这个迷直到如今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婆确实每晚如此,而且每一个早上都会见婆端出半瓶子的麦牛!…婆说她耳朵不行了~有点背,但是眼睛很亮!

确实是这样…婆的眼睛确实很亮很亮;看我的时候总是透着数不清的慈祥…

迈着小脚的婆一步步的走出院门,一直走到门口大路边的干渠边…

婆小心翼翼的倒出麦牛,嘴里一边念叨着放生的话语…

婆是佛教徒…一辈子吃斋念佛不杀生…属于很健康长寿的老人…

时候不早,先睡了…下章明晚…

我的家族史三《婆》的续接…

爷爷去世的时候54岁,按现在人的平均寿命,应该正值壮年!

爷爷从嘉峪关回来也有三十多岁,娶了奶奶;而爷去世时,婆只有三十二岁…

婆虽精廋,身板却极其硬朗!就算过了80高龄已是银丝鹤发,依旧每晚迟睡而早起!依旧每晚端着灯盏扫着院子…依旧黑灯坐在炕上似睡非睡的捉麦牛…依旧枕着那块青石枕头…依旧鸡叫头声便起,依旧右手挎着畨笼里的落叶和扫出的土灰,我有时也会给婆提,那一笼的分量着实不轻!只是左手不再端着瓶子换成了拐杖,

婆依旧走到路边的干渠沟…倒土.再放生半瓶子的麦牛…

崖背上一字排开的柏树依旧在风雨中,苍翠威仪,如卫士般挺立.守护…树下的迎春花像瀑布般的垂落在崖背上,茂密如一床绿油油却被花色点缀的植被…崖头的燕雀们一如既往的衔材搭窝.叽叽喳喳…

而婆的身影却更加佝偻,脚步蹒跚了…

在上下庄子,婆属于高寿的人。

除了有轻微耳背.却眼神很好!思维反应和记性都很好,家里若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亲戚,婆也不会打愣愣!

婆一辈子食素信佛,嘴里无味时就喜欢嚼点闽姜。她说暖胃开脾…

小桌上喂了一盆"胃宝",这东西估计如今早已绝迹…开胃健脾!如今我想它应该属于一种菌类的东西;平日里喂点糖加点水会不断长大,浸泡出的液体酸酸甜甜…

是个养胃的好物件!可惜如今估计不会有了…

我喜欢趴在婆的炕头,享受婆如树枝般粗燥的手给我挠痒痒…那种惬意和温馨,无以言表…我也喜欢给婆挠背,尽管婆的背上瘦骨嶙峋,已经是皮包骨头!可看到婆在安静的享受,我很高兴!

我觉得自己做的是好事,尽管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孝道,可父亲给我讲过"王祥卧冰"和"乌鸦反脯"的故事…婆活了86岁,无疾而终…

在去世的前几分钟,婆躺在炕上…头和身子靠着我的臂膀…父母和两个也已上了年纪的姑姑,还有和从外地赶来的叔父.堂哥一家围在炕前…

婆一直神志清醒,我想婆一定是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她回头幽幽的看着我,说:其他人,我都放心,唯独放心不下伟伟…这娃老实,笨的很…以后怕要吃点儿苦嘞…

那一刻,我看见婆眼里充满了爱怜.和无数个不放心……

叔父让我和两个堂哥先去隔壁屋子,我想大概是大人们要说啥事!几分钟过去…我听见隔壁父亲们的哭声…

大哥说:一定是婆没了!

我不信!就短短几分钟怎么会阴阳两重天呢!为啥要让我们小辈们回避呢!…

婆走了…

婆真的走了…

婆走了…按婆的要求,她是吃斋念佛的在家居士…于是请了和尚念经,素席待客…

素席作为我家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从未改变。不喝酒不杀生,以免给生者和逝者造成更多的罪孽。这也是佛教徒所坚守的原则,尽管素席远超荤席的代价,但老祖宗的规矩依旧不能破!吹鼓手什么的也坚决不要,但念经超度亡灵是必须要做的…

厚养薄葬,不铺张不浪费~这也是历代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尽管杨门有足够的实力去操办更为风光的葬礼,但那些给活人贴金,让逝者不安的做法并非杨门的做派…

生前做到实实在在的孝道远超身后的镀金和张扬…

前几个月的有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后院正垛着柴火…忽然从崖背的路上走下来住在崖背上的马伯…

马伯生前和父亲要好。是从县上离休的老干部,爽朗慈善,走南闯北见过世面…

父亲去世前曾再三嘱托马伯关注我和家里…

马伯是一个重承诺守信用的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下来看看母亲,问问我的工作情况…我有时候回去了也去上面找马伯坐坐,问问马伯的身体;马伯每次见到我的时候都热情高涨!泡茶抽烟.在家吃饭…从不见外!

