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

作者:李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佛像印研究中心研究员 河南印社社员 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员 司马光文化研究会理事 光山县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

摘要:苏州与信阳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人口流动活跃。在历史上明确见于史载的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有三次。第一次始于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裔春申君黄歇开发治理苏州。第二次是苏州人口对古信阳(含古光州)的迁移。明洪武三年,诏苏州郡民无田产者,到今信阳市范围耕种。第三次发生在清末太平天国战后至民国初期,由清政府主导“招垦”,信阳人口“下江南”到苏州开垦。2022年 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苏州市对口帮扶信阳市,延续了两地历史上的人口互迁地缘,对于共同传承“大别山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关键词:苏州 信阳 历史人口 互迁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1)

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开启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的振兴之路,其中苏州对口帮扶信阳。工作方案明确,信阳市(大别山革命老区)与苏州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具体有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二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四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发展,五是共同建设产业合作平台载体。

6月10日,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费东斌带领省直有关部门和信阳市党政考察团赴苏州考察学习对接合作。苏州市长吴庆文、苏州市政府副市长张桥陪同考察。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市长陈志伟,省政府副秘书长魏晓伟、省发改委副主任支安宇,市领导孙同占、杨进、秦保建等参加考察。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2)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信阳属于红色大别山的腹地,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人口流动活跃,积累了良好的对口帮扶基础。这“一湖一山”的携手,注定带来不一样的“湖山雅致”。在历史上明确见于史载的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有三次。第一次始于公元前二百余年春申君黄歇封地从淮地十二县的古黄国及周边范围改封古苏州一带时,古信阳(光州)人随着黄歇开发治理苏州,迁住江南一带。第二次是苏州人口对古信阳(含古光州)的迁移。明洪武三年,诏苏州等五郡民无田产者,到今信阳市范围的“息、光、信阳(含罗山)州及固始、光山耕种”。第三次发生在清末太平天国战后,由清政府主导“招垦”以今信阳市光山、罗山两县为主,含新县、息县、潢川、商城部分人口“下江南”到苏州开垦。

一、战国时期楚相春申君移治苏州时期信阳人对苏州的移民。

1983年4月,信阳市光山县宝相寺发掘了一座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考古》杂志1984年4期发表了该墓的发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文物考古界的特别重视。考古工作者从该墓出土的青铜器中铸有“黄君孟”、“黄子作黄夫人孟姬”等铭文推断,该墓为黄国国君孟及其夫人的合葬墓。黄国为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与秦、徐、郯、莒、江等方国同祖同宗,《春秋》与《左传》提到黄国时多称“黄”或“黄人”,不见称其爵号。黄君孟夫妇墓证实了黄国君主的爵位。墓中出土的“黄夫人盂”其铭曰:“黄子作黄甫(夫)人行器”。黄夫人即黄国国君的嫡妻,此盂为黄国国君为自己妻子所作,铭文“黄子”,可证实其子爵位。黄国区域包括今潢川、光山县、罗山县、信阳县、商城县的大部及鄂东北边缘地带。除 1983年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1988年又在该墓西北 165米处 的天鹅墩发掘出黄季佗父墓。年代为春秋早期与中期之际,即公元前670年左右。从而证明这里是春秋早期黄国王室墓地。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3)

光山紫水塔

据光山县首部县志《明代嘉靖光山县志》记载“黄弦同壤”,意思就是光山这块土地上同时各有黄国,弦国的地界。目前黄国存在于光山已随着光山宝相寺春秋黄国黄君孟夫妇墓的发掘所证实。该墓同时也是已知唯一经过科学发掘确证的最早的黄姓陵墓,墓主人为黄国之君,身份高贵,是早于“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近四百年的“黄姓”先祖。

宋代李洪在《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之二中说:“彼美光山郡,风流楚相城。寝丘闻汉志,潘国尚侯名。泥轼疏荣渥,枫宸眷老成。侧闻颁一札,持橐奉承明。”(1)其中说光山城是楚相春申君的故城,这里面有两层含意,一是史记中记载的春申君的封地在淮北地十二县,光山为其一。清乾隆三十五年直隶光州知州高北煌总修《光州志》卷三十六《古迹志》记:“《史记》楚考烈王元年封歇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二是光山县城为黄国君陵祭所在,天下黄姓家庙祭祀之源,春申君为黄国贵族后裔,守先人香火为礼孝之本。康熙光山县志亦有记录春申君故去后归葬于光山獐鹿山腰的事实。“万历八年獐鹿山崩,山腰有王者墓,一切葬具皆备,皆随水去,渔人止得小钟,上乳百,叩之一乳一音,今失落徽郡,有识者曰:“此春申君葬具,□乳钟在弋阳山。”(2)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4)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5)

