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36国简介(西域三十六国前世今生之今生)
上元年间,伏阇信率领本国军队帮助唐王朝讨伐吐蕃,之后朝廷叙功,其中也有于阗王国的份。唐肃宗把于阗王国领土设置为毗沙都督府,划分出十个州,委任继任于阗王国国王的伏阇雄为都督,当然于阗王国还是继续当下去。伏阇雄死时,唐朝已是武则天在位,武则天设立伏阇雄的儿子伏阇王敬为于阗国王。这样一直下去,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任命了尉迟胜为于阗王国国王。
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对付安禄山的军队可以说是多国联军,其中固然包括从属于唐王朝的西域各国,还包括当时和唐朝属于联姻关系的回鹘等,甚至包括了西亚的波斯等军队。而于阗王国则由尉迟胜亲自率军赶来参战。安史之乱平息,尉迟胜为了了解内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于阗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请求留在京师从事宿卫。唐代宗李豫答应了他的要求,和其他官员一样赏赐府邸,封他为武都郡王,食邑百户,封其弟尉迟曜为代于阗王。
尉迟胜留在唐朝京师之后,在长安修行里,兴建林园,接待来访宾客。时间仅仅过了两年,尉迟胜的弟弟尉迟曜派遣使者,向唐德宗李适上奏说,于阗王位的继承法规定,王位一向是国王正妻的长子才可以继承,既然哥哥让位于我,我也应当让位于侄儿尉迟锐。于是,皇帝李适以尉迟胜的儿子尉迟锐为检校光禄卿兼毗沙都督府长史,准备命尉迟胜返回于阗承袭王位。但是,尉迟胜再三辞退,认为弟弟尉迟曜管理于阗国事的时候,于阗人民生活安定,都心悦诚服;而尉迟锐久居京师长安,对于阗的情况并不了解,不宜封他为于阗王。李适听从了尉迟胜的建议。事后,尉迟胜兄弟间相互禅让王位的佳话,受到了京师许多人的赞扬,看起来多么像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啊。
后来,尉迟胜又升任为睦王府之傅、原王府之傅,64岁那年与世长辞。唐朝皇帝为了纪念这位品德高尚的少数民族将领,于794年追赠他凉州都督的官衔,并让他的儿子尉迟锐继承了职位。
在西域各国中,于阗王国是和中原王朝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不管中原王朝如何更新换代,于阗王国朝属之心不变。也因为这样,于阗人民接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以至于尉迟胜的后代尉迟僧乌波给自己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李圣天,就像某人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陆克文一样,是便于和中原交往。
李圣天生活的年代是五代末、宋朝初年。李圣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行政制度多模仿唐朝,境内析为十州,都城称安军州(今和田县境)。他施政清明,使于阗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灌溉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较发达,尤其绀州(今于田县和策勒县北境)的纺织工业更为兴盛,国家税收多赖以充裕,他比较稳固地统辖着塔里木南缘的广阔地带。
一心向往中原的李圣天还曾派检校太尉马继荣等人,持红盐、郁金、牛尾、玉石等贡物,历尽艰险,于938年抵达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向晋朝表示归属中央之意。后晋高祖石敬瑭对于阗使者给予隆重礼遇,封马继荣为镇国大将军,并派供奉官张匡邺为鸿胪卿,与彰武节度判官高居诲出使于阗,册封“境控西陲,心驰北阙”的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
使团自天福三年十二月由汴京出发,历时两年的艰苦跋涉到达于阗,至942年冬返回汴京,往返四年。这是唐末阻绝以来中原与西域之间首次正式的使者交往。副使高居诲记录了出使见闻,但原书已佚,幸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中摘录了一部分,才使这部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献得以保留下来,王国维将此命名为《高居诲使于阗记》。