我喜欢马伯~慈祥,亲切…见到我就像见到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距离感…

马伯去世前据说神志不清之际,依然念叨我的名字…

后来他儿子找到我,可惜那个时候我在下面的商业街和朋友合伙做生意,正陷入焦头烂额之际!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所以在心灰意冷的当口也没在意…

等再见到马伯,已是在伯的葬礼之上了…

忽然觉得很悔恨自己!觉得太对不住马伯了!老人家那么在意我甚至最后也在念叨我…

可我却没能去看看马伯;哪怕站在马伯的床头哪怕让伯摸摸我的手呢!不管那个时候我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打击总是还有一口气吧…但为什么当初就没能回来看看马伯呢…

不管自己当初有什么事都应该放下的…

可惜晚了…对一个重承诺守信用,不负故人所托的人,我是深深的尊敬和怀念的……

站在崖背路上的马伯依旧声若洪钟。他对着身后大声说着:伟伟在呢!刚在呢!…

紧接着,我看见马伯身后依次出现了婆和父亲的身影…

婆依旧拄着拐杖,身体硬朗!而父亲,正微笑的看着我…

我赶紧放下斧子起身,说了一声:伯,你来了…婆…爸!!!!

绕过院子前面的弯道,马伯.婆和父亲,依次进屋坐下…

婆坐在父亲常坐的那把藤椅上,马伯和父亲坐在沙发上…

我正想着泡茶……忽然梦醒了…

我想继续刚才的那个梦境,那个情节继续!听奶奶父亲和马伯给我说些什么…

可惜,梦,

却再也接不上了……

我很少在梦里能够如此清晰的见过婆和父亲以及马伯。尽管我很多次试图努力的在梦境里复原他们的印像…

但依旧模糊…

往事像老家灶房烟囱里冒出的青烟一般断断续续。

他们抓不到.摸不着…

我的家族史《随笔》

新伟2016-11-20 11:42 · 字数 250 · 阅读 129· 日记本

老家的院落依旧清新使然,它安静的如同远离了娑婆世界的一块世外桃源…

我原本希望母亲能够在这样远离喧嚣的净土中安养恢复;但如今看来~都不现实!每天都有来看望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我很感激这样有心牵挂的人们,第一时间能来看望的人一定都是满怀真诚的关怀而非敷衍走走过场…

我记住了每一个闻讯赶来探望的人们。

我觉得人必须得有感恩之心。所有能念及母亲好处和恩德的人都值得我永久铭记在心!

但我知道每一次竭尽所能的同来客们说话都是在透支母亲最后的能量和力气…

母亲此刻安静的躺在炕上。尽管她喝一口水都会吐,尽管她的胃疼断断续续…

每一个走到生命最后时刻的老人,都会有难以摆脱的身体反应。但母亲是坚强而超凡的~她从不呻吟从不给我们诉说她的苦痛!她在命运之路的最后里程里乐观而无所畏惧的蹒跚而行…

这一点我很佩服!非常佩服!尽管我托亲属的渠道颇费周折的买来了最好的止痛药~但不到难以忍受我依旧不敢给母亲施用!我怕它的副作用会加重母亲身体的其他病症…

我宁可守着老娘~哪怕她还有一口气我也愿意陪着她,就这样静静的陪着她老人家直到老人合上双眼…

那天回老家时,她的头依偎在我的臂膀上…这样车行一路…

我始终担心母亲手里的念珠会突然停下.掉下来…

我始终盯着母亲捻动佛珠的手,我怕她会戛然而止~

因为那样也就意味着母亲回家的路也到了尽头!

那天早上的母亲已经很是气息微弱了…

她再也难以承受任何的折腾…她微弱的生命气息如同秋风里的落叶般若有若无,

再也经不住丝毫风吹雨打了…

老阿姨姑娘的车已到了楼下…

我抱着已经瘦骨嶙峋的母亲出门,她突然挣扎着叮嘱说:

枕头底下有两千块钱…记着收了……

靠在我怀里的母亲让人揪心。她的状况不容丝毫的延误!哪怕是她的最后时刻,我也得让母亲回到故里~

那个此刻飘逸着槐树花香的村庄……

母亲突然抓住前面的靠背~她想翻翻身子…

“把你腿压疼了”母亲说…

我说没事,你还管我这…我不疼!