自有黄国,才形成“以国为姓”的黄姓。唐林宝撰《元和姓篡》云:“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宋郑樵著《通志·氏族略》载:“黄氏蠃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北宋江夏黄氏族谱序中亦称:“考我黄氏,始于神农、黄帝、少昊、颛顼高阳氏曾孙陆终之后有南陆公,兄弟三人,公居其二,食邑于黄,遂因地而赐姓焉,黄地在河南汝宁府光州十二里,有黄城。”北京、湖南、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专著以及广东、福建、河南等地的黄氏族谱,均有类似记载。

前648年楚兼并黄国三百年后,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黄姓人物,楚属黄国贵族后人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年)。宋邓世明《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楚灭黄,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后。”元黄溍《族谱图序》载:“黄国为楚所灭,子孙仕楚者有黄歇。”黄歇以礼贤下士,门客三千而名扬天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治国安邦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齐名,史称“战国四公子”。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6)

光山净居寺

“春申君者, 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於秦。”“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今苏州),以自为都邑。”(3)前241年,“楚于是去陈徙寿春”,春申君被改封于江东吴国故墟,即今江苏苏州、常州以至上海等地(涵盖今环太湖地区苏锡常及沪浙一带),黄歇家族及门客也自河南东迁至吴地一带,由此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黄歇精于治水,主要工程有:大内北渎,四纵五横,使苏州城格局既定;以土掩水筑偃埭,因此有黄埭。黄埭镇古名春申埭,又名埭川、埭溪。隶属苏州市相城区,距苏州市中心约14.5公里,东与吴县市蠡口镇、渭塘镇相连,南与黄桥镇、浒墅关镇接壤,西与东桥镇、无锡市后宅镇相邻,北与北桥镇毗邻。黄埭镇境内河港浜纵横交织,地势平坦,是吴县五大镇之一,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黄埭从春申君黄歇之姓而得名,并且此名与春申君治水传说有关联。在春申君黄歇的治理下,苏州不仅农业发达,物阜民丰,仓廪充实,而且商业已经十分繁荣,要“阙两城以为市”。春申君治国有方,开发了吴地,有了超强经济实力支撑,才可能有“门客三千皆珠履”的恢弘气象,和营造豪华壮观相府的浩大工程。《越绝书》 载:“吴东西仓,春申君所造。西仓名日均输,东仓周一里零八步。”一座仓库,周长竟有一里八步,其面积相当可观。《越绝书》 又载:“吴市者,春申君所造,阙两城以为市。”黄歇在吴地被战争毁坏的废墟上修筑城阙、宫室,盛极一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吾适楚, 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越绝书》对它也有详细的记载:“今宫者, 春申君子假君宫也。前殿屋盖地东西十七丈七寸,户溜高丈二尺。库东乡屋南北四十丈八尺,上下户各二;南乡屋东西六十四丈四尺,上户四,下户三;西乡屋南北西十二丈九尺,上户三,下户二;凡百四十九丈一尺。檐高五丈二尺,溜高二丈九尺。周一里二百四十一步,春申君所造。

“城隍”是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 该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兴起,至明清时期,渐由守护神演变成与人间政府所派遣的“阳官”对应的“阴官”。城隍神力有多大,看看民间流传的俗语就知道了:“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举头三尺有神明”等等。不同城市的城隍神都不同,甚至由当地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对这座城市有过功绩的真实人物。“城隍”信仰中蕴含着优良的传统道德观念,地方风俗民情中流传的清官良臣也由此长驻人间。

