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名的粽子品牌(海财经观察粽业③)

海财经·证券导报 实习记者符容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南方有名的粽子品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南方有名的粽子品牌(海财经观察粽业③)

南方有名的粽子品牌

海财经·证券导报 实习记者符容菁

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粽子,在新消费时代,真在变身新国潮。端午节前,元祖、星巴克、百草味、喜茶等食品商家纷纷跨界,推出辣白菜、青柠白茶、可乐爆浆、菌菇等口味的粽子。

传统老字号五芳斋借着节日营销,推出《锥宇宙》创意广告,探寻世界的真实存在。

海南各地粽子企业,也纷纷将当地特色食材元素融入,同时通过龙舟赛、美食节、汉服表演等元素,焕新升级粽子品牌。

海财经·证券导报在调研海南粽子产业过程中,看到一代代粽子从业者,在坚守、在传承、也在创新。海南老味道,正在变身新国潮,获得越来越多Z世代的关注。

传统的味道,年轻的心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划龙舟、包粽子、采草药……包粽子是其重中之重,其习俗大约是在东晋正式形成,至今已成为传统的饮食习俗文化。

在海南,除了端午时节,当地人对粽子的青睐,可能是早餐,是正餐,甚至是夜宵,全天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定安冷泉青梅创始人黄月飞在接受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印象中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外婆学包粽子,至今从事粽子行业已经30多年。”

在人口28.5万的定安县,食品加工厂、大小餐厅饭店及家庭作坊从事粽子行业接近2万人,到了端午节更是全城粽子飘香。

“粽子在定安的历史十分悠久,定安人对粽子研究的匠心几乎是与生俱来,并且坚守一生。”定安县粽子协会会长王沸健就是一直坚守在粽子行业的典型代表。

那大凉粽创始人赵尚铮接受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其家族在儋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拥有百年美食传承的赵尚铮,是第九代传人,在发扬先辈传统技艺的同时,他自己也是潜心钻研,创新研制出糯米不返生的凉粽。

源于经典,粽企们却也在努力做个“新青年”。

在品牌更新与升级上,海南新泰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超表示:“我们每年都会对产品的视觉包装设计进行升级创新。”

赵西施粽子品牌则是将粽子与汉服结合,创造国潮文化的融合之美,每至端午都会举办汉服元素的文化节活动。

粽子 国潮,传统节令文化的现代表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年轻人的消费主张、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更新,打造国潮新品、建立和维护更多触及年轻消费者的销售渠道将越来越重要。

传统老牌五芳斋旗下五芳影业一以贯之的风格,继《寻找李小芳》《一个青团的生活准则》后,端午以粽子为原型推出《锥宇宙》,回答了元宇宙的下一站是什么,讲述一段爱与真实的旅程,探索世界的真实存在。

除了拍微电影,五芳斋还曾于五一劳动节之时在微博上连续发布100张人名海报,圈出自家的包粽工人,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在内容制作方面,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趣味互动,将营销日常化。无论是夸张、搞笑或是温情,五芳斋的创意表达皆与品牌百年文化内涵相吻合。

粽子品牌的老字号们也从不拘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真老老与COSTA联名推出咖啡粽子礼包,与百事可乐联名推出可乐爆浆粽,与携程推出节令文创礼盒,提高产品的丰富度。

五芳斋曾将臭豆腐、螺蛳粉等菜品做进了粽子,探索粽子产品日常化。

后起之秀卫龙、百草味、喜茶则靠出奇制胜进入粽子市场,研发辣条粽、坚果仁粽、巧克力啵啵粽等具有品牌特色的新口味吸引消费者的眼光。

在打造新国潮这件事上,品牌粽企们不仅有“料”还有“颜”,“龙舟、舞狮、古人”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的多次迭代中,逐渐找到与现代年轻人合适的沟通方式。

从传统食品到潮流文化,不仅是品牌试图用包装设计、产品升级、事件营销抓住年轻人的心,是国货的崛起,更是国人对其传统饮食文化真的真情实感。

新国潮的海南探索

海南粽子品牌升级还需“添把火”

尽管海南的粽子产业发展多年,粽子企业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都日渐成熟,但是在品牌建设方面与国内头部企业还是有一定差距。

为做强品牌,海南粽子企业采取抱团发展的品牌策略,打出统一、协调的区域特色名片。

早在2012年,定安县粽子协会就成立了。定安县粽子协会会长王沸健介绍,协会成立后就制定了八大行业标准,在粽子的原料、陷料、包装、等方面制定标准。除此之外,行业定期研讨产品技术与市场需求,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目前,协会的会员企业有100多家。

在品牌抱团策略中,电商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克服粽子不够便携的缺点,海南百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了“粽情卡”,建立了一条生产、销售、提货、配送的全产业链。据介绍,为了保持粽子的新鲜度,坚持自建物流链根据全省库存动态配送,核销后岛内物流最快当天或是第二天即可送到,2021年“粽情卡”在提货时可选所有定安粽子的品牌,主推定安好粽。

海南百美董事在提到“粽情卡”与月饼券不同的属性时介绍,粽子比较符合海南人的饮食习惯,礼品属性弱于月饼。在2021年销售50万张“粽情卡”后台核销数据中,卡片60%的核销地是发往省外。

除了商家们在产品和营销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海南各地政府也在积极为当地粽子“发声”。在端午前夕,屯昌、万宁、琼海等地都举办了粽子推介活动。

区域属性是特色,但也有劣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区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养成,海南肉粽具有强烈的区域特色。新泰来粽子品牌负责人刘永超说道:“想要改变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口味不容易,海南的人口数量较小,在全国辐射影响有限,重塑消费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这也是海南粽子走出岛外面临的一个困境。”

在打造新国潮、抢占Z时代消费者方面,海南粽子企业也做了大量探索。

“当下国潮文化复兴非常流行,国潮风搭配传统节日做食品创新的营销是非常契合的。”为更好地通过营销出圈,赵西施粽子品牌创始人赵应琼修改品牌名字与定位、重新制定品牌营销方案,并逐步将“国潮”元素融入其中。

在创新营销方面,赵西施品牌粽子跨界联名,让粽子“出圈”,跨品类“入圈”红酒、鲜花、古风照、茶叶等合作出品各类礼盒,实现传统国货粽子与各行融合。

结合品牌风格,赵应琼发现Z世代逐渐成为汉服消费的主体,也是年轻人认同的文化外在表达。围绕事件营销,“赵西施”每年端午开展线下汉服文化活动,今年更是融入了赛事的元素。五一期间,在友谊阳光城商城内举办了汉服模特选拔大赛、包粽子类趣味比赛,期间穿插民乐、少儿汉服秀、古风舞蹈秀等国潮活动,将产品赋予国潮文化价值。

赵应琼表示,未来还将学习厦门苏小糖、陈罐西等精致特产网红店模式,在海口设立线下网红特产体验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场景。

定安县粽子协会会长王沸健认为,海南粽子产业需要基础建设与品牌推广双轮驱动。当前,海南粽子品牌焕新升级还需“添把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