母亲说:我感觉到了,把我娃腿压疼了!

我说:你别管。…我感觉到了自己眼眶里喷薄欲出的泪水,他们在我的眼里打着转转却被我硬生生的压回了心里!

母亲自己的灵魂就像风中摇曳的油灯般~说灭就灭了,却还老想着儿子…

写东西…大小都是一写!尽管只是叙述而非创作,但依然需要一种把自己置身于父母那种时代的激情,研究和揣摩老一辈当时的思想和背景,和他们同呼吸…这样才会使(权当作品吧,毕竟也是完成父亲的嘱托和一个梦想,尽管很多地方未经自己二次审阅,便草草发出…颇有失察和粗糙之处,但起码也走出了了父辈心愿的第一步)。写出来的东西不至于过于死板!但就算这样,依旧没能如实.栩栩如生的再现当时的很多事物身后的厚重背景思想…

2018.4.26清晨: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坐在老家的后院。听燕鸟唧唧,看紫气东来;初升的旭日若大地之神般透过树杈送来暖暖的问候。;而家族之中,或许很快就将失去一位亲人…

母亲回到了故里。

落叶归根;这是母亲的

夙愿…

写在《父亲》的前夜

180 新伟800 简书作者

写在《父亲》的前页…

文中的有些人物的辈分可能有些颠倒…比如《爷爷的爷爷》一文中的老祖,实际上应该是我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爷爷…

而我的《爷爷》一文中,爷爷被拉壮丁当兵在嘉峪关一带,应该是民国初年的事了…

我的记性不是很好,有些事,有些人,有些年代…以前婆和父亲从小给我说起,但我都忘了!如今能够捡拾起来的也只是一些记忆的残片了…辛亏有些事情还可以不经意间向老母求证…

而母亲最近也是身体有恙,所以虽然也是夜晚急急提笔,却也依旧心烦意乱…这样便如叙文一般,未经着墨润色或者修正…或如一颗母鸡刚下窝的土鸡蛋…带着朴实无华的暖意…让各位好友见笑…可我依然是喜欢这样质朴至纯的生活和笑意!就如我十二岁那年穿着补丁的裤子走出村落一般…我觉得善良和淳朴是我们杨家永远的家风…

《我的家族史四》(父亲的背影)将是我需要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父亲的故事绝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带过!如果说前面有了康熙大帝,后面就一定有了乾隆盛世…而自打太祖爷在杨家堡子的赫赫威名之后,父亲这一辈,再次出现了杨门的再兴…所以我觉得父亲很了不起!因为杨家堡子自从击退了回匪之后,虽躲过一劫,却也和那些回匪结下了梁子…从此以后会隔三差五的受到骚扰…如此一来,族人们也无心专心转意的投入生产劳作,人心惶惶…如此也就导致了族系中的出走和迁移…从家大业大,人丁兴旺,到最后走的走,留的留…太祖爷之后的杨家便也没落衰退了…太爷之后的三个儿子中,老大成婚,后来也不知去了哪里,老二未婚,也离开了杨家堡!从此没有音讯…留下的也就剩了年仅十二的爷爷,那时爷还在姑奶奶家…

而父亲打小便挑起了家中的生活重担!并且就靠一个实诚和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勤勤恳恳的为家中打下基业,实现了杨门的再兴!

父亲的醇厚,善良和同情心,和他的乐于助人,实实在在,勤勤恳恳…我无法赶上!除了深深的崇敬和对先祖的敬仰,我都没能超越…

2017.03.22 21:36

父亲的故事很长很长,长的可以写一本书…所以,我决定稍作休息…因为每夜的执笔也类似和已逝先祖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也颇为耗神!原本打算《家族史》在若干年后,脱离了商业,退休以后完成原本,以慰先人之志…不料这次恰逢丫头的论文需要(我的家族史)作为素材…所以也促使我在急促慌乱中匆匆随写了一些…

2017.03.22 21:40

我的家族史《父亲的背影》1

父亲姐弟四人,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少年丧父的父亲注定与学堂无缘,尽管依然属于懵懵懂懂的少年时期,可他必须挑起作为家中长子的重担和责任!

