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

在生活中总有这一类人,他们认为自己很努力地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别人,但是别人似乎总是不领情,甚至可能还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因此会心生“为何受伤的人总是我”这种心理,进而气愤不已,甚至郁郁寡欢。

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少“怨侣”都会进入到这种状态中:一方似乎很努力地为对方付出,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另一方似乎无动于衷,甚至若即若离,有时候甚至会想逃离,甚至就是用那些比较“出格”的方式决绝地断绝这段关系,这些人很容易被贴上“渣男”、“渣女”的标签。

然而,在日本“人生问题咨询”栏目主持人加藤谛三看来,这种“为何受伤总是我”的心理其实是自我毁灭型人格的体现,需要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反思。

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1)

加藤谛三,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193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是日本知名心理学专家、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他也是一位知名主持人,主持“人生问题咨询”这个节目。

加藤老师也很善于写作,他之前在国内出版了《情感暴力》、《不乖》,都是畅销书,备受读者喜爱。但是,他之前的作品主要脉络还是让人不要那么讨好他人,却很少去揭示为何这些人要讨好别人,而这次他的新书《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则另辟蹊径,不再从“受害人”视角看问题,而是以更为积极主动的视角,认为“受害人”也是“加害者”。关于“为何受伤的总是我”的问题,加藤老师的解析非常有见地,在此分享给大家:

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2)

一、你做的努力,和别人有何干系?

总有人一直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其实是因为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忽略了和他人之间的联系。有些人抱怨“我已经够努力地了”,可事实上,他们所做出的都是些和别人不相干的努力,并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并行动。

如果你做的事情是让对方很讨厌的事,但你还没有意识到,那么你的所有努力可能都得不到回报。

一个女性把手伸入热水中,然后说:“你看,我这么爱你。”

虽然这位女性想要表达她的爱,可是她并不懂正确的表达爱的方式。

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3)

在加藤老师看来,这其实是一种自恋的表现。

总感觉“我没错,但受伤的总是我”的人多数是自恋的人,他们为了保护内心的伤口才这样说,以为说着“受伤的人总是我”就能保护内心的伤口。

而自恋的人通常会采取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方式来表达爱。长期这样下去,有可能会引起抑郁情绪。

人在自我防御时造成自恋型损伤的表现之一,就是坚持自己是受害者。

自恋的人内心中的“最后谁都没帮我”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是密切相连的。

二、“我已经这么努力了,难道你还看不到吗”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温博格曾说过,世界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人理解我”,这句话表现了说话的人自恋的心情。

总是有人抱怨“我已经这么努力了”,或者愤怒地说“我已经这么努力了,难道你还看不到吗”。这种努力都是自恋的人自以为是的努力。

对方的现实和你的现实并不一样,但你并不知道。

感到愤怒的原因,简单而言就是眼里不存在对方,说高深一点就是“他者的自我化”,对你来说,别人并不是别人,只是你自己的延伸。这的你与别人的关系可以称作共生关系,而不是有自控能力的人之间的交往。

你所认为的“我如此努力”,其实对对方来说不过是一些麻烦而已。自恋的人不清楚自身与对方在现实上存在的不同,所以会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很多麻烦。

自恋的人有想做的事情,同样,别人也有想做的事情,必须承认这点。但是,自恋的人不愿意承认。

有一个老师曾经和别人倾诉自己的烦恼,然后他突然大吼:

你难道不值得老师这个职业有多忙?

而被他吼的人会觉得:这样的话,肯定会和周围的人产生矛盾。

愤怒地抱怨别人不知道,其实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别人不是万能的。

从别人的角度来说,这件事可能真的不值得去了解。而自恋的人会认为,他自己知道的事情是值得了解的,而他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不值得了解。

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4)

三、在人际关系中,“善良的意图”是危险的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恋的人?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认为,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对所有的批评都非常敏感。

因为很敏感,所以情绪总是不安定。上一分钟看起来心情不错,可是下一分钟就会因为一句话而不开心了。他们虽然表现得十分谦逊,但并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如果不受到表扬就会感到受伤。

所以,正如埃里希·弗洛姆所说,谦逊的背后隐藏着脆弱的自我赞誉

也就是从这里,自恋的人的错觉开始出现。

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5)

当自我存在感受到威胁时,自恋的人就会把自己拥有的贵重物品炫耀给周围的人看。如果自我存在感变得模糊,就算自己拥有很不错的经历,他们还是会感到不安,要通过向别人确认这种经历确实不错才能令他们安心。

自卑感很强的人,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受伤,同时也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夸奖而欣喜若狂。对于自卑感很强的人与自信的人而言,别人的一句话所带有的含义完全不同。

理解一个人其实就是理解对方内心的恐惧感,或者相反,理解对方内心的安定感。

在人际关系中,“善良的意图”是危险的,因为他们多数都是自以为是的产物。你以为你在鼓励对方,没想到却扼杀了对方的想法。

比如,有人喜欢上一个人,同时,还了解对方讨厌什么,清楚“做什么事对方会不喜欢”,这样的人的努力会得到回报。如果你做的事情让对方憎恨,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回报。

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6)

四、自我毁灭型人格

精神分析大师卡伦·霍妮认为,有一种人格叫自我毁灭型人格,具体表现如下:

1、通过强行做一些原本没有被期待的事或过度献殷勤来避免被苛待。

2、只要没有获得内心偷偷期待的报酬,或者没有回报的话,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3、当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受到损害时会觉得被苛待。问题是事实上没有被苛待,只是自我毁灭型人格的人自认为被苛待了而已。

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7)

总而言之,自我毁灭型人格为了得到他人的承认和称赞,会做出坚持不懈且痛苦的努力。勉强自己的努力是一种极度情绪化并且自以为是的努力,自我毁灭型的人既恐惧他人,又害怕被虐待。而这种以恐惧作为动机的努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不会获得回报。

因此,请放下固执地认为“我没错”,不要再咒骂“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为了让自己摆脱不安,即便做出了牺牲,也不会获得幸福。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做出了牺牲之后才感到幸福?

其实不做出牺牲原本是可以变得幸福的。

提的问题很难以回答的主持人(为何受伤的是我)(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