自汉魏以来,于阗尉迟王族一直笃信佛教,李圣天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他的支持下,于阗佛教兴盛。940年张匡邺等到于阗时,李廷天“尝以紫衣僧五十人列侍”。对其他宗教,李圣天也采取宽容的态度,可能受回鹘的影响,摩尼教也很受王廷信任。961年,李圣天遣摩尼师持琉璃瓶、胡锦等向宋廷进贡。
李圣天当政时,中原战乱不已,朝廷频繁更替,无暇西顾。他主动与内地联系,明确表示归属中央的意愿,诚为有识之见,表现了对祖国统一的真诚维护,对内地兄弟民族的友好情谊。特别是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中原统一后,于阗地方政权与中央政府的交往更加密切。961年遣使进贡玉石,966年其子李从德(即尉迟输罗)继位后也向宋朝进献方物。于阗不仅与宋朝来往不绝,有着密切的隶属关系,而且与宋在西北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曹氏家族结为姻亲。当时曹议金的长女嫁给甘州回鹘首领,次女嫁给李圣天为皇后。在敦煌莫高窟中头戴冕旒、身着法服的“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李圣天的巨幅画像后,即是“大朝大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曹氏”的画像。这位皇后贤惠能干,在于阗王室中有很高的地位。
于阗王室与沙州曹氏家族结成姻亲,与甘州回鹘友好往来,有利于稳定当时西北政局,加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后来,李圣天之三女嫁给曹议金之孙曹延禄为妻,敦煌莫高窟中也有这位公主的画像。公元980年这位公主被宋朝封为陇西郡夫人。
《新五代史》中保留了高居诲当年的记载,说李圣天穿着打扮和内地人一样,他们的宫殿都朝着东方,喜欢喝葡萄酒,除此之外还有紫色的酒,青色的酒,高居诲不知道这些酒是用什么酿出来的,现在看来,紫色的酒很可能是桑葚酒。李圣天属下马继荣、刘再升等名字,都是汉人姓名,可知于阗与内地关系密切,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不过从于阗王的生活习俗来看,正在接受着回鹘人的影响。
两地开通来往之后,双方使者、僧侣、商人来往频繁。特别是宋朝中原僧侣道圆从于阗回国,于阗僧侣善名、善法等纷纷到达宋朝,不仅加强了两地佛教文化的交流,而且也都带有一定的政治使命。如道圆回国时就与于阗使者同行,善名、善法赴宋朝时,带来了于阗宰相致宋朝枢密使“求通中国”的书信。这说明当时于阗佛教仍很盛行,在政治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于阗王还派其子多次赴朝,贡献方物,沟通与中原王朝的联系。
公元962年,喀喇汗王朝向于阗发动宗教战争,为了取得中央政府和沙州政权的支持,曹氏王朝的使者不断往来于开封、敦煌和于阗之间。于阗国的三位太子也分赴沙州和开封,求得支援。宋朝政府因内部事务纷扰,没能从军事上给于阗国予授助,但派了一个157人的佛教僧侣行勤等组成的使团“游西域”,给于阗李氏王朝以政治上的支持。
喀喇汗王朝对于阗的用兵并不十分顺利。公元970年,于阗王尉迟输罗率军进占喀什噶尔地区的数座城池,取得大胜,战利品中除妇孺金帛外,还有大象。其中有一头会跳舞的大象,于阗王国把它送到了开封,作为贡物贡献给宋王朝。在993年、998年,于阗军趁喀喇汗军队主力进攻波斯的机会,大举围攻喀什噶尔。虽然这两场战役最终以于阗军惨败告终,但他们于998年在英吉沙附近击毙了阿里·阿尔斯兰汗。在消灭萨曼王朝之后,喀喇汗王朝对于阗的用兵坚持不懈,公元999年,来自布哈拉的四位伊玛目,率领从伽色尼、巴格达、花剌子模等地招募而来的志愿军,配合优素福·卡迪尔汗所率领的喀喇汗主力,在当年年底一举攻克于阗城,迫使于阗王率领残余部队退至昆仑山区,虽然喀喇汗军在策勒波斯坦乡遭受到一次大败,但仍在公元1004年后不久,时为大汗的优素福·卡迪尔汗灭于阗。不过于阗王国的军队又多次重新集结,和喀喇汗王朝交战40多年,才最终被消灭。于阗王国和喀喇汗王朝的战争前后持续了近一百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百年战争。
于阗王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后一个消失的国家。它的灭亡,让西域三十六国彻底画上了句号。如果我们按照时间先后来讲述,那么于阗王国将会放到最后,但这里是按照地理位置,准确说按照丝绸之路路线来进行讲述的,所以最后灭亡的反而在前面说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