…于是父亲到了城里的饭馆,做了学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有口饭吃以后又有工钱的机会对父亲来讲,很是难得!尽管学徒期起初只是只管吃住而无工钱,但农家出身的父亲,依旧乐此不疲的欢快.向往着…不怕吃苦受累,腿脚勤快的少年早起晚睡.任劳任怨,以自己的老实和勤奋,终于赢得了老板的喜爱和信任,并且有了工钱,尽管微乎其微…但毕竟可以帮助到了家人,可以让弟弟上学!如果弟弟将来弟弟也能识文断字,有了文化…也许杨家的门庭转了风水也未可知!

那都是民国的事了…

宝鸡城的民防团长兼警备司令叫秦百寅。曾有一句宝鸡谚语:"要进宝鸡城. 先拜秦百寅;不拜秦百寅,百事弄不成"…

这句话,少时我听婆和父亲多次提起这个人名和这句话,可见此人彼时在宝鸡城的赫赫声名!

后来我偶有查询秦百寅解放后的情况,好像被镇压处决!但据传闻,秦百寅做民团团长时倒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祸害百姓的事儿…当时的秦百寅也是父亲所在饭馆儿的常客…

饭馆在老城的西街,估计那个时期,宝鸡城并不大!父亲所在的饭馆也有一点儿名气,所以应该也是城里名流望族经常光顾的吃饭去处…

老家的崖背上庄,曾有一户人家…

据说主人曾经做过民团的团副,也有一种说法是当过秦百寅的卫兵!我家的院门口是一条小路,也是一条通向南北西东的必经之路…小时候,婆经常给我讲团副和姨太太回家的场面…

据说姨太太一般都是,坐在两人的轿子上,着旗袍.外搭裘皮大衣…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后面儿跟着两个卫兵扛枪护卫,团副骑马走在最后,腰里挎着盒子炮…见到庄里的乡邻,也会作揖打拱,打个招呼并不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马蹄得得…顺着羊肠去了上庄…那场景,虽不是威风八面却也甚是羡煞了上下两庄农户…

据说解放后三反五反运动,团副也回了庄里…因为平日里也对乡邻客气,并未借民团之势做一些欺压乡邻.作威作福的事…所以,也没有受到大的波及…就算每次大队开批斗会,也是象征性的,走走过场而已!那老爷子,本来也是年岁已高,估计也是经不起那番折腾的…

据说那老爷子的过世颇为喜剧!

有一年,大队演戏;这老爷子颇好看戏…中午也许吃了白菜炖粉条,坐在椅子上,看到兴头,乐得哈哈大笑…竟背过气去!

众人再看…老爷子靠在椅背已没了气息,嘴里掏出一根长长粉条…也算善终…而这种人在不知不觉中没有痛苦的,毫无预知的死法可谓圆满善终!让很多乡邻在茶余饭后感叹不已…

小的时候,上庄的孩子和下庄的孩子,是不在一起玩耍的!只有我和姐姐,可以随意的,和上下庄的孩子们随意游戏…

我家居两庄之间,从风水之术来看,也算是坐北朝南的中心穴脉…父母的威望和德行很好。从个人的感情上,我更贴近于上庄!因为上庄的孩子们讲义气!他们不会欺负我…

姨太太…我们常见…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上下吃同吃一口井水,而我家门口的小路,也是上庄人挑水的必经之路…

我也常见太太和母亲,在门口问候聊天…只记得妇人挽着头发,鼻梁高挺很是干练!似乎没见她说过什么脏话!肤色白皙,一看就是没有出过力受过什么苦的人!眉宇间,隐约透着一股高贵之气;不似普通农妇的粗俗!…长大了我知道,其实那样的人,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那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教养,和农家琐碎难以遮挡的高贵…那种文化.教养.乃至见识和眼界,那种书卷教育和门第物质浸透其中,绝非傲慢但却高贵莫名的气质…绝不是今天的人再多的物质,可以堆积和刻意效仿的…

父亲,依旧在饭馆儿里勤勤恳恳…

每月的工钱,会如实送回家中…父亲早逝,长兄为大!自己尽管没有条件上起学堂!就一门儿心思,希望把弟弟供养成人,让老弟上的起学堂,有点儿文化,总算杨家能有一个识文断字,念过书的人…所以,叔父在四个兄弟姐妹中,也是唯一一个上过学堂,念过书的人…

