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读书的优美文案(催人奋进的读书联)

催人奋进的读书联朱广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呼吁读书的优美文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呼吁读书的优美文案(催人奋进的读书联)

呼吁读书的优美文案

催人奋进的读书联

朱广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古往今来,许多名人才俊撰写过不少读书对联,用以自勉,或激励他人。这些读书联睿智隽永,富含哲理,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给人颇多启迪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宋代大诗人陆游嗜书如命,将自己书房命名为:“书巢”,并自撰一副佳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以联咏志,笔耕不辍,成为中国历史上诗作最多的诗人。  宋代理学家朱熹为白鹿洞书院题写对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正是他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经一老翁指点,速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郑板桥书斋有一联:“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联语展示出苦读与修身的品格,一个“咬” 字,把钻研书本的情态和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纪晓岚曾为自己的书斋题写一联:“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平淡中蕴涵盎然趣味,引人思索,其博学、才情呈现纸上。

国人仰慕的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少怀奇志,雅好读书,他自撰自书楹联激励自己苦学不倦:“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把读书当成人生最大的快乐,而非金钱物欲,更是一种境界。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落第时,曾写一对联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故事,表达了他发奋苦读的坚定决心和豪情壮志。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徐文长有一联劝学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上下联一字不差,只以“好” 字读音来区别,联意隽永。

孙中山曾手书一联:“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抒发了勇于进取、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  鲁迅在北京“老虎尾巴”书房墙壁挂有一副集屈原《离骚》句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他在《彷徨》的题词也引了《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好是这一联的注脚。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曾写一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联句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读书学习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撰写一联自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将怎样交友、如何读书的道理概括得透彻而深刻,显示其远大志向和独到见解。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自己书斋中悬有一联,用以自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丰硕的果实,实践了自己的信条。  上世纪30年代王芸生的一副著名读书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王芸生当时苦写三载,出版了一部200万字的皇皇巨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上市后,轰动一时,有人问他何以成功,他挥笔写出这副佳联,以后传诵不迭。

吴敬梓题联自勉:“读好书、耕好田、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阐明了读书和创业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