苏州的民间神灵是春申君黄歇。中国“东南三大城隍”之说,即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城隍秦裕伯。春申君为治理苏州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为了纪念、感激他的不朽功德,特在城内建庙供奉。苏州、长洲、吴县都以黄歇为城隍神,希望他继续护佑当地百姓。《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就有两处,一处春申君庙,一处城隍庙。唐陆广微《吴地记》有“城隍庙,其初春申君也。”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2》:“春申君庙,在子城内西南隅,即城隍神庙也。”明正德《姑苏志》:“春申君庙, 在子城内西南隅,祀楚黄歇也。”明杨循吉《吴邑志》:“府城隍庙, 原在子城西南陬,莫详其所始,相传以春申君为之。”明清时期,苏州各地都有城隍庙,城陧神以春申君为主。苏州的姑苏区王洗马巷(景德路94号)、相城区黄埭镇的城隍庙至今依然存在,香火旺盛,他们供奉的城隍神都是春申君黄歇。如今,走进苏州的相城区,春申湖路、黄埭镇的春申路、黄公荡、春申湖度假酒店、酒家店铺、春申社区等纪念春申君的标志,随处可见。

二、明初洪武年间,苏州五郡四千余户民无田产者,移民信阳等地耕种。

明初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诏苏州等五郡,移民四千余户到临濠府九州十八县耕种,包括今天信阳市所属的息县(含淮滨一部分)、潢川、信阳、罗山、固始(含淮滨一部分)、光山(含新县大部)县,基本涵盖今天的信阳市全境。明初苏州移民耕种信阳,给战乱后的信阳重建,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明史记事本未载》…洪武三年夏五月,“……上以中原本兴以来,田多荒芜,命省臣议,计民授田,设官以领之。”“洪武三年六月,诏苏松嘉湖杭五郡,民无田产者,往临濠耕种,以所种田为世业,官给牛、种、舟、粮、资费以遣之,三年不征税,时徙者四千余户……。”四年春二月,命工部遣官往广东买耕牛,给中原垦种之民。据《中国地理大辞典》:“临濠府,元置。明初,以临濠府为中都,寻改中立府。故治在今凤阳县东。寻改风阳府”,又《明纪》卷三载:“洪武四年二日壬午至中都,谕中书省曰:临濠,朕兴王之地,今置中都,宜以傍近州县,通漕运者隶之,遂以寿、邳``宿、颖、息、光、六安、信阳(罗山时为属县)九州;五河、怀远、定远、中立、蒙城,霍邱、英山、宿迁、睢阳、颖上、太和、固始、光山、丰、沛、萧、砀山等十八县隶焉。寻改中立县为灵壁县。”据此可知,明初之苏、松、杭、嘉、湖五郡移民临濠,信阳在移民之列也。虽无移出人口数字,但有移民出去则为事实。

《日知录》记载:“明初承元末大乱之后,山东,河南多是无人荒地,洪武中,诏有能开垦者,即为己业,永不起科。”

明代苏州人口移民信阳,延续了两地的地缘,说明两地民众流动在历史上是互迁的。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7)

三、太平天国战后,信阳人口移民“下江南”,移居苏州等地。

太平天国战后,信阳农民成为战后招垦的重要对象。信阳移民“下江南”,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持续达百年之久。其中苏州地区是信阳移民聚集地之一。“满清一代(信阳市)光山(县)既系腹地,未遭大故,即洪杨之变所损无几,数百年休养生息至於民国之初,可称庶富。民国九年办自治,调查户口至八十三万余口之多。而自清同治以来七十年间,人满之患,迁居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者占六十余县,人口比老籍加倍,蕃衍之盛,亘古未有。”(4)在苏州地区的信阳移民主要分布在太湖濒岸的吴江县。大量信阳移民的迁入,对太平天国战后苏州地区的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该地区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据记载,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吴江县与震泽县(民国初年并入吴江县)的人口由1144012人(1830年)降低到398276丁口(1865年),人口损减达60%以上。长期的战争,使得苏州地区人口损失惨重,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战后经济恢复的重要因素。人口剧减,田地荒芜,这是清政府所不愿看到的。早在同治元年(1862)九月,御史刘庆就提出,战后各州县官吏应以招集流亡、垦辟地亩为要务,并以此二事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依据。对那些能招集流亡、尽心民事者,“随时登之荐赎以备擢用”(5)。在1900年,震泽县制订垦荒章程,设局招垦。外来移民的迁入,及时满足了苏州地区对劳动力的迫切需要,成为垦辟荒田、恢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信阳移民承领横扇、南厍、溪港三地与太湖濒临的滩荡达2300多亩。在进入民国之后,信阳移民势力经过早期的积累而逐渐崛起,加上其对土地的占有欲望更强,东太湖湖田开发也进入了一个以移民为开垦主力的时期。此外,信阳移民还将本地的河南早、洋粕稻等水稻品种、空心菜等蔬菜品种带到苏州地区,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8)