饭馆儿里一干就是几年,其间,父亲的踏实和勤奋,也感动了饭馆儿的主人。

母亲的娘家,住在城北,俗称北崖。也就是现在北崖中学的一墙之隔之上…

舅爷是弟兄俩,住前后院…院子很大很长!在过去,应该属于家大业大的大户人家了…后院儿的大爷宅心仁厚,舅婆的眉心还是下巴有一个福痣,具体位置我不记得了…但一看就是一个很有福相,没有受过苦的老太太,慈眉善目,丹凤眼很大…我有时候想:一个人的福祉应该也是前世的修为所致…

大爷那时候好像在街上有买卖,家里窑洞和房子有好多间…而房侧尚有一大片空地也是大爷家的…

前院的二爷尽管没有那么多的房子,据说以前家里很有钱!这一点儿,如今我想起来仍然深信不疑!

小时候,父亲在龙泉巷上班…母亲则带着我,隔三差五的去舅爷家…不是给大舅婆洗衣服,就就是帮二舅爷拆洗被褥…,我觉得母亲很有孝道!

大舅爷已经去世,二舅婆我没见过!她是母亲的妈妈…早已不在人世,二舅爷也娶了新的舅婆…尽管我很少称呼二舅婆,但她对我的态度总体还是亲近的…

…………………(不知不觉中,夜晚已是暮色苍茫…而《父亲》这一段的主题篇章尚未开始,便以有了心力交瘁之感…因为自己必须为每日生活琐碎忙碌…

而写作,需要心静而无尘扰…虽不需扛包般负重…却也内耗作者的精气神…

今日因故得访武城山道观,偶遇传说中的道家朱砂.画符,及辟邪灵器之黑驴蹄子…感觉颇为有缘!

感念传统文化依旧传承,很是感慨!

一路观山水坐向,柳树长廊长河滢滢…阡陌纵横,落叶飘零…便也生出很多感慨!世间美景无数,藏幽觅胜之所难以计数…而人…缺的却只是一个机缘,一个挥之难去的俗世烦恼万千…)

新伟2017-03-22 21:42 我的家族史五《父亲的背影》2

父亲的一生经历很多…

放过牛,做过饭馆的学徒,当过兵剿过匪,参加过抗美援朝…半工半兵的建设兵团工四师…

当过农民,干过大队的支部书记,当过工人直到退休回乡…

父亲在城里饭馆干了好几年…后来回了家…因为家里遭了贼!

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本来就在生命线上挣扎!谁料想…屋漏偏逢连阴雨…雪上加霜!连土炕上的凉席都被贼席卷一空…

于是,父亲回家,卖了壮丁……父亲去了山西,黄河那边的中央军…

那是一个拉壮丁卖壮丁的年代…有钱人家只要出粮出钱,可以不去!穷人连肚子都填不饱!又哪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充军呢…这种背景下,父亲为家里换的了一斗玉米…去了山西的中央军…

我听父亲说那时的国民党军队上,很是残酷;当官的克扣军饷,打骂士兵是家常便饭…而父亲是一个善良本分的人,他看不惯这些!更何况父亲心里,还时刻惦记着那黄土高坡上的家,牵挂着那守着窑洞里的老娘,和自己的两个姐姐和弟弟…

他知道娘…

这辈子守着那口窑洞,拉扯着自己姐弟四个,是多么的不易……

半年后的一个晚上…父亲和两个陕西籍老乡商量好了,借着站岗执勤的便利,逃出了营地…

士兵开了小差一旦被抓,便是死路一条!那时候沿途常有国民党军的执法队,专门逮那些逃兵…

而夜色…

做了最好的掩护…

过了黄河,天刚差亮,到了陕西的地界,终于可以稍稍缓口气…

几个人把枪藏在麦垛里面,跟老百姓换了身破旧衣服,就此分别…

父亲说那时的老百姓心地醇厚,也知道抓壮丁的苦,所以很同情他们…就这样,父亲一路昼伏夜出,终于回到了渭河岸边的宝鸡,回到了那半坡上的家…

见到了住在窑洞里的娘和姐弟……

父亲又去了宝鸡城里的饭馆,还是以前的地方以前的人…

这家饭馆位于如今市工会的对面,也就是老法院的位置…

其当时的热闹和繁华超过了后来名动三区九县的马道巷。如今能记得那个位置名称的老宝鸡人,应该也不是很多了…

母亲的娘家就在河边的北崖,离此不远…

而母亲这一生也是坎坷多桀,命运充满了波折…

大概几岁时,就去了妈妈;二舅婆去世时不到三十岁,一个几岁便失去母爱的孩子,她的世界一定是充满了悲怜…

二舅爷原本家境很好,可惜染上了赌钱的嗜好!而这种恶习,也许会把自己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对于家人的伤害~也许便是一生…2016-11-18时

二舅爷不光是赌馆的财神爷,应该也是饭馆儿的常客。因此,也与父亲所在饭馆的老板相熟…

除了推牌九.贾色子这些赌桌上熟捻就轻的活计,二舅爷对美食的嗜好也毫不逊色…

这家父亲所在的饭馆早上卖的是油条.包子和稀饭,中午则是关中人最为喜爱的扯面.茶酥…我相信他们做的很好!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地沟油,而所有的面食,一定都是绿色食品!就像八几年的三好食堂,长源饭庄这些让老宝鸡人,耳熟能详的美食去处一样…

可惜二舅爷这些所有富家子弟的恶习,都种下了对自己家人的极不负责,和后来的结果…

当然,也成了母亲很小便来到我家的引子…

我的印象中,二舅爷这个人年轻时,一定属于英俊潇洒的类型。个子高挑清瘦,身板很是有型!一身纯色的藏蓝色哔叽中山装,从来都是干净利落!尽管已是七十多岁的华发老者!头上的带舌帽有棱有角,两眼炯炯有神!纵使岁月让他的眼眸,布满了沧桑使然…但依旧没能遮挡他~年轻时的干练和风采……

那一年,母亲八岁!从城里来到了乡下…

而那时,我家的日子应该不好过。母亲这种情况~差不多也就是童养媳吧…

(舅爷的细节情况因为母亲不太支持我写家史,所以不便细问!更何况刚刚出院的母亲目前需要的是安静的休养…好在舅舅今日过来看望母亲,也因此得知一些前后明了…

写这些东西,母亲是不太赞成的…

母亲认为,自己家的事,不需要让太多的人知道;而回忆往事,对自己和已逝的人都是一种往事重提的伤害!不管对与错,都已过去…

而过去的事,既然已经过去又何必重提呢…

而我认为,既然是家史,写出来的东西,不管好与坏,总是要示人的!

一个家族的过去,不论兴衰荣辱;不光是要让自己的后辈知道,明了家族的历史;

有时候,回望历史.拂去尘埃.让后辈们明古知今,由此而不忘了传统文化的历法!温习祖辈的艰辛困苦和勤劳奋发,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而母亲的想法,则与我不同!就像她五三年从伍,后来转为新疆建设兵团;在边疆呆了十年这段工作经历;原本按照政策找找民政,应该是有工资的!但母亲嫌这个部门.那个关口…都太麻烦!何况过去日子那么难也没去找过组织,如今生活都好了,更不要去找了…

有时候我是理解的!上辈人,受的组织教育和观念与我们不同!更何况像父母这样接受了了一辈子组织教育的老党员呢!!!!…

过去日子困难时,我曾很替母亲叫屈,感觉老娘这代人,屯垦戍边,在戈壁滩上吃苦受累,才有了石河子的今天!她们是用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热血,对国家和民族做过贡献,立过汗马功劳的一辈人!国家应该考虑一下他们的生活和具体困难…

但母亲依旧是一言以蔽之不愿多说…由此我也不再深问…

尽管做儿子的没能让老娘过上物质充裕的昨天,但那些艰难岁月都已成为过往,总算熬过来了…而物质的富裕其实也不是母亲心中最大的渴望!我知道.老人家要的是一家的和睦和健康平安…

这大概就是传统思想和现代思维的碰撞吧…

过去我想不通这些道理。年少时的我有时候会在心里抱怨父母,!为什么放着部队上那么好的条件非要回到乡下受苦,又为什么放着可以安置的好工作不要却要执意回乡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世事的砺炼洗礼和洞察~

我终于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上有比繁花似锦的未来更为可真至纯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和孝道…而这些

恰恰是此生为人不可或缺的人性本初…我的父母既然可以为了孝道可以舍弃自己的前程事业,那么作为一个杨门子弟,后备的儿女也必须秉承继承这些基本的为人责守…

母亲的一生辛苦!