光山正月十五送灯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雷震著《我的母亲》记载了信阳罗山人沈文卿迁居苏州吴县渡村镇的经历。雷震姑丈沈文卿,“家道因而中落。后来则到江南来耕种我(雷震)家的田,每年冬季仍返河南一次。”1903年,雷震的姑父沈文卿开始在雷震家南淙坪西庄种田。那里有水田18亩和桑地、鱼塘。在南淙坪种了两年田之后,他的大孙子光甲表侄(大儿子早已去世)和第三个儿子本金表兄也要来江南谋生。雷震家当时在南淙坪的田地太少,不足以养活他一家老小, 于是他打算迁到苏州吴县渡村镇种田。(6)。

曾经为官汉口的吴观察罢官迁居苏州,南返的路途中在轮船上偶遇河南罗山人沈文卿。吴先生对于沈文卿隐隐约约有些认识,两人交谈之后,方才知道当初沈文卿因为做生意得罪洋人,被洋人无端拘押。吴先生虽然开释沈文卿,使其免于洋人的迫害,但他还是家道式微了,且已经弃商从农。于是吴先生有意招他到苏州吴县渡村镇耕种自己在湖边的田产,并且代管附近的产业。吴先生当时在吴县渡村镇一带置办有很多产业。沈文卿于是在1905年冬天迁移到渡村镇附近乡间居住,河南的家属则陆续南来,后来这一带河南移民不少,有几家系沈文卿的本家。(6)。

今天的苏州市吴江区西北部的松陵街道菀坪社区,在2003并镇前为莞坪镇,是临近东太湖的一个小镇,当时已有人口一万五千多人。吴江属于吴语的核心区之一,但莞坪却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说河南话,这个河南话不是河南代表性的北方方言,而是信阳光山、罗山县一带的方言,当地人操此方言已延续数代长达百年,为莞坪最早的居民。在苏州除吴江莞坪较为集中,信阳移民人口众多外,百年前下江南定居苏州太湖沿岸一带的信阳移民还有数个地方,如吴江震泽协茂桥、吴中区的东山岛、太湖沿岸等地形成的移民村落。

老苏州的5县1市(湖山雅致历史上苏州与信阳人口互迁研究)(9)

光山东岳

菀坪地处太湖东岸,100多年前还是茭芦滩涂地,荒无人烟,清光绪十九年(1891年)从光山等地迁来第一批移民,其后陆续有信阳、苏北和吴江本地及全国各地迁去移民,形成集镇。他们最初在江苏的句容、溧阳、宜兴及浙江的一些地区居住,然而与土著之间有着互相抵触排斥的尖锐矛盾,生活异常艰难。当时太湖岸边的菀坪,乃水洼低势之地,一无人管、二无人居。一部分河南人辗转来到菀坪,发现此处土地肥沃,草青水净,便在此定居。又联络了在浙江、江苏等地的光山亲朋好友,共同在那里放鸭种田,成了菀坪的第一批垦荒者。据《菀坪镇志》记载,1995年统计时,在吴江菀坪分布着许多河南移民,在菀坪有河南省8县市迁入的1009户,占当地总户数22.2%。其中:罗山663户、光山232户、信阳102户、商城5户、新县4户。据了解,菀坪的信阳人多是清末民初迁移过来的。因为信阳移民是最早的移民,这里通行的方言是光山、罗山县话,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方言岛。历经100多年风风雨雨,许多移民后裔都是双语者,既会信阳话,又会本地吴江话,信阳话成为联系家庭的纽带,同样是他们的骄傲。

苏州市对口帮扶信阳市,延续了两地历史上的人口互迁地缘,对于共同传承“大别山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引领,进一步衔接产业合作实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完善信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促进信阳生态环境保护,两地必将大有作为。

参考书目:

(1)、宋李洪撰《芸庵类稿》·六卷(永乐大典本)

(2)、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孟秋朔日(公元1696年)《光山县志》《外记志·纪事·五》

(3)、《史记·春申君列传》

(4)、谦记商务印刷所承印民国《光山县志约稿·户口志》45p-46p

(5)、《穆宗实录》卷四十二,同治元年九月

(6)、雷震《我的母亲》,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04页、第105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