八岁从城里来到乡下做了童养媳,而新家~却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贫苦人家。入伍后又赶上是在石河子这样的荒漠里屯垦戍边…等到石河子建设好了却又返回了故里。原来可以安置更好的工作却坚持回到了乡间…大跃进,大炼钢铁.修梯田大修水利工程,合作社.生产队…所有的运动都赶上了…

好在苦尽甘来,母亲的后半生依旧是甘甜的~

譬如子孙的和睦和精进,譬如华夏儿女为之尊崇的孔孟之道~礼义廉耻信;譬如我们时代恪守不渝的孝道…

所以晚年的母亲,尽管依旧有操不完的心,依旧每天力所能及的为儿孙们忙着锅台上的琐碎~

却是愉悦而欣慰的成就感满满充盈…

1951年,抗美援朝,父亲再次入伍!

这次,是去了新疆…

八几年,那时我已参加了工作,尽管才十几岁…

那一年远在湖北,多少年没见过的同宗叔叔回宝鸡省亲。也就是同属杨门同宗,后来迁移到北庵的一脉…

哪位叔叔托人捎话给了父亲~兄弟一叙…

父亲带我去了…坐间,他的女婿认出了父亲。原来他以前也是在新疆当骑兵。伊犁剿匪时他们部队去了。结果他从马上摔下,腿受了伤…而接待他们的就是父亲!因为都是陕西老乡,而且父亲对他很照顾;所以他记住了父亲。

此后有几年我礼拜天常去北庵的亲戚家,也因此听了一些这位亲戚,对父亲的评价!他说:

“你父亲这个人,过去在部队上应该是一个不简单的人"…而这样的话,我不是第一次听,也不是第一个人说。舅舅和妗子过去就常这样给我说。

小时候,生产队那么苦,家里那么难…每每看到眼前的困难和吃的苦头,再听到了解父亲的人这么一说…我就从心里埋怨父亲!埋怨父亲为什么放着新疆那么好的条件非要回来!就算回来又为什么不留在市里又非得回去建设什么新农村…!!!为什么办好了农转非又不想出来了…!!!!如果呆在新疆不回宝鸡…就算回了宝鸡完全可以不回乡下,完全可以有很好的工作…如果一切可以重写…那我完全可以做一个干部家庭的子弟,过优越的生活,又何须在乡下受苦受累呢…

那时候,我和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经历过或者见识过农业生产队生活的人~想法一致!我们羡慕城里人渴望过上他们的日子…

因为自小我是亲眼见识过生产队那没日没夜的田间地头的劳作…

每天起床母亲紧锣密鼓的安排我们姐弟俩穿衣洗漱.赶紧吃饭;而她自己则像旋转的陀螺般忙着打扫着庭院和锅台上,我们像上紧了发条的闹铃般不敢松懈!因为队长的哨声会像警笛一样让我们的神经高度的紧张起来…那是生产队下地上工的哨声,正点准时~绝不拖泥带水!

那个急促的哨声里带着绝对的权威!没有犹豫,没有质疑!有的只是分分钟快速的在老井旁集结…

正在吃饭的我和姐姐会异口同声的提醒妈妈~赶紧走…因为迟到五分钟就会扣工分!而公分则代表着一家的口粮…

此刻的母亲不是放下手里的碗,就是扔下正在扫院子的掃株…

她心急火燎般叮嘱着姐姐记着洗碗.一定要看好我…

说话间的母亲顺手提起一把锄头或者是撅头便紧赶慢赶的~出了家门…她的声音像风一样在门口的小路上飘荡…“看好你弟弟”…

生产队那个时期,家中没有壮劳力,没有家族势力撑腰是处处受到白眼和欺负的。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深有体会…

尽管那时候的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人到中年…

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跌跌碰碰,当我也为了人父,而母亲~也老了…

父亲若是活到现在应该也过了九十高龄…

我终于醒悟:如果把昨天的父亲换成是我,如果面临孝道和个人发展的双重矛盾,依然会是这样的选择!

因为我总算觉悟了~人是有根的!而所有的根之所以能活着,都源于有水分的滋养。而母亲,就是那一直默默滋养根须的水分!又如何能顾我而忘她呢…

我自己,若没有在农村生活的见闻体味,又怎么会明白今天生活的不易和甘甜!又如何晓得生活的本真其实就是不能脱离泥土的气息!就像我们移植一株花一棵树一样~总是要带着它的原土!而那些带着清香的泥土,则是哺育了我们人类的大地…

很多我们认为的土头土脑,其实就是人性最初的纯朴和善良的天性。而这一切,都在当下的喧嚣和浮躁中渐行渐远…

生命中人尽其初的很多东西,绝不是都市的浮华可以取代可以给予,或者体悟的…

而今天当我和所有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或者和所有正四面八方赶往都市路上的人们,一样的被繁华和虚浮,被欲望填满迷茫的双眼~

回归本真,回到从前那种蓝天碧日,绿草青青却人心醇厚的本初,那种田园牧歌般的舒心散涣,都成了奢求…

我们最终都将瘫软…打败我们的是自己无休无止的贪婪和永不满足…

如果说生活~便是一场修行的磨砺;也就无所谓了都市与田园…人类的文明其实是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我们追求物质的最大化,却又感叹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所以很多事也是无法自圆其说…

也难以说清道明…

父亲的背影4180 新伟800 简书作者2017.03.22 21:44 打开App我的家族史七《父亲的背影》4…父亲从一九五一年入伍,部队经历了从供给制到薪金制的转制…而1953年入伍的母亲也和新疆绝大多数的部队一样,转为了半工半军的建设兵团行列…这一年,在团领导的主持下,父母亲办了婚礼…尽管那时的婚礼简单朴素到了极致!但温馨依旧,温暖如斯…这一去就是十几年…我的父母亲和千千万万个来自祖国各地.大江南北的热血青年一样,把自己最富有激情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祖国的屯垦戍边事业…而…那曾经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海,那几百里无有人烟的戈壁滩…也在无数个像父母亲这样的兵团战士不惧风寒.不惧艰难困苦;人定胜天的精神指引下…在牺牲和耗尽了无数的兵团战士的热血.青春,甚至生命后…终于…石河子~有了雏形!而这一切…是父母亲这一辈的兵团战士,在茫茫沙海…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伟大工程!如今的石河子…听说是一个美丽的现代化新兴城市…但它的昨天…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死海…是沙尘暴卷起的漫无边际,是人类无法居住的戈壁滩,是盐碱地…是连野兽都可能为之叹息的人类禁地…是无数的兵团战士用豪气冲天的大无畏,用自己滚烫的热血和永远无法重来的美好年华,用自己不知流了多少鲜血,手上磨了多少的老茧和疤痕,用坏了多少把削铁如泥的“砍土镘”…是他们用自己曾经年少的豪气干云,到如今早已成为垂垂暮年;无数个夜晚被风湿病痛折磨而难以入睡的代价换来的…是在塞外的冰天雪地里…是在无数个一年又一年的月圆中秋人不圆的一轮弯钩下…是无数个梦中惊醒见老娘的泪如雨下中…石河子…你真的很年轻,你真的来之不易…你一定要珍惜你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宁和美丽…因为你…是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和无数个兵团战士昨天…用他们无私的热血和汗水铸就的沙漠奇迹…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的…写到这里,和每次想到石河子一样; 我又一次热泪盈眶!感动于父辈们那时的忘我和舍身为国…也许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没那么单纯了;因为人类似乎“进化” 了…物质富裕了…但我知道,其实我们都退化了,我们的精神很贫穷很苍白很可怜…因为麻木,失去信仰,不再感动…对周围的人和事没了耐心…我们自以为自己代表人类的文明和侃侃而谈…其实都是扯淡!当人的内心再也没了感动的人和事…活着也无非躯壳…老一辈的人和他们所舍身取义,义无反顾 不计个人得失去做的事,在今天的思维看

老一辈的人和他们所舍身取义,义无反顾 不计个人得失去做的事,在今天的思维看来有点像傻子!

因为我们注重的是利,而他们当时啥也没有!就是一股誓把日月换青天的革命激情和信念!

一个对党无限忠诚的信仰 …而这里面,和钱没有一毛钱的关联…所以我说…人之所以倒下,是因为对自己信仰的绝望!

而人~是应该有信仰的…不管是党派信仰还是宗教信仰…

我没有去过新疆但听说很美!母亲从回了陕西便也再没去过…也许今生的石河子…只能在母亲的梦里了…在梦里,依旧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和一帮热血沸腾

转载费时费力,有兴趣可去美篇阅读,笔名